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毕业生拿不到学位 上大学不是进了保险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01 10:32 北京青年报 | |
今年毕业的小刘特别忙碌,为了找工作,他除了参加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外,他还在担忧明年7月能否拿到学位证书。一项刚刚调查的结果表明,每年高校都会有20%左右学生,因为违纪或者不及格科目太多而不能拿到学位证书。大学老师提醒学生要调整心态加强自制力刻苦学习,告诫家长孩子上了大学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令人吃惊的数字:两成大学生不能正常毕业 据一份调查披露:在北京一所工科大学,每届学生毕业总有5%以上的学生会出现打架、旷课、作弊、赌博、偷窃、生活错误、政治错误,2%至3%的学生因此被退学或被开除学籍。另外,还有大约40%的学生出现不及格门次。这样导致“15%到20%左右的学生,在大学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书”。据悉,这种现象在其他高校同样存在。 另据上海市高教局调查:1981年-1990年的10年里,上海市50所普通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大学生,其中有8146名违反校规、校纪,有的甚至触犯了国家刑律。 “怎么会这样?孩子经过努力进入了大学,已经是成功一半了,还会出现这些问题?”“他们已经18岁了,作为家长我们的监护责任已经尽到,孩子进了学校不就是进了保险箱了吗?”一位从山西到北京送孩子上大学的家长说:“自从孩子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我们一直从成功的角度为孩子谋划未来,如何好好学习,如何考研留学,就是没想过会有退学的可能。” -大部分拿不到学位的学生学习成绩不过关 能够考取大学的学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大部分拿不到学位的学生却是由于学习成绩不过关。 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曾经的尖子生不能正常大学毕业?据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调查,70%-80%的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导致学业下降。一项关于不同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比较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今年已达到30%。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祝利克告诉记者,他们在对几十名退学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以为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丧失了继续勤奋学习的意志,结果成绩一落千丈,只好黯然离开学校。一份对某高校27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7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状态是得过且过。 他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阶段,这种变化虽然不等于大学培养目标的降低,但学生规模的扩大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学院原来一个辅导员管理100名学生,现在却要管理300名学生,所以一所好的大学更多地是建立在学生较高的自制力基础之上的。 他同时指出,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完全“他制”的环境下走过中学阶段的。大学强调学生的自学,而中学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所以会出现一些高考成绩相当优秀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频频亮起红灯;大学要求学生在生活上能够自理,而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把考取 大学作为生活的全部,基本的生活常识和人际关系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从中学到大学,意味着从家庭向社会的一个跨越,跨越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的震荡,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大学校园里败下阵来。 -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走过大学生活 这些入学时都是尖子生的学生,学校对他们的培养不能说没有尽力。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一些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指出,家长已经习惯了孩子的出众,在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孩子时,以为他们上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最终酿成了悲剧。 一位姓梁的家长就对记者说:“我们当家长的辛辛苦苦伺候孩子参加完高考,又紧紧张张走进高考咨询现场,在焦急等待中盼来了录取通知书,十几年的含辛茹苦总算有个交待,剩下的路就靠孩子自己走了。”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狄涛说,许多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孩子到了18岁,就让他们自己到社会磨炼去吧,家长应该放手了。但是狄涛却指出,虽然我国早就开始了素质教育的探索,但到今天也难以真正改变中学教育以高考为导向的本质。夜以继日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们在人格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失去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人的人格发生了偏离和扭曲,这可能是目前大学教育中淘汰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孩子上大学前,做家长的已经忽略了很多,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先帮助他们学会处世生存技能,然后再让他们去社会闯荡呢?”狄涛说所以学校尝试在大学教育中引入家长的作用,构建一种学校、学生与家长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扶孩子上马,再送一程。” 狄涛以多年学生工作的经验建议家长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往,具体要关注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要努力成为孩子的倾诉对象,要能成为孩子的参谋。也就是要打开孩子的嘴,帮他们规划职业,处理人际关系,加强在大学里的适应能力。 “我只有初中文化,别说大学了,孩子上高中的时候我都辅导不了,真不知怎么管。”对于这位姓于的家长困惑,狄涛解释说:“家长们无论文化高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关注,走出以前那种‘不管’的误区,和学校保持畅通联系;其次要转变角色,成为一个倾听者;最后一点是巧妙地提醒孩子,为孩子当好参谋,但不要做决策者。” 记者也了解到,尽管大学召开家长会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检验,但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悲剧,今年新生入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邀请送学生报到的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一些高校还把家长会作为管理学生的一项基本制度。(邓兴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