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岗靠表现 社会实践曲线就业新途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8/20 11:51 武汉晨报 | |||
暑期是在校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高峰期,今年,这支大军中又多出一批生力军:越来越多的毕业年级学生正投身实践,尤以成教、自考生居多。他们希望能用良好的表现,为自己争取上岗的机会。 实践之路,通向上岗 王馨是武汉理工大学的自考生。她深知自己的文凭在人才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因此从进大学起就积极参加各种兼职,促销、家教、文案策划……兼职中,她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四时,她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做兼职业务员,因表现突出而深得老板器重。前不久,该公司因生意拓展,需要五名业务员,王馨顺理成章地被录用了。 像王馨这样,希望通过社会实践而留在单位的,不在少数。2002届中南财大的毕业生小周,也是通过实践留在了杂志社。她告诉记者,通过实践,她将采写业务、工作流程都摸得滚瓜烂熟。应聘时,小周凭借过硬的业务和良好的人缘,顺利地从大批“菜鸟”中脱颖而出。 实践不是打“白”工 将毕业求职的黄金时段,用来给企业打免费工,这笔账怎么算呢? 湖北中医学院的吴磊告诉记者,中医不是就业热门,上一届的就业率只有40%,很多单位根本没有用人需求。因为实践没有名额限制,同学们纷纷趁暑期先挤进医院,希望实践期的表现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就算现在得贴钱打工,但只要单位有用人需要,自己就是首选。 另几位正在参加实践的毕业生则称,实践相当于“热身”,付出廉价劳动,但获得机会了解岗位情况、单位的人员构成,这对将来竞争上岗和开展工作都很有用处。实践小心陷阱! 湖北省人才市场交流部副部长李士凌指出,通过社会实践打好业务及人际基础,以此实现“曲线”就业的,大多是成教、自考生,或跨专业求职的毕业生。在目前的就业竞争空前激烈,而自身“硬件”优势不明显的背景下,通过其他渠道展示自己的能力,积极寻求上岗机会,这说明毕业生的市场竞争意识强烈。 但同时,李士凌也提醒求职者:会采取实践上岗留人的,大多是民营及私营企业,如果企业承诺“表现好就留下”,但长期无确切答复时,毕业生要提防用人单位以此为幌子,赚取廉价劳动力。(见习记者胡晓蕾 记者王春岚 实习生容聪)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