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空洞说教 小学德育教育要拒绝“成人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1/13 10:11 人民网 | |
“阳光小北人”形象大赛、娴熟生猛的武术操演、自编自演英语话剧《三个小猪》、《渔夫和金鱼》角色设计、《网络是否有利于小学生成长》专题辩论…… 11月11日,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30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在出席全国小学德育优秀成果评选总结颁奖会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会第十九次会议之余,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观摩该校的“德育成果展示”。 据小北路小学校长林海英介绍,该校自1984年定为教育部德育实验学校以来,德育已升华为“三自”教育:即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对此,国家督学、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会长姬君式欣喜不已,强调小学德育就是要拒绝“成人化”。 姬会长认为,德育包含着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它并非我们的专利,其它国家也是这么搞!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重视德育,他们有句名言:“我们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如果才华横溢,但不诚实,有丰富的知识,但不关心他人,有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但没有责任心,美国也不会强大!”韩国之所以能在战后迅速崛起为“亚洲四小龙”,就是因为重视教育、重视德育、重视精神力量对人的影响。 因此,德育是基础教育,它需要相对稳定,需要针对性、实效性,要从实际出发、按科学规律办事,要反对空洞说教,拒绝“成人化”。 要做到这一点,概括起来要把握住三个字:一个是“小”,即主题集中,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如对孩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就要主题集中,孩子容易集中理解一件事情;第二个字是“近”,就是要贴近孩子生活,不要说太远的事情,不要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不要讲一些绝对的成人化的东西;第三个字是“实”,就是要实实在在,可信可学可用。德育不是“1+2=3”,不能死记硬背,德育在很多问题上没有绝对的答案。 北京实验小学某班开展“学习韩玉娟”活动就生动地体现了上面三个字。韩玉娟是一个苏北的小女孩,才12岁,为了救一个“五保户”老奶奶,牺牲了。当时的情形是:老奶奶住的棚子快要塌了,她冲进房子把老奶奶背出来,回过头又去帮老奶奶拿东西,结果被砸死在棚子里头。之后,团中央和教育部追认韩玉娟为“党的好女儿”,刊登了长篇报道,可是登报的相片是老师根据回忆画的。学习时,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说小女孩把老太太背出来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回去捡那些破东西,一点机灵劲都没有,算什么党的好孩子?班主任面不改色,让同学们接着说。于是有学生就问为什么韩玉娟12岁了没有相片?报道里就说:韩玉娟班里曾经组织过一次照相,可当时照张相要7毛钱,她妈说7毛钱能给家里买包盐,能够不用鸡蛋去换书本,还是等姐姐嫁出去哥哥娶了媳妇,家里有钱了再进城去照吧!可这相还没照,韩玉娟就牺牲了。读到这里,这位学生就哭了,说:7毛钱,我存的压岁钱就有7000块呢!我要是早知道,赶紧给她寄去,她不就能照上相了吗?一些小孩就叹息“晚了”,另一个小孩却站起来说:“不晚呀!?我们赶紧把压岁钱寄到她学校,让所有小朋友都照相去!”最后,学校决定,大家出钱给韩玉娟立个碑!这个发自肺俯的活动,使孩子们深深地受到了一种“心中要有他人、要乐于帮助他人”的教育。 小学德育还要重视三个环节、六个字:一是“激情”,比如说,孩子们觉得韩玉娟连7毛钱都舍不得,省下钱买盐去,就心疼韩玉娟,不说她傻了,说她真好。老师调动起小孩的这种激情,那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第二是“明理”,明理就是将已被历史证明了是真理的东西教给孩子。小孩生出来根本不明白怎么做人,有一些事情必须告诉他,哪些事情不能做,比如不许吸毒、不许捅刀子、不可以随地吐痰、不许心中只有自个、没有他人,这些是非观念不从小分清楚是不行的,不要觉得明理了就是约束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1+2=3”你能不让他们知道吗?第三是“参与”。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出来呢?光书本是不行的,非得参与,不过参与的内涵比实践更多,它不仅仅是动手,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也是参与。象小北路小学的“让我来做小市长”,就是重在参与。(人民网记者/罗艾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