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名落孙山如何走出阴影 专家指导落榜生成功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3/08/06 10:3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目前全国高考录取工作接近尾声,今年全国613万参加高考的考生中,一部分的考生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名落孙山如何走出阴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给高考落榜生指出了走向成功的道路。

  王极盛说,高考落榜生难免心理上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和痛苦,考生有可能表现出否定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怨自艾,甚至走向极端自我封闭等心理症状,并从此一蹶不振。
因此,落榜的考生首先要积极调整心态,主动走出心理误区,承认落榜已是事实。

  王极盛认为,落榜生应当积极走出自己生活和精神的小圈子,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来减轻压力,或咨询医生意见从事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外出旅游、参加体育、文娱活动等来转移注意力。走出心理误区后,考生要认真总结分析失利的原因,是自己平时不用功,还是考试时没有发挥水平,等等。

  王极盛说,落榜生在调整好心态后,可以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继续深造。王极盛具体给落榜生指出了4条道路。

  对于分数没上线、家庭不是很殷实但本人有坚强意志力的考生,可以选择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取名牌高校的毕业证书。因为自考毕业生由主考院校发毕业证书,而主考院校基本上都是国家的重点大学,如清华、北大等。有坚定成才目标和学习毅力的考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考达到目的。

  对于那些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制力的落榜生,可以选读网络远程教育学院。因为网络远程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领域中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吸引了全国几十万“网上大学生”,给许多落榜生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于高考分数不很低,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选择民办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是一条前景比较好的出路。目前,部分民办学校获准进入高等学历教育序列,意味着民办学校颁发的学历也将获得国家承认。

  对于选择复读的落榜生,王极盛认为,由于复读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一般学生大得多,不是每个落榜或录取不理想的考生都适合走复读这条路。但他同时认为,选择复读,只要刻苦努力,同样可以创造异彩。王极盛说,仅

北京大学每年招收的新生中有10%至13%的复读生,从2000年至今连续几年的高考
状元
中复读生都占10%的比例。(记者王思海)

  一位优等生落榜后的情绪落差

  新华网武汉8月6日电武汉一位平时成绩优秀的考生,满怀上名牌大学的梦想,不料一考砸了锅,以至情绪一落千丈,日常行为出现一些反常表现,甚至以“出走”“自杀”威逼家人。

  武汉市汉口某重点中学一位男生汪汉桥学习成绩向来不错,多次调考成绩均在600分以上,满怀上名牌大学的希望,没想到今年高考砸锅了,只考了400多分。不但“名校梦”未圆,其他二类学校也没门,这一打击对他来说非常沉重,高考后行为表现反常,沮丧,偏激,变得不近人情。

  他的母亲悄悄走进了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向精神卫生专家刘小林谈了儿子的反常表现,刘小林归纳为几点:一是埋怨,埋怨父母管得太多,都因为一切是父母的主意,父母的安排,是父母坏了他的事;二是违拗,父母说什么,他就一定反过来,母亲好言相劝“你还是复习一下吧”,但他就坚决不看书,甚至把书摔在父母面前;三是激惹,有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与家人堵气吵闹,父母多劝几句,他就以“出走”相威逼、以“自杀”恐吓家人;四是冷漠,对家人不理不睬,母亲为他考试跑这跑那累得生病了,父亲工作忙,叫他照应一下,他竟然不闻不问,连端茶送水都不干。

  目前,汪汉桥在家里的情绪反应,或烦躁不安,或郁闷发呆,整天埋在网络游戏里,不顾一切地玩,也不看书学习,主要靠这个打发时间,家里来了什么人都不理睬。

  刘小林就此谈到,这是受挫之后的情绪反应,汪汉桥的例子很典型。由于今年高考成绩普遍下降几十分,考生分数偏低,与期望值相比落差较大,心理压力也增大,情绪反应异常的学生,相对往年要多一些。

  刘小林建议,第一,还是要端正对高考的认识,高考不应是人生的“独木桥”,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自暴自弃;第二,要正确对待这次考试失误,找出考试中心理情绪、各科知识掌握与运用以及技巧上的薄弱环节,作出调整与完善,以利于复读、来年再考时更好地发挥;第三,不能把责任推给家长和老师,怨恨家人,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到情绪落差的根源,增强内在的修养,提高心理素质;第四,不因一次受挫而全盘否认自己,要看到自己有良好的基础,树立信心,拿出勇气和斗志,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用“不考名校不罢休”的精神来鼓舞自己;第五,视野要开阔,尽量多和家人、同学、老师交流,靠玩游戏发泄不仅解脱不了,反而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长此以往,会滑入危险的深渊,不仅是耽误一次高考,还会影响到整个人生。

