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第四编 分析题

http://www.sina.com.cn 2003/12/09 08:56  北京领航考研

  作者:林代昭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内涵之一: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着眼点在于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第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内涵之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当代中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含义,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所在。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思想源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渊源于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史的优秀成果。其先进性最集中最具体表现在,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内涵之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为此,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做到三个一致性,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重视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突出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是孤立的三句话,如江泽民同志所言,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第一,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先进生产力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为之提供物质基础。代

  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为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供物质基础,是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条件。

  第二,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三个代表”中的主体性因素。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可替代的创造主体。具有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才有可能。

  第三,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贯通点。我们党无论是代表先进社会生力的发展要求,还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发展先进文化,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同时又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文化利益是利益的重要内涵之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还在于,它全面完整地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辩证关系,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

  2.如何理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在时代的潮流和无产阶级运动实践中应运而生的科学思想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进步,不断创新的发展史。“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同时又对新形势下马克思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只有这样,党的思想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1)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让实践检验一切。把实践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思想、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吸收新鲜经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3.如何理解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1)“三个代表”科学的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和内涵。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个代表”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揭示了共产党先进性的基本特征。

  (2)“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是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关键是灵魂,否则三个代表就失去可靠的保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根本是落脚点,三者有机统一。

  (3)“三个代表”在新形势下对如何永保党的先进地位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要求不同,党的地位作用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党的先进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在新时期,要在实践三个代表方面去考察党的先进性。

  (4)要让保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三个代表的实践上来,坚持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执政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把握了现代化的本质。

  4.如何理解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本质在执政为民?

  (1)贯彻三个代表,本质在执政为民,这个论断,从党的性质和角度,揭示了执政为民的重要性,是三个代表的实质所在。

  (2)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从革命建设到改革时期,那么都是为着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

  (3)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与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特殊利益,一切以人民的利益出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贯穿于全部党的奋斗过程。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断发展好,不断的实现好,不断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政党树立正确的执政观,学习科学的运行权利机制的目的所在。

  5.试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三步走战略的哲学意义。

  (1)质量互变规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①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质变。质变一定会有量的扩张,为新的量变开辟了道路。

  ②上个世纪,我们已经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我国人民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新的世纪开始,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的阶段,仍然有个新的三步走战略,也就是在2010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建国100年,这三个阶段叫新三步走战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是由量本性质变的过程。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一个质变和飞跃。21世纪新的小康局面,本身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生动体现。既是实事求是,又是分阶段逐步实施;既防止急变论的冒进,又克服了庸俗进化论的无所作为;既强调一定的发展速度,又强调有质量有效益,还强调与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统一。

  (2)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原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①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任何事物时,既要看到对立,又要看到统一;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而且要注意它的相互转化。重点论要求我们在看到事物两点的同时,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②我们已经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个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我们的成就是主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我们正处在,并且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这就是两点论。

  ③全面建设一个汇集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社会更加繁荣,更加和谐,人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这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要坚持“四个必须”?

  (1)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③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③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④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

  ①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②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我们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4)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①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

  ②必须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

  ③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7.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八个方面的任务: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他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3)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江泽民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报告中提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5)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6)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他提出,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人者收入水平。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8)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发展残疾人事业。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8.如何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

  (4)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他提出,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

  (6)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7)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防止决策的随意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

  (8)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

  要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9.如何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决定力量,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条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我们要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努力探索和发展实现这种有机统一的新形式新机制新途径。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努力。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健全民主程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符合人民利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要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为重点,以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0.试述“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内涵。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我们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两岸应该扩大交流交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完全应该采取实际步骤积极推进,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4)“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5)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11.试述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

  (1)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2)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3)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4)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5)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6)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7)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8)我们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

  (9)我们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

  (10)我们将继续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

  (11)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作用,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12)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和合作。

  (13)我们将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

  12.材料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专家们认为,从某些指标上看,中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事实上,GDP1995年已比1980年翻了两番,人均GDP也于1997年实现翻两番目标。

  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地区差距在拉大,还有许我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说:“即使我们现在在某些指标上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这种小康也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全面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中,广大农村还有3条没有达到: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医疗卫生条件。这其中,农民收入是个关键。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水平连续6年处于徘徊和缓慢增长状况。

  彭俊:《如何奔小康,问计,小城镇》

  《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日

  材料2

  我国目前的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只有约15%,但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50%,而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还有约62%。

