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教育要“输血” 上海交大学生宁夏考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8/29 16:44 东方网-文汇报 | ||
上海交大学生向宁夏固原县炭山乡红沟村小学校长送上失学儿童的上学费用(应豪/摄) 今年7月初,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暑期实践团的一员,我和其他七位同学去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当地的经济、教育、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并完成了一些实践项目。在这2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到过省会银川以及泾源、海原、固原等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石嘴山市的大武口 卖水的孩子 宁夏中北部的平原地区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好的普及,银川市的回民第一中学在硬件上已经可以与上海的寄宿制高中媲美。然而,在贫困缺水的南部山区,失学情况依然严重。 位于固原县南部的炭山乡红沟村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村子,由于黄土高坡缺水情况非常严重,他们的饮用水都来自于地窖中储存的雨水。在黄土地篮球场上,大风吹过扬起一层厚厚的尘土,树干做的篮球架孤零零地矗立在两边。七十多个不同年级的孩子挤在一间校舍里学习的情况也将维持不了多久,小学校舍由于墙上出现大裂缝已经不能使用,正面临崩塌的危险。因此,原本失学率已经很高的山村面临着全体失学的困境。八岁的小海和他的孪生哥哥至今还没能上学,他们好奇地看着我们这群来访者,却生涩地不说一句话。当我们将他们以及另外五个孩子的上学费用交到校长手里时,老村长和我们连连握手表示感激之情。 在泾源县的旅游景点门口,总有一批十多岁的卖水的孩子,稚嫩肩头压着一只装有十多瓶矿泉水的沉重箱子。他们要背着这沉重的箱子随游客走上十里山路,等游客们自带的水喝完之后才有机会卖掉一两瓶,有时一天走上二十多里山路也未必能卖出一瓶水。九岁的回族小姑娘小马告诉我,每天回家肩膀都是酸疼的。他们家一共六个孩子,却只有十亩薄田,家中的房屋也是扶贫时政府资助的。父亲在四十岁那年因病去世了,治病用完了家里所有的钱。由于家里的粮食都不够吃,一个孩子一年五十元的上学费用已经成为他们家不小的负担。下个学期她和姐姐可能就无法再读书了。 基础教育“造血”功能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地落后的经济以及计划生育落实不佳。当我们返回时,山路上“少生孩子奔小康”等宣传标语也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东去的火车 在西部,将孩子送上东去的火车是每一个家长心中最大的梦想,高中毕业的学子无不将考上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学作为心头的第一选择。接受更好的教育,毕业时能够在东部找一个好工作,能够将一家老小接过去定居,这是很多西部学子的奋斗目标。 在我们和银川一中应届毕业生的交流中,这些宁夏飞出来的“凤凰”对东部的学习生活情况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其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本科毕业后能够出国、考研或者留在东部工作。东部的开放和进步、信息传递迅速、人的素质较高、生活节奏快成为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只要有好机会就会到西部发展,或者等自己事业有成时会为家乡做出贡献。 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宽松的政策环境。西部大开发最缺乏的是人才,然而其基础教育“造血”功能不佳,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严重的“失血”状况又无法得到缓解,这对于正处于大发展的西部是个“瓶颈”。我想,突破瓶颈的最佳方法在于尽快营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同时降低人才的培养成本,使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能够尽快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应豪上海交通大学学生)
全球最大中文网上图书音像店当当网天天低价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