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数学题判对错怎么这么难 院士期待客观公正论证

http://www.sina.com.cn 2003/11/10 12:10  北京娱乐信报


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第一题第1小题原题及答案

  新闻案例

  12名院士联名对江苏“高考错题”发布声明

  院士们期待客观公正的论证

  信报讯 “数学是最容易辨别是非的”,这是近日12名院士郑重发表一份联合声明里的一句华罗庚的名言,这份声明使社会各界重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江苏高考数学“错题风波”。记者昨日获悉,发表声明后院士们都在期待有关部门进行一次客观、公正的论证。

  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的错题问题早在6月7日江苏数学考试结束后就被发现,当时许多师生向招生考试部门提出质疑,曾经引起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然而,“错题风波”历时近5个月,经4次辩论与论证,教育部门得出的结论仍旧是“江苏数学试卷第1小题不是错题”。对此,多次为此事鼓与呼的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如曾深感遗憾和不安,11月7日,他和11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共同发出一份声明,郑重指出:“有关部门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题目错误,分清是非和责任并向群众作出解释!”

  声明中,12名院士指出: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第一题第1小题确是一道明显的错题,对考生答题和评分有无可置疑的影响;此题之错长期得不到正视,这决不能用“专家们之间看法不统一”来解释;这一事件破坏了高考的严肃性、高考竞争的公平性和选拔人才尽可能的准确性;有关部门如果继续坚持“题目不错”的不实事求是说法,对错误不加以纠正,必将使群众的情绪受到压抑,从而不利于我国高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院士们为了正义和真理的呼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声援,三四天的时间内,仅来自新浪网友的支持就达到了上千条。昨日,记者拨通了朱如曾老师的电话。他告诉记者,这些天来他的邮箱总是满满的,里边是来自全国各地人们支持的信件。他表示,他们期待的只是一次公正、公开、权威的论证。目前,虽然有关部门还没有表态,但他们会一直坚持,直到有一个满意的答复!(记者张薇)

  重点点击

  一次重大事件对民公开的范本

  众所周知,有关高考的任何一点信息无论是正面或者“负面”都牵动着无数家长和学子的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人乃至一个群体的人生未来。所以,一道高考题目的“对”与“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媒体的参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竟,高考试题是一小批专家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的,限于时间、精力等各种原因,或许会出现小的疏漏;但是,有关部门对类似情况应当预先做好思想和行动准备,并预先准备应急方案,从而当问题出现时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要保证处理过程和结果对所有考生都是公平合理的。

  在“江苏高考错题”事件中,对于这道数学题的对错,广大教师、家长和学子都希望知道事情的最终处理结果。媒体报道,实际上也是行使了反映民意与舆论监督的权利。

  此事件当中,有关部门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尊重老师们的质疑权利,尊重媒体的正当报道权利,尊重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看上去“不相干”的民众希望了解此事的心情,并且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来处理这件“小事”,将处理程序、过程和结果都公开化、透明化。这样做的好处有二:首先,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等。以往作为相对弱势一方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呼声很弱。社会发展到今天,人际关系体现了平等。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对于广大关心此事件的民众来说,有关部门遵守相关规则、维护各方权利、承担和履行对此事进行调查和处理的职责,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其次,如果极力“淡化”处理,有可能其结果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于信息的闭塞,反而可能造成各种“传言”不断。而如果让公众了解此事的整个处理流程,实际上一方面回应了公众的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有关部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责任感。所以,这次“高考错题”事件的圆满解决,实际上是一次重大事件对民公开的范本。文波

  有理有据

  社会纠错成本何以昂贵

  在考试中心坚持错误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有关部门仍对自己的“脸面”和“形象”十分在乎,对各方批评与质疑,本能地抱有一种排斥与抗拒心理。即便明知自己有错也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想方设法论证自己的清白,结果引来更大的质疑声。不过,影响越大,促使他们坚持错误的态度越坚决。如此这般,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骑虎难下的局面。

  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社会中,对一些错误问题的纠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也往往因为有关部门的自我护短而变得十分复杂,最终惊动“上层”或者引起社会“高位”者的重视,才得以解决。朱如曾先生在解释他坚持不懈追查小错误的原因时说,“我要是半途而废了,也会让那些做错事不认错的人产生了抗药性。”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做了错事不愿承认是个由来已久的毛病,那正是因为社会上缺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追错纠错机制和氛围,使得一些部门和个别领导产生了“抗药性”,也使得我们的社会纠错成本变得更加昂贵。蒹葭