  李培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问题》

  《人民日报》2003年5月23日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的24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 2%,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但分阶段看,1979—1985年的7年间增长最快,年均递增15. 2%,而1985年以后的17年,年均递增降为4. 0%,特别是1998年以后的3年,增长速度更为缓慢。如果要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20年达到7700元(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那么就要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约6%的年均增长水平。

  材料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把约2. 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成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其中,乡村工业和其他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了约1. 5亿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农民工约有1亿多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进城打工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只需1. 5亿劳动力,3. 6亿农业劳动力中还需转移2亿多;即使按2020年非农就业人员达到70%的目标,也还需要转移约1. 5亿农村劳动力。现在全国农民现金收入中34%是外出务工收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2、3阐述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阅读材料1、4说明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主要途径。

  (3)阅读材料2、3、4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城镇化的思路和措施。

  (4)阅读材料2、3、4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城镇化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还存在不平衡性,其主要表现就是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在,我国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6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1/3,“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点。

  (2)从材料可以看到,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多地少,是农民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地从农业、农村向城镇转移。加快城镇化的思路和措施。

  (3)①推进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②既要重视建设大中小城市,又要重视小城镇建设,要重点建设县城和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并使各类城市和城镇相辅相成,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③发展小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现有城镇的潜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4)加快城镇化的思路和措施。①推进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②既要重视建设大中小城市,又要重视小城镇建设,要重点建设县城和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并使各类城市和城镇相辅相成,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③发展小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现有城镇的潜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13.以下是有关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材料:

  材料1

  亚太经合组织的诞生和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是弘扬合作发展精神的成果。经过十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涵盖亚太地区二十一个成员、在世界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亚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需要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要保持和增强活力,必须坚持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合作方式,并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为其经济合作议程增添新的内涵,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努力使所有成员都能受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我们真诚希望与亚太经合组织和成员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9日

  材料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概论。APEC的成员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北、韩国、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智利等21个成员。APEC占世界的比例:陆地面积42%,人口45%,国内生产总值55%,贸易额46%。

  资料来源:据《人民日报》整理

  材料3

  在1989年以部长会议为起点、最初专注于经济合作的亚太经合组织,通过召开1993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地位。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提出了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接着大阪和马尼拉会议又增添了有关具体内容。到1996年,亚在经合组织开始“扩大和深化”贸易自由化。

  摘自日本《本月新闻》文章

  材料4

  1996年的马尼拉会议上,通过了《APEC马尼拉行动计划》,不仅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有了许多新进展,……还就经济技术合作的原则、方针等达成了一致,从而正式启动了APEC的第2只轮子,经济技术合作,使其与贸易投资自由化一起,进入APEC的轨道。

  摘自《世界知识》文章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2、3、4中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发展情况的阐述和介绍,这些阐述文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阅读材料1,怎样理解江泽民主席所说的,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需要亚太经合组织?

  (4)结合材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取得迅速发展的经验。

  [参考答案]

  (1)材料1、2、3、4说明,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后发展迅速,现在,它的成员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十分之一,其经济实力占世界的一半,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亚太经合组织具有下列特点:①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全作组织,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合作论坛。②亚太经合组织具有广泛的包容性。第一,从其范围来看,它超越一个地区,跨越了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第二,从其成员来看,它包括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又有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从其成员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它包括经济发展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③亚太经合组织有两个目标,即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3)对于亚太地区来说,APEC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其存在和发展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这个官方论坛,领导人可以就地区主要的问题进行讲座和协商,达成共识;第二,通过落实行动议程推动这个地区的市场开放和经济发展;第三,通过它的各种机制,在各成员的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联系和业务网络。APEC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APEC使其规模不断扩大。

  (4)亚太经合组织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一,经济合作可以跨地区、多层次地进行;第二,地区合作应该要保持和增强活力,必须坚持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合作方式,承认合作的多样性。强调协商一致,并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为其经济合作议程增添新的内涵。第三,地区全作应该实行互补,推动各国经济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曾经这样感叹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今天,这种发展不但没有停止,而且呈现出更快的趋势。18世纪,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的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只有0. 5%,19世纪为1%,20世纪前期达到了2%,1950~1985年上升为4. 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8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10年前的1870年增长了42倍,德国增长了23倍,日本增长了55. 5倍。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约为3/4,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8万亿美元。而作为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快,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如今已超过3万美元,有的国家甚至超过4万美元,同20世纪初相比提高了100倍。

