亵渎爱心:寒门学子金榜题名得到捐助后退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9/26 13:50 北京青年报 | |
曾青捧着他第六份录取通知 (摄影/文青) 寒门学子金榜题名望赞助,得到捐款被免学费却退学。 陕西旬阳县学生曾青,从1998年到今年连续参加了6次高考,前五年分别被西北大学公安学院、商洛师专、渭南师范学院、延安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录取,却都没有入学。今年, 6次高考,6次金榜题名,却屡屡没有入学,此种情况殊为罕见。其中原因,除了曾青自述的交不起学费,是否还有其他?
曾青生于1974年,父亲早逝,家境贫寒。 记者在他家看到,几间毛石房子早已老化,地面用土铺垫,凹凸不平,屋子里只有一张桌子、两张床,厨房里就是两口锅,其他的家具几乎就没有了。 曾青告诉记者,他每天早晨6时起床,先看书一个小时,随后挑水,有农活就干农活,闲暇时就去山坡放牛。曾青说,家里前几年有时甚至断过口粮,母亲曾拿着口袋四处借粮。1998年他考上西北大学公安学院后,先后23次到当地农村信用社恳求贷款,但信用社害怕他无力偿还,不给发放,他提出拿房子做抵押,但信用社还是不肯。他考上的几所大学,只有商洛师专有助学贷款,但当时他耽误了时间没有贷上款,而其他学校都答复说没有。 对于曾青的入学问题,当地政府可以说也尽了力。原旬阳县县长王安利曾多方协调,给他贷了款,当年学费基本解决;去年安康市慈善协会也给了他一定的资助,今年还给他到处联系入学费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曾青最终没有入学呢?安康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许春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曾青没有入学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贫穷。
旬阳县教育局招生办主任梁鸣在言谈中流露,6次中榜却不能上学,其中也有曾青个人的原因。他说,2000年曾青考上渭南师范学院后,当时的县长王安利召集主管副县长、教育局长和他研究解决,通过从信用社贷款、捐赠等方式凑了4100元,而学费只有4200元,他自己再想办法应该能够解决入学问题。县长安排他们和陕西省、市招生办联系,要求无论如何都要使曾青跨出第一步,先入学再说。他与安康市招生办和省招生办领导联系,省招生办领导说已经跟渭南师范学院说好了,让曾青前去报名。但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曾青没有入学,4100元学费也不知去向,且此后再也没有见到曾青本人。 记者就此事询问曾青,他说他去了省招生办,但没有见到领导,当天第二次赶到渭南师范学院时,被答复他的档案已经退回省招生办,无奈只好返回。回家后,他本来要去还款,但有人说贷款很难,建议他先不要还,等来年再用。最后他将4100元学费大部分种植了黄姜,想翻身脱贫。他一直按时给信用社还利息,并且告诉担保的镇政府领导自己一定会偿还这笔贷款。 另外,曾青1998年第一次考上西北大学公安学院,已经入学后又退学,曾青说那是因为奶奶去世,自己未经批准私自回家办丧事,返回后被学校退学,但学校给他联系到了汉中师范学院。而招生办主任梁鸣告诉记者,曾青给他们的说法是自己忍受不了军训的辛苦。但当安康市、旬阳县有关领导和几个部门负责人前往曾青家慰问时,曾青又说真实原因是自己当时很自卑,与一个老师闲聊时无意中说自己想退学,学院领导当真,“逼”着他退学。(文/《华商报》华明)
今年曾青再度中榜,得知他可能因学费问题而再次进不了大学,记者立即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联系。 赵校长当即表示,对于生活如此艰辛的学生,一定要让他顺利进校并完成学业。为此,赵校长做主,免了曾青4年的全部学费4万元。 而《华商报》刊发了《六次金榜题名难圆大学梦》等一系列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0天之内,各界捐款达4.36万元。 这就意味着,曾青不仅不用为高额学费发愁,连4年的大学生活费也非常充足。 9月12日上午,曾青在一位亲戚的陪同下抵达武汉,受到了校方和当地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记者到车站迎接并跟踪采访了曾青。但有了学费,曾青还是选择了退学,9月13日中午,曾青背起行囊离开了武汉,于次日返回了安康。 退学之前,曾青明确向记者表示:早知道这是所民办大学,他根本不会来。记者问他那为什么要来报到呢?他说自己面临的压力太大。目前,华商报等新闻媒体为筹集他的学费、生活费做了很多努力,他心底里很感激。但从内心里讲,如果他勉强上了大学,有违自己的初衷。
记者问:“你想明年再考,谁来负担你的补习费和生活费?”曾青说:“我会想办法,别人会同情我的。”记者质疑:“怎么你老想得到别人的同情而不自强自立?”曾青的回答是:“这没办法,谁让我家这样。” 9月15日下午,曾青从旬阳赶到华商报社安康记者站对记者说,他想转到甘肃政法学院法学系,因为该校属于纯公办,且收费较低,现在正在进行补录工作,请华商报社帮他联系。 咨询有关专业人士后,记者获悉曾青这类已被统招录取过的考生根本不可能再参加补录,何况甘肃政法学院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为480分,曾青的成绩仅为464分。但曾青对此答复却不接受,反反复复只是请报社再帮他这一次忙,说即使甘肃政法学院联系不上,其他的纯公办高校也可以。他说:“我知道我这次从学校回来对你们报社是个重大打击,能帮我联系一个好学校,我去上学了,你们也好收场!” 曾青的决定确实令为他献出爱心的众多捐赠者不解而且失望。一位捐赠者说:“我们是同情他上不起大学而帮助他,现在他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却又开始挑剔学校,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任何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必须站在现实的基础上!” 一位给曾青提供了大额捐赠的企业负责人说:“如果曾青不上大学了,我们希望他能主动将钱退回来。”(文/《武汉晚报》齐翔 屈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