  旁征博引

  院士声明教我们如何辨别是非

  “数学是最容易辨别是非的。”联合声明从这句华罗庚的名言开始。然而这道初等数学题的“是非”为何如此难以“辨别”呢?从这场高考数学考试一结束,这道“错题”就遭遇了广大师生和一些专家的广泛质疑,而今12位院士的声明更对题目的性质做出了认定,但为什么一些专家总是大唱反调呢?我们究竟靠什么来“辨别是非”?

  我们宁可相信一些专家论证是客观公正的,没有任何权力的影子。但尴尬的结果会让我们对一些专家的学术水平和判断能力产生怀疑,一个“中学生都能弄明白”的初等数学题,被各界人士普遍认定是一道错题,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真的就那么一致地持反对意见吗?如果这些专家意见高度统一,这种论证是缺乏意义和难以令人信服的,只组织意见一致的专家进行“论证”有何必要?如果论证坚持了公正原则,让专家各抒己见,他们是如何达成共识的,支撑结论的理由又是什么,论证的过程为什么不能公开呢?正因为论证不够公开透明,公众有理由对其公正性作出必要的拷问。

  一道错题之所以会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我们可能为此付出巨大的社会代价。如果“是非”得不到“辨别”就不了了之,公众心头的疑问是挥之不去的。一道关系众多考生利益和考试公平的试题,换来一个不明不白的结果,而且这样一个结果还与行政部门有关,这带给个体权利、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伤害是不容小视的。个体权利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社会公平不容践踏,这正是各界人士一定要对一道高考题“辨别是非”的动力所在。

  12名院士出于学术良知,敢于仗义执言的行动令人赞赏,没有人怀疑他们的公正之心,他们没有受到任何权力或利益的左右,发布联合声明完全是维护真理和实事求是的行为,是因为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相比之下,教育部专家的论证就缺乏学术独立性。这些院士的认定是纯粹的科学行为,他们的结论比行政部门的论证更具科学性、专业性、可信性。

  值得欣慰的是,从这场“错题风波”和院士声明中,我们清楚地知道,“辨别是非”靠的是对学术独立和真理的追求,我并不是说院士声明就一定代表真理,但要“辨别是非”,先得排除对学术独立的干扰。潘凤亮

  众说纷纭

  关键时刻需要挺身而出的勇气

  这事儿的有趣不在于这道题究竟是对是错,而在于院士们的不依不饶,这样公然向权威挑战,还那么不留余地。正因此,才令人击节称快。在不少事情上,多的是温吞水、两面光的结局,于是才会反复有相似的“重大失误”发生。我们习惯的是“和稀泥”、为尊者讳、不了了之,却鲜有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勇气。12位院士的挺身而出,对我们有激励作用: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敢于挑战权威,要让每一桩“失误”都有具体的人和部门负起责任。这样,很多久拖不决的难题才有望解决,社会风气才有望更加清洁公正,诚信意识才会更加深入人心。(泓冰)

  12名院士在小题大做

  1.考题本身没有错误,不管在哪里,坐标轴都不会以虚线表示。

  2.认为学生采用所谓“排除法”会导致选错答案的说法不成立,学生在高考答卷过程中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没有规定,学生应该为采用的方法而带来的后果负责。

  3.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到C答案中的问题,肯定同时会认识到A、B、D答案是完全错误的,一个功底扎实的学生不会在这道题上出错。

  4.就此问题展开学术讨论没有必要,也恳请这12位院士珍惜自己的“院士”称号,难道我们国家的院士们都应该关注这样的问题?难道按照声明中所说的就是提倡“科学精神”?(王有)

  只有错和对之分不科学

  首先只有错和对之分不科学该题严格地说是有瑕疵说错了过于绝对。另外应当不会影响考生答题。如果考生受此影响只能说是应变能力差综合能力差。

  还有坚决要求认定是错题的做法是破坏性的而非建设性的认定错了之后怎么办?怎样评分?出题的人承担什么责任?高考的时间性是很强的

  最关键的是要改变以下几点1.非对即错的观念;2.提破坏性的建议;3.空谈不务实。(兴邦)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