  张白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材料2

  据统计,在20世纪初,美、日、德、英、法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51%是由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取得的,而自70年代以来,这一比率已上升到80%。

  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发达国家产生了很多新兴工业和工业部门,同时对旧产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提高了投资率,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及相应带来的更高的产出率,战后西方国家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而剩余价值率提高又有利于企业货币资本的积累,进而扩大固定资本的投资规模。以日本为例,1995—1973年日本30人以上企业的劳动生率提高了9倍,剩余价值从1955年的314%,提高到1970年443%。同期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额增长了8. 1倍。

  吴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前景》

  材料3

  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 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如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造成西方社会贫富差距显著扩大的原因,一是高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利润大增。而受雇工人的工资收入则相对下降,更不用说那些被企业解雇和受社会排斥的人了。一是伴随着资本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进程,资本在和劳动的对抗中变得越来越有利。

  资本可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寻求最低工资。这使得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提高极为缓慢,劳动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不仅发达国家内部,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2年《人类发展报告》的统计,从30年代到90年代,富国和贫国的收入差距从30倍猛增到150倍。从人均GNP来看,1994年发达国家达到16610美元,发展中国家为950美元,只及前者的5. 7%。最富有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天近100美元,最贫穷的国家人均每年仅80美元。南北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的国际交换,每年从发展中国家获取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超额利润。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陷阱”。

  新科技革命在带来全球两极分化的同时,也助长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西方国家不断的技术革命和无节制的经济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人类始料未及的后果。能源危机、资源枯竭、土地沙化、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造成这种危机的直接原因,则在以英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目前,只占世界人口15%左右的西方国家消耗了全世界75%的开发资源,井产生全球大致相同比例的污染。

  ——材料来源同材料2

  材料4

  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十分明显,世界性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愈益严重。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1979~1982年的滞涨危机,80年代中后期的结构性危机,以及1987年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美国股市连续暴跌风潮.进入90年代后,先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和此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再有1992:年、1993年,1995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危机。不仅发达国家存在危机,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蔓延。1994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危机都是突出的例证。这些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和背景虽然不尽相同,但无不与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尤其是全球经济的无计划和少调节密切相关。

  ——材料来源同材料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3、4,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为什么说,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3)根据材料2、3、4说明,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社会生产关系领域进行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70年代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表现为政府在国际经济领域直接出面,在推进市场开发、贸易保护和经济协调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②以科技为导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仍有活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发展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科技已名副其实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推动力。③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及协调的加强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④国内外环境稳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⑤掠夺了第三世界的廉价原材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经济起破坏作用。

  ①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展到了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导致的阶级对抗和频繁的经济危机,也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扩展开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愈具有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的危害就愈广泛、愈严重。无论是阶级对抗还是经济危机,又都是逆经济全球化进程而动的,从而对这一进程起着阻碍、破坏的作用。②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伴随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它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愈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发达国家凭借它们在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依靠它们主导的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国际生产关系,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红利”;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从20世纪30年代,富国和贫国的收入差距从30倍猛增到60倍,到了90年代,最富有的国家人均国民生总值每日近100美元,而最贫穷国家每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80美元,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分化的趋势也在发展中加剧。目前美国1%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财富比90%的美国人的财富还多。③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难以调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加深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渗透,另一方面也加强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依赖性,发达国家的再发展及其发展速度日益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跨国乃至全球经济活动在极大地扩展经济发展空间的同时又造成经济失控现象。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展到全球各地区的同时又使经济危机更具有全球的规模,材料所举的战后一些世界性经济危机如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结构性危机,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是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全球经济无计划调节密切相关。

  (3)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在经济、政治上的稳定,这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个原因;但是,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成长。①经济全球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必将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取代资本主义准备日益成熟的社会历史条件。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每次飞跃,都在为社会进步创造更为充分的物质基础:③社会化大生产组织方式的日益发展与完善,将为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准备日益完备的条件: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劳动条件、社会地位的改善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将使工人阶级成为更加理性和逐步觉悟的社会力量,从而最终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抉择。

  15.下列是一组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材料。

  材料1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形势下,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经济因素和国家的利益.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