  刘小林提醒说,如果他的这些情绪反应,短期内实在无法排解,那一定要带上他本人找心理医生咨询,不能任其蔓延下去。(注: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汪汉桥为化名)(记者俞俭)

  “我还要再考一次!”一位复读生的大学梦

  新华社南京8月6日电“我还要再考一次!一定要考上本科!”家住江苏省高邮市的马扬三次高考落榜,也三次下了这样的决心。

  据马扬介绍,第一次高考只考了300多分,有几所职业学校给他发来了通知书,父母也劝他上,但他不甘心,决定复读一年;第二年,考了400出头,依旧榜上无名,他觉得当时成绩处于上升期,于是决定再补习一年,争取考个本科;今年是第三次,谁知由于数学偏难,总分只有417分,马扬又一次下了决心——“再考一次!”

  “平时数学是我的强项,模考能稳定在120分左右,谁知这次太难了,只考了45分。数学考砸了,其他几门也受影响。要不是数学,考个本科没问题,明年我要再搏一次!”电话中,马扬流露出他的不甘心。

  马扬承认,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但同时上大学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到南京来玩,家人带我到南京师范大学逛了一圈。看到那些大学生们一个个带着校徽,拿着收音机,在校园里读书、听广播,当时羡慕得不得了。就想,哪天我要是能在这种地方生活、学习该多好啊。”

  其实,这不仅仅是马扬一个人的想法,几乎所有的高中生、复读生也都有这样的愿望。据马扬介绍,他所在的高考补习班里,1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复读生,无不抱着考上心目中理想大学的愿望,他们吃饭时、睡觉前谈得最多的便是自己最钟情的大学以及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了,他们甚至把复读班戏称为“大一预科班”。

  谈到复读的压力时,今年21岁的马扬显得有些沉重:“跟我一届的高中同学,有的已经工作两年了,有的要上大三了,就我还在这苦苦复读。家人也劝我,说不小了,找个职校上上算了,要不就跟父亲一起跑运输。我也知道每复读一年家里就要多花七八千块钱,父亲肩上的担子不轻,但我还是不甘心啊!”

  “今年分数出来以后,家人什么都没说。我决定再考一次,给自己最后一个机会,拼一拼也算是对长久以来的梦想有一个交代。”当问及是否还在原来的补习班复读时,马扬自我解嘲地说:“当然要换一个补习班了,说实话我也不好意思再在那复读了。”(记者王骏勇蔡玉高)

  “自愿落榜”不应盲目冒险

  新华网南宁8月6日电 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来说,上线录取无疑是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一些人却高兴不起来,有人甚至自愿放弃已经获得的升学机会,成为特殊的“自愿落榜”群体。

  家住南宁市园湖路的龚伟在高中期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线电迷,平时阅读了大量有关无线电的书籍,每年寒暑假还抽空参加物理专业培训班。今年高考他本来报了武汉一高校的无线电专业,而且已经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由于这个专业竞争比较激烈,他最后被调往空间物理专业。

  由于这并不是他自己喜欢的专业,龚伟心里矛盾了很久,在和家人反复商量以后,他还是难以割舍自己对无线电专业的偏爱,最终决定放弃这次机会“自愿落榜”,打算为自己的理想再拼搏一次。如今他已经开始在民族大道的一个补习班里上课了。龚伟说:“如果不是我所喜欢的专业,即便上了大学又怎样?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否则根本不能学有所得。”

  广西科技馆的一个暑假高三课程补习班,总共40来人,其中有近10%是“自愿落榜”生。记者发现这些人前来重读的理由很多,有以考上名牌大学为终极目标的,有渴望进入最喜欢专业学习的,也有得不到高学历誓不罢休的。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类似于“自愿落榜”生的高分重读者也越来越多,呈逐年递增之势。据了解,今年南宁、柳州等地的部分单科高考状元都是高三重读生,以前还出现过学生为了实现理想而连续重读三四年的情况。

  据南宁市教科所副所长孙维金介绍,以前曾对高三重读生有过许多限制,比如重读生

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应届生高出多少分等等,但现在都取消了,只是规定公办学校不得招高三重读生,学生如果要重读只能选择社会上民办的各种补习班。

  孙维金认为,高考生现在“自愿落榜”是为了避免将来的失业,也反映了学生不甘人后、勇于拼搏的精神,这可以理解,但由于当前高考竞争激烈而每年高校招生数量又是有限的,这种“自愿落榜”、高分重读的做法客观上干扰了高校招生工作计划,也造成了对有限教育资源的争夺。

  一些教育界人士提醒说,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追求名牌学校、热门专业,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真正在社会上立足也不全是靠名气、靠学历,关键是要有真本事,用实力说话。(记者 张周来)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2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