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朴谦虚统统“下课” 新版学生守则让老师畏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9/27 10:20 千龙新闻网 | |
近日,上海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开始试行,新版守则从内容到条数与此前旧版相比均有改动,“理财”的理念首次出现,而沿用了21年的“俭朴”、“谦虚”等词却正式在新版小学生守则中下课。内容的改动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改革,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在刚刚试行时就引出了人们的众多的质疑和争议。 教育部门出台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是经过教育专家反复研究论证的,它的出台有 上海改守则 9月25日,千龙网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上海市教委相关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市教委于9月22日正式对外公布了《上海市中学生守则(试行)》版,新版守则将在不久后下发至上海的各个中小学校;新版试行守则是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守则的第一次修订,试行守则增加了新内容,也去除了许多沿用了21年的旧内容。新的上海试行版“中小学生守则”共有20条,“珍爱生命”、“文明上网”、“远离毒品”、“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热爱科学”、“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尊重外宾、增进国际理解,维护国家尊严”等都是第一次进入《中小学生守则》。 据千龙网记者了解,此前上海市使用的《中学生守则》是1981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通用”版,经过20多年的社会变迁,很多要求已经落伍。原先使用的《守则》中的很多条文精神被新守则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例如,“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不骂人、不打架”等要求被浓缩至“遵守学校纪律”等条文之中,而“生活俭朴”、“谦虚”等要求也从新条文中消失。 对于新版中学小学守则内容的一些改变,上海市教委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认为“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工作人员解释到:“我们用‘朴实大方’代替了‘生活俭朴’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艰难的岁月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求学生要‘朴实’更要‘大方’而不是单纯‘生活俭朴’。”而“谦虚”从旧版中拿掉的理由更加简单,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够充满自信,而不是过分地谦虚。 “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更加贴近现实,贴近新时代的中小学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版守则是对沿用了21年全国通用旧版守则的一个过渡和完善,新版则更加人性化、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众人有争议 上海的新版试用《中小学生守则》虽然不在全国通用,却在全国的教育系统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人们一面为上海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与时俱进”而叫好,同时也有很多伴随着旧版《中小学生守则》成长起来的人提出了争议和担心。 一位名叫严阳的网友在论坛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说:删除“俭朴”、“谦虚”这样的词,或许和今天我们的物质相对于从前已经极大地丰富、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经济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实惠有关,和事实上许多人已经转变了消费观念甚至把消费看作拉动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有关,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前卫”的观念出发,充分地考虑到自然资源有限的事实,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生活节俭”一些,或许又是每个人应该认识到的、应该做到的。 勤俭、谦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把它从中小学生守则中拿去,是对传统美德的挑战?”在某商业网站作编辑的陈好先生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孩子技能越来越多,但是美德却是越来越少,这样的现状相信许多人都能够看在眼里。这个时候更是需要教育部门强调‘俭朴’、‘谦虚’,而不应该从中删除。” 也有一些人表示他们十分看好上海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出台。“中小学生守则的改革是一种典型的‘与时俱进’。”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杨莉女士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时代变了,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当然也得改变。比如拒绝毒品、文明上网这样的条例就是结合目前的现状而制定的,很有时效性。” “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具有其深远意义。”就职于丰台区委的国家公务员马先生说,“中小学生守则在20多年内一直没有改变,这不科学,20年间国家在改革在进步在发展,相应的中小学生守则不能不变。” 改革是进步 “无论是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的改革还是上海市中小学生守则的改革,这些改革的背后都凝结着社会的巨大进步。”北京市教育体制改革专家组成员文哲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育部门还要继续努力。” 文哲说,上海中小学生守则的大胆改革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突破原有的陈旧的思想模式,把思想教育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比如加进“文明上网”等原先守则中没有的内容,就是结合的范例。我们都知道,20年前网络在中国并不普及,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网络,什么叫上网,而中小学生守则中当然不会有关于上网的要求,现在,网络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小学生接触网络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前提下,守则中提出“文明上网”是及时的、现实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的教授李子鹏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守则中内容的改变在最初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阻力,比如教师不能很快从思想上认识和接受其中的一些内容,比如家长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中,也不能积极地和学校配合。李教授认为这些都可以理解,毕竟家长和教师成长的时代与现在的时代背景不同,许多理念也各不相同。“相信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会在很短的时间接受中小学生守则的改革,并会努力做到极积配合。因为守则体现着社会的巨大进步。”李教授说。 教师很“畏难” 正如李教授所说的那样,在新规则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一线的教师都表示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表示,教学生之前,应该让他们转变观念。 刘娜是通州区一所小学的教师,28岁的她是当年教育部全国通用《中小学生守则》的第一批使用者,她告诉记者:“上海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与旧版有很大的差别,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完全可以理解上海教育部门出台新版守则的初衷,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恐怕最先要转变观念反而倒应该是教育工作者。”刘娜解释说,她们从小接受的是旧版守则的教育,生活俭朴、诚实谦虚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突然有一天,这样的观念完全被一种全新的诠释所取代,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 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上海市浦陀区第三小学的教师王媛说,新版的试用守则还没有发到学校,但是守则变动的一些内容老师们都已经通过媒体上解到了。“从内容上看,新版的守则与旧版有较大的改变,教师们在执行之前可能也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王媛说,“要求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这种理财的理念是首次出现。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们从小会产生拜金主义的思想。而对于生活俭朴、谦虚这样的词,其实老师和家长的心情一样,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此不再提倡,虽然其现实意义远比大家想象的深远,但是从心理上还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作为教师,在我们的观念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之前,我想是没有办法教好学生的。”教师刘娜表示,“因此,新版的守则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做好改变思想观念的准备。从思想上接受这些新的内容,理解并消化,之后再把这种思想教给学生。”(宋晓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