  李忠杰:《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转引自《嘹望》2002年第25期,6月7日

  材料2

  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是经不起检验的。首先,这种理论本身就漏洞百出。亨廷顿不妨向批评他的人请教一下,如果不用文明,那么用什么可以解释当前的世界事务?又如何解释一个文明内部发生的冲突呢?一种粗糙蹩脚的理论是不可能同时解释一种现象和与其相对的另一种现象的。如果说文明是世界政治的基础,那么它们必然具有某种凝聚力。然而,它们显然不具有凝聚力。有关文明内部爆发冲突的事例比比皆是。再看一下爱尔兰解放运动,中国——台湾之间的紧张关系、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争端,所有这些有关冲突的事例与文明冲突都毫不相干。看似不同文明之间的许多冲突的复杂性远远不是这种简单的理论所能解释得了的。例如,亨廷顿把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解释成世俗的印度与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然而,世界上1/6的穆斯林生活在印度,其人数超过了巴基斯坦。

  那么,跨越文明的结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9·11”事件后,许多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对华盛顿表示了强有力的同情和支持。36个国家加入了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另外44个国家提供了各种支持和帮助。在阿富汗,北方联盟和许多普什图人与美军并肩作战,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巴基斯坦是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中的一个关键盟国。巴基斯坦的原教旨主义者试图煽起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但却可悲地失败了。同样,试图挑起美国人与穆斯林之间的争斗的行动也遭到了人们广泛的抵制。这决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一种声援。

  [在达沃斯出版的《世界联系》双月刊5—6月一期文章]题:

  一则得到自我应验的预言(作者总部设在开罗的阿赫拉姆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阿卜杜勒·穆奈姆)

  材料3

  在信息技术等领域,全球化依然在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全球主义取得了胜利。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在消灭地球上的文化差异这一点上,全球化完全失败了。毋庸说在精神和心理方面,人们失去了一体感,开始从过去的传统和文化中寻找自我。这正导致世界陷入不稳定。本来,让日常生活中的日历,生活方式和饮食类型都同一化是非常荒谬的。地球并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共同的价值现。特别重要的是人们的记忆。虽然美国通过好莱坞的电影,美元钞票和B—52的力量蛊惑和统治着世界,但是并不能支配人们过去的记忆。

  [日本《朝日新闻》(晚版)1月18日报道]题:消不掉的文化差异(记者清水克雄)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2,结合材料评论亨廷顿关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形势下,人类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的差异”的观点。

  (2)评材料3中提出的观点“地球并不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这一观点。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解决国际冲突的根本途径。

  [参考答案]

  (1)文明的冲突是各种冲突的背景而不是各种暴力冲突的根本和直接的原因。造成各种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冷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局势影响有所增加,但是,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仍然是国际冲突的根源。正如材料2所指出的,在冷战后,同一文明内部爆发的冲突事例比比皆是,爱尔兰问题、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争端,与文明冲突毫不相干。而在“9·1l”事件后,又出现了在反恐怖问题上的跨文明的合作。因此,用“文明的冲突”来概括文明类型之间的全部关系并总结各种冲突的模式,是不全面的。

  (2)材料3所说的地球村是指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展,我们的星球正在朝着“地球村”的方向发展,但是,人类文明是丰富多彩的,经济、文化上的全球化决不会消除文化的差异。当然,各种文明之间存在差异、矛盾,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国际冲突的根源。

  (3)既要看到各种文明之间差异、矛盾的一面,更要看到统一、共存的一面,积极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

  解决国际冲突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它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材料1

  2000年下半年,国内铜版纸市场风云突变:价格跌至6000元/吨,而国内铜版纸低的成本价也要7000多元/吨!

  从韩国、日本、美国、芬兰一些出口企业的发货单上可以看出,每吨铜版纸出口到中国的价格,均低于其本国价格20%以上。以韩国企业为例,其出口中国为634. 16美元/吨,而同期韩国国内市场铜版纸的正常价格为846. 02美元/吨,出口价远远低于本国价,倾销幅度达31. 07%。

  早在2000年下半年,我国铜版纸界就初步掌握了韩、日、美、芬四国企业倾销的一些事实和证据。但直到2001年12月29日,4家企业才向外经贸部提起反倾销申请。2002年11月底,我国对原产于韩国、日本、美国和芬兰的进口铜版纸反倾销调查作出了初裁决定,这标志着山东万豪纸业等4家企业打赢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起反倾销官司。

