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想说爱你不容易 春季高考为何难“升温”

http://www.sina.com.cn 2003/11/26 11:33  解放日报

  上周末,是2004年上海高校春季招生考试报名的日子。记者从各区高招办了解到,来报名的人数普遍少于去年。普陀区比去年减少约150人;虹口区减少约100人;闸北区报名人数仅为去年的一半,减少约300人,

  “出乎意料。”某区高招办老师坦言。本市2004年春季高考方案中有不少“诱人”之处:参加招生的高校有10所,比上年增加了2所,其中7所是本科院校,而且本科生招生计划
数比上年增加480人。原本料想在这些“加热”举措之下,2004年的春考会“升温”,为何报名人数反而下降?

  生源市场在缩小

  教育界人士认为,春考“降温”,生源市场缩小是一个原因。春考,主要面对上一年秋季高考中未被录取的考生。今年本市有9.2万考生参加了秋季高考,最终录取了7.84万人,录取率超过80%,未被录取的考生约1.4万人。由于秋考录取率的提高,未被录取的考生数量逐年减少。

  另外,今年全国

成人高考由往年的5月改在11月举行,这又分流了一部分考生。因为往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5月份还未毕业,不能参加当年的成人高考;而今年考试时间延迟,部分秋季高考的落榜者就参加了成人高考。

  考生与学校难生“情”

  对于春考,不少高校和考生的感受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某高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指出,春季招生生源选择余地太小,优秀学生当然也能招到一些,但春季生总体实力要比秋季生弱。而且教育部门给学校全年招生数的“总盘子”不变,春季生“吃”掉了秋季生的名额,有点得不偿失。所以,该校尽管拥有数十个专业,但仅拿出两三个并不热门的专业来招春季生。同时,春招给学校的学籍管理、教学调整、住宿安排等都带来不小的麻烦。

  对于春考,不少学生也心存“不甘”。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秋考的自动落榜者,他们并不是考不上大学,而是想考自己理想的大学。虽然实行春季招生的高校有10所,但相比秋季招生的五六十所大学,数量还是太少,而且国家重点和名牌大学一所没有。再说,春招推出的专业也很有限,考生即使看中学校,也不一定能“相中”专业。

  春考应实现更大效益

  打破“一考定终身”,构建一年“两考两招”格局——春季高考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高考改革的使命。然而,春考一路走来,却始终难以“升温”。

  春考要想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要名牌大学加盟,必须有广阔的生源,而且要有相当数量的优秀生源。于是,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应届高中毕业生能否参加春考?有关人士建议,可在中学阶段完善学分制,使一部分优秀生提前修完中学课程,考核合格者发给学历资格证书,让他们能提前半年参加春考。这样,春考对高校的吸引力才会提高。教育部门组织一次春考,从命题、阅卷、组织填志愿到学校考核、录取等,工作量很大,只有招生规模扩大,才能实现更大效益。

  还有教育界人士建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在“两考两招”格局的基础上,是否进一步放宽高校和学生的相互选择权。参照发达国家大学招生考试模式,国家教育部门可一年组织几次“标准考试”,学生凭这个成绩选择大学申请就读;大学也可以在一年中自行组织几次入学考试,同时参照“标准考试”成绩,选拔优秀学生。(本报记者 徐敏)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