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元培体会教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9/08 13:27 每日新报 | |
一问:什么样的学生选择元培计划实验班? 在元培计划实验班新生报到处,我们碰到了几位已经在元培计划实验班读大二的学生,问起当年选择元培的初衷,他们的解释非常有代表性也很简单,“高考之后不知道报什么专业好”。客观地说,限于高中阶段的知识水平和社交环境,学生在这一阶段并不能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个全面的了解,这就使得大量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很快就产 二问: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出现会不会对非热门专业的生源质量和数量产生影响? 在元培计划启动之初,不少院系的老师对这一计划有自己的意见,比较集中的一点就是允许学生第四学期自选专业,可能会造成“热门过热、冷门过冷”的情况。目前2001级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同学已经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我们从北大招生办了解到,最初担心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同学们经过两年左右的大学生活,在专业选择方面更加理智。 经过通识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实验班的学生对自己都会有一个重新定位。比如今年正在上大二的杨若晓,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她现在对记者说,明年她会选择中文系学习,因为她感觉这对自己更适合。 三问:元培计划实验班在搞“精英教育”吗? 一提到实验班,很多人第一感觉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把“精英”集中在一起的地方,其实,元培计划实验班与以往那些实验班有很大的不同。在招生过程中,元培计划实验班与其他院系是平等的,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自主选择,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来限制。除了教学安排上有所不同外,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学生并不享受诸如保送读研、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之所以元培计划实验班的高考状元、奥赛获奖者比较多,是因为这些学生选择了元培,这代表着学生对于元培计划的一种认可。 四问:元培计划实验班会是“国学大师”班的延续吗? 1994年,北京大学曾经开办过一个“文史哲综合实验班”,这就是外界所称的“国学大师”班。当时学校规定,实验班的同学前两年集中学习文史哲专业基础知识,后两年回各系学习、补修本专业课。2001年,“国学大师”班停办,而同一年元培计划实验班开办,且基本思路和“国学大师”班有颇多类似之处,因此有不少人猜测这是“国学大师”班的延续。其实,这二者从办学理念上就有根本的差别。 据刘明利老师介绍,“国学大师”班的初衷是通过文科强化式学习培养出“新一代国学大师”,也就是“杂家”,因此在学生本科头两年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庞杂而且艰深,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到诗词歌赋、中西文学都要求学生有所涉猎,实践证明这种速成式的培养人才方式显然是不成功的。而元培计划实验班把“加强基础”放在首位,实实在在地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 五问:本科导师“导”什么? 大学老师的职责就是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很多人认为,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老师才是导师。很显然,元培计划实验班所指的本科导师并不仅仅是这个含义。这里所说的本科导师,不光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研究,发现学生的潜力,推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选择方向。 六问:在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天津学生学习情况如何? 我市近几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不少学校在高中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性学习、分层次教学等接近大学教育思想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很关心天津学生在元培计划实验班的情况。但因为时间仓促,我们没能找到在校的天津学子,不过据刘明利老师介绍,这两年均有进入元培计划实验班学习的天津学生,老师普遍反映这些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能很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对元培计划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接受起来也比较快。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学习,以元培计划实验班作为过渡是为学生们所认可的。 七问:明年元培计划实验班会不会扩招? 2001年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是在各系已录取的学生中招收的,当时只有80余人。从2002年起,元培计划实验班开始单独招生,最初计划招生100人,后扩招至119人。而今年计划招生140人,最终招生人数为142人。 但谈到明年的招生情况,刘明利老师却表示具体数字还说不好,即使扩招,幅度也不会过大。毕竟,把元培计划推向深入,需要科学和理性加以保证。 八问:参与元培计划的导师绝大多数是兼职的,在教学方面会不会有所保留? 在元培计划实验班任教的导师都是段连运、张庭芳等全国知名的教授,学术水平不容置疑。而且同学们也反映,虽然这些教授多为兼职,但在元培计划实验班授课依然全力以赴,教学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兼职的方式对于教师而言是很牵扯精力的,而且必然会对师生之间的沟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是专业课凸现得越明显。如果真的希望把通识教育普及开来,就应该真正培养一批通识教育阶段的专职导师。 九问: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衔接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因为实验班的学生前两年没有确定院系和专业方向,到了大三的时候进入院系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周围环境对于他们而言是比较陌生的,不少已经上大三的同学在接受采访时都谈到了这一点。而与之相比,在课程设置上的衔接问题对同学们的影响可能更大。虽然北大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从通识教育阶段平稳过渡到专业教育阶段,但不同院系班级的协调工作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元培计划可能在这个方面有更长的路要走。 十问:元培计划实验班有多大可能推广? 既然是教育改革实验,就需要讨论它的可推广性。具体到元培计划,虽然目前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如果要推广到全校乃至全国目前看来仍然有相当的难度。 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元培计划扩大规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同时存在的情况直接造成了元培计划的导师几乎全为兼职的局面。三年时间实验班招生人数增长了不足一倍,虽然在各院系内部基本实现了类似于元培计划的按院系招生培养方式,但与真正的通识教育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可想而知,北京大学尚且如此,其他高校的推广难度肯定会更大。(缪鹏羽中赵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