  《第一起反倾销官司的收获》

  《人民日报》2003年2月24日

  材料2

  据国家经贸委统计,从1997年反倾销反补贴条例出台以来,截至2002年,中国反倾销共立案22起(其中复审案件1起),保障措施1起,涉及钢铁、化工、轻工等行业,挽回经济损失约200亿人民币。2002年,相关部门运用国际惯例,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先后启动了汽车、钢铁、化肥等易受冲击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立了国家经贸委、行业协会、省市经贸委、企业四位一体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转引自《人民日报》2003年5月8日

  材料3

  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由序言,16条正文及4个附件所组成。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第3条规定其主要职能是:(1)组织实施各项多边贸易协议. (2)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提供框架. (3)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 (4)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 (5)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关系以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世贸组织继承了原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对其进行发展完善。

  (一)非歧视待遇

  非歧视待遇又称无差别待遇是指一缔约方在实施某种限制和制裁措施时,不得对其他缔约方实施歧视待遇。非歧视原则具体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互惠原则来实现。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对于任何两个或多个缔约方,缔约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在贸易上的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或其他缔约方。最惠国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处理同其他不同成员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国民待遇原则是指缔约方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对方的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处理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对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补充.互惠原则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给予对方以贸易上的优惠待遇。

  (二)贸易自由化原则

  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限制和取消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提高本国市场准入的程度。贸易自由化原则主要体现在关税减让原则、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和促进公平竞争原则中。关税减让原则是指通过谈判减让并尽可能消除关税壁垒,并且削减后的关税应得到约束,不得再进一步提高;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又称只允许关税保护原则,是指在成员方实行规则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时,禁止实行数量限制,而只允许实行关税手段;促进公平竞争原则是指通过;消除各成员方对贸易活动的人为干预及其带来的扭曲,维护自由市场原则,促进各成员方生产者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公平竞争原则的最主要体现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反补贴规则和反倾销规则。

  (三)透明度原则

  透明度原则是指各成员方一切影响活动的政策和措施都必须及时公开,以便于各成员方的政府和企业的了解和熟悉.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实行透明度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成员方之间进行不公开的贸易,从而造成歧视。因此,保持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政策和措施的充分透明,是其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各成员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维护正当权益,保持多边贸易体制在开放、公平、无扭曲竞争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允许例外和差别待遇原则

  这具体体现了两个方面:一般允许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和发展中国象优惠待遇原则,一般允许例外和保障措施原则是指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可以不履行已承诺待遇原则,这是允许例外和差别待遇原则最突出的表现。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允许发展中国家用较长的时间履行义务或者有较长的过渡期,第二,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履行义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三,规定发展中国家在履行某些义务时发达国家成员应当提供技术帮助。

  (五)以关税为主要保护措施,一般地取消数量限制

  关税是由各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税,是各国财政收入,保护国内市场,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手段。1947年关贸总协定承认关税对保护国内市场是合法的,同时还坚持一般地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规定在不得已需要实施数量限制时,要在非歧视,最惠国待遇原则基础上实施。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3,根据3所列的WTO基本原则说明,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胜诉的依据

  (2)阅读材料1、2、3归纳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胜诉的收获。

  (3)全面分析材料3,所阐述的WTO原则和职能,说明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正确予以对应。

  [参考答案]

  (1)从材料1可以看到,韩、日、美、芬等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向我国出口的铜版纸价格低于本国价格,这种经济行为违反了WTO的公平竞争原则。我国对其进行了初裁决定符合WTO基本原则。

  (2)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件胜诉说明,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学会运用WTO规则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完全有可能运用WTO规则来维护自己权益。

  (3)从WTO的原则和职能可以看到,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使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对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从WTO的基本原则中可以看入世后,能使中国的产品在WTO成员中享有多边的、比较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以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有利于实现国际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我国消除在国际贸易中遇到歧视性的待遇,推动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从WTO的职能可以看到,WTO有较严密的和有效的贸易仲裁体制,入世后如在国际贸易中遇到争端可提交WTO的有关仲裁机构,争取合理公平的解决。第三,从材料2可以看到,WTO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一个经济组织,加入WTO有利于我国提高国际地位。第四,由于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将有利我国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次,加入WTO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

  第一,按照WTO的互惠原则,中国作为WTO的成员要给予WTO其它成员贸易上优惠待遇,具体来说,要同样给予各成员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并削减关锐,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开放银行,保险、运输、建筑等服务业,这些情况将对一些部门和企业造成很大冲击。

  第二,WTO的有关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的有关政策、措施都必须及时公开,这对我国经济管理方式也提高了要求。

  17.下列是一组关于单边主义的材料:

  材料1

  美国新保守主义者们所奉行的单边主义对外政策,可以说在伊拉克问题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单边主义未来的气数,可以从伊拉克几个月来的局势发展看出一些预兆。

  自从美国总统布什5月1日宣布对伊拉克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以来,美国在伊拉克的麻烦就不断增多和加剧。美军并没有像单边主义鼓吹者所想象的那样,受到当地百姓箪食壶浆的欢迎。相反,他们遇到的是混乱、抢劫、示威和袭击。尽管单边行动的决策者至今仍然嘴硬,但在严酷现实面前,驻伊美军指挥部门不得不承认,美军目前正面临着“很不好对付的游击战”。伊拉克战后的稳定和重建,远不如布什政府想象的那样容易。美国目前在伊拉克已处于撤留两难的境地,这正是单边主义者自己种下的苦果。

  为摆脱困境,美国政府现在不得不回过头来寻求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帮助。美国要求其他国家派遣赴伊维和部队,以缓解伊拉克人民对美国占领当局的敌对情绪;要求其他国家捐款资助,以支持伊拉克的战后重建。但众多国家表示,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联全国的授权。布什前不久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还曾表示拟在安理会提出有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这些动向反映出美国在单边主义碰壁之后,独断专行的做法似有所收敛,联合国有可能在伊拉克问题上重新发挥一定作用。

  何洪泽:《单边主义困境》

  《人民日报》2003年8月4日

  材料2

  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抨击美国对外政策是“单边主义”加“简单主义”,认为它“与世界现实越来越远”;德国驻美大使吴尔夫冈撰文论证打破美国包打天下的“神话”;欧盟委员会对外事务负责人彭定康则警告美国说,“不可能完全靠自己就办成一切事情”。欧洲舆论认为,传统的欧美关系受到了严峻挑战。

  伍贻康:《欧盟要当真正的一极》

  《人民日报》2002年9月6日

  材料3

  “9·11”事件以来的6个月当中传出了一些神话,比如有人说,美国单枪匹马开展反恐战争比“协商”作战要好。揭开这些神话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一种祸害。历史告诉我国,光靠权力保障不了稳定的国际秩序,公认的规则和常规也很重要。现在我们有机会组成全球联盟—包括俄罗斯、中国及其它国家—共同建立一个法治和国际组织为基础的更加稳定的世界,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

  [美国《华盛顿时报》3月27日文章]题:当西方与西方发生冲突时

  (作者德国驻美大使沃尔夫冈·伊申格尔)

  《参考消息》2002年3月30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2、3,说明什么是单边主义及其实质。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说明了么?

  (2)评材料之中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把单边主义称为“简单主义”,“与世界现实越来越远”的言论。

  (3)评材料1单边主义的分析以及材料3所说的单边主义“是一种祸害”的言论。

  [参考答案]

  (1)单边主义是美国保守主义举行的一种对外政策,当前人们使用“单边主义”这个词是特指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仅仅是从自己的判断和自身国家利益出发,从来都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说明,单边主义者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伊拉克问题的复杂性;忽视了伊拉克人民反对外国干涉和占领的爱国主义情感。

  (2)材料2中法国前外长韦德里纳把单边主义称为“简单主义”“与世界现实越来越远”的批评是正确的。当前,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是世界发展趋势,在这样情况下,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追求世界霸权只是一种自我设想。虽然美国有着经济和军事实力但它一个国家是对付不了国际安全面临的新挑战的。也解决不了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又不得不回头寻求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帮助就是有力的证明。

  (3)材料1对单边主义的分析是发人深思的。单边主义冲动是目光短浅的。为了消除对国行动自由的潜在束缚,美国政府是在以失去未来的合作伙伴为代价换取现在的行动自由。而单独采取行动将使美国在几个方面受到损害。一意孤行地动武将导致其它国家联合起来声讨美国。使美国处于孤立的局面。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没有人胆敢称之为遏制。但在太平洋沿岸国家的防务分析人士看来,美国显然正设法让整个地区齐心协力抑制中国日益壮大的军事实力。这是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5月中旬出访东京、汉城和新德里之后出现的外交传闻。与此同时,立场强硬的新任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遍访欧洲各国,包括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二战结束后,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曾经千方百计从经济上和文化上孤立莫斯科,到处建立军事基地,阻挠莫斯科大展宏图。在亚洲,美国的政策是在商贸等诸多事务上跟中国保持全面接触。但显而易见,美国的全球战略开始了里根时代以来的最大转移。有人以为奉行洁身自好路线的右翼影响着布什的决策,但根本上不是那么回事,向布什频频进谏的是一些冷战老兵,他们认定,美国必须采取果断行动维护它在全球的利益。在亚洲,中国想最终摧毁美国的主宰地位,美国的目标则是制止它如愿以偿。但假如亚洲国家掂量一下他们已经全球化的经济会受到什么影响,以及他们跟中国的关系会受到什么影响,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决定最好跟美国保持一定距离。

  美国《商业周刊》2001年5月28日一期文:美国在亚洲的新战略

  材料2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凯南的忠告》的文章。

  今年95岁的凯南是人们熟知的美国外交家和思想家,是二战之后冷战思维的始作俑者,著名的“遏制”政策就是他提出来的。50多年前,正当盛年的凯南充满了好胜之心,提出了对异已思想和力量进行遏制的政策,成为当时西方反共思潮完整体系的主要论述者。15年前,80岁的凯南则有了一种老年人世界洞明的淡泊之气,建议“我们国家看问题应谦虚一些”。今天,95岁的凯南似乎更具一种大文化的视野,他相当尖锐地指出了美国的病根,即美国的文化自大。这位经历世纪风云、被称为“美国最睿智的老人”,在世纪末究竟向美国提出了什么忠告呢?凯南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忠告的意向,即“尽量削弱我们朝着可能成为世界领导者的方向发展的梦想和愿望”。凯南认为,“我们其实没那么强大,我们当今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对世界的“最佳帮助”就是能表现出“稍稍更具想象力,勇敢地、坚决地面对那些问题”。

  凯南的第二个忠告是“用别人审视我们的眼光来审视我们自己”。他引用了亨廷顿最近在《外交》杂志上发出的警告:“占世界人口2/3的国家的精英们——中国人、俄罗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和非洲人——视我们为‘对其社会造成威胁的唯一最大外部力量’。侵犯他人、干预主义、霸权、伪善、从事‘金融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活动”。凯南第三个忠告是告诫美国政府“远远超然于(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之外”。凯南对比了中国和法国,说这两国都以自己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而骄傲,都希望不被别人干预。

  古平:《老成谋国的忠告》,《人民日报》,1999年9月6日

  材料3

  美国前驻华大使普理赫说,“一个崛起的中国是无害的”,“想围堵中国是错误的”。基辛格指出:对中国“奉行冷战遏制政策可能会使美国在亚洲乃至在全世界遭到孤立”。中国领导人也一再倡导,中美双方要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增进了解,减少麻烦,不搞对抗,发展合作”,共同努力构筑建设性友好合作关系。

  转引自《直面中国》,《人民日报》2001年5月31日

  材料4

  美方记者提出“您认为美国是合作者是竞争者”这一问题时,江主席说,现在国外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美必然走向冲突。这种看法没有依据。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并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科技、贸易、人才等方面存在竞争,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特点,中美之间也不例外。这是正常的。但中美之间也有许多重要的合作,而且我认为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中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江主席纵论中美关系、祖国统一和改革开放》

  《人民日报》2001年3月26日

  请回答:

  (1)结合美国遏制战略的提示,乔治·凯南在遏制战略的制定方面起了什么作用?

  (2)比较冷战时期美国的遏制战略与当今美国政府的对外战略。

  (3)材料2所列的乔治·凯南的忠告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遏制战略是行不通的?

  (4)结合材料1、2、4,评论材料3中的观点:“一个崛起的中国是无害的”,“奉行冷战遏制政策可能会使美国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遭到孤立。”

  [答案要点]

  (1)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

  1946年~1947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多次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2)所谓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当前,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年美国作为遏制对象的苏联已经解体,但是,基于社会主义中国在政治、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的一些决策者又想继续端起遏制战略。所不同是,当初以遏制苏联为主,当今以遏制中国为主。

  (3)材料2乔治·凯南原来是遏制战略的始作俑者,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他开始认识到,遏制战略的错误,他对美国政府的忠告有力地说明,遏制战略行不通。

  遏制战略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准则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不应该是“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有原则的区别,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既是“竞争”是,又可以是合作者,完全可以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前提下,实行竞争共存。②国家之间存在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竞争的碰撞更是难免的,这些问题应通过劝说来解决而不是用对抗和遏制来解决。③社会主义国家是当今世界一支进步的力量,社会主义运动符合历史潮流,是任何力量所遏制不了的。

  (4)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世界的和平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崛起和稳定的中国对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不仅无害而且是有利的。美国推行遏制战略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他们所说的中国的威胁,而是乔治·凯南所提出的“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从这点出发,美国不仅企图遏制中国,而且与世界各国人民为敌,因此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许多国家把美国视为“对其社会造成威胁的唯一最大外部力量”,如果美国坚持推行遏制战略,必然会像基辛格等人所说的那样“将使美国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遭到孤立”。

  19.下列是一组评论社会主义运动的材料。

  材料1

  有人说,“俄罗斯熊”的衰落不仅标志着社会主义作为世界上社会发展模式的失败,而且同柏林墙的轰然倒塌一样,它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倒塌。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这种说法不仅表现出对一种正在尝试的历史性进程的完全无知而且无视一个成功的现实,那就是共产党中国正在取得的惊人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至于俄罗斯,那里企图建立的模式无疑已经失败。但是它与资本主义中的新自由主义一样,不过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不应重复的模式。“俄罗斯熊”的衰落只表明设计得很好,但没有得到很好实施的模式不会长久存在,它自己的矛盾导致它的灭亡。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中国就是蓬勃发展的一个样板,如果拿中国的人均收入指数同发达国家的指数加以比较,中国的指数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收入在中国广大居民中得到很好的分配,他们在愉快地劳动,他们相信财富是属于大家的,而不是少数人的。

  “俄罗斯熊”的衰落是其近邻中国的一个机会,中国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从而制订出苏联所没有的成功的新战略,创造出行之有效的理论。

  [委内瑞拉《分析报》1月9日文章]题: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作者何塞·阿马亚)

  2003年1月19日

  材料2

  在前苏联及其卫星国地区,一提起平等、自由和正义等共产主义自称的目标,人们只有苦笑。最终,那些纪念碑似的人物被推倒了,卡尔·马克思的塑像也像列宁和斯大林的塑像一样被轻蔑地销毁。共产主义无论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遭到批判,共产主义的拥护者被丢到一边。西方人(他们没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制度下生活过,因而他们的判断力也没受到影响)大多对此持有较为公正的看法。他们往往认为,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扭曲。在那片蒙昧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可能会使马克思本人惊骇不已。这一切与他思想的正确与否毫无关系。其实,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

  所以,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2月21日一期文章]

  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

  2003年1月6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评材料中下列这段话:至于俄罗斯,那里企图建立的模式无疑已经失败,“但是,它不过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不应重复的模式。”

  (2)阅读材料1、2,分析前苏联解体的原因。1评材料1中所说的“社会主义没有灭亡这一观点。

  (3)阅读材料2,评论下列观点“务必丢弃前苏联和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

  (4)阐述自己对社会主义的运动的思考。

  [答案要点]

  (1)材料1这段话所指的“俄罗斯”是指前苏联,所指的模式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无疑已经失败,是一种不应重复的模式。

  (2)苏联虽然解体,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彻底倒塌,社会主义没有灭亡。我们要全面分析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一方面要看到社会主义在前苏联、东欧的挫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及其发展就是一例。

  (3)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苏联和东欧实行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错误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在批评苏联模式的时候,不应抛弃马克思主义。

  (4)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思考:

  ①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主义运动。即看到社会主义的挫折,又要看到社会主义仍在前进。②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生社会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借鉴的经验,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只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提出一种模式,这一模式虽然失败了,但可为后人提供经验教训。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勇于面对挫折,善于分析原因,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重新振兴社会主义。

  以上资料由北京领航考研提供新浪网独家使用,严禁复制!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激情大冒险的滋味
探寻无尽欲望边界
非常笑话
搞笑!与众大不同
过瘾!尝尝就知道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低成本实现网上创业!
堵车? 它不堵!!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古城西安群英“惠”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公车上。女:手移到别处好吗?男:我没勇气再摸别处了…
每日2条,30元/月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