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就失业 大学毕业生如何面对就业难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10 11:29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最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着一个帖子:《我就是不招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我怕了》,作者无盐自称是上海的一家私企老板。此帖一贴出,立即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上千人跟帖各抒己见,有表示赞同的观点,认为大学教育质量日趋下降,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也有指责作者夸大其辞的,认为踏实、低调、肯干的大学生还是大有人在;更有大学生喊冤:——为什么我们成了大家针砭和鄙视的对象?的确,作者言辞激烈,难免有失偏颇。但他指出的一些现象,在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是现在的大学生真的变得“低能”?还是用人
南京农业大学的陈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大学生素质的确是有下滑趋势,但导致大学生素质下降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观上,确实存在部分学生素质降低,学习上不够上进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以外的各种诱惑也越来越多,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也有的同学对专业不喜欢,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别的方面。有的学生当初高考时是父母填报的志愿,考入学校以后该专业课程又比较难,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更不容易跟得上。客观上,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各校想方设法改善条件,但短期软件很难见效,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需要长期的努力。陈老师对记者说,他曾旁听过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200多人的教室济济一堂,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更吃力,由于人多,空间大,虽然有扩音器,但坐在教室后排座位的学生根本听不见老师的话,更不要谈理解和记忆了,如此的听课效果可见一斑。在中小学提倡小课教学改善教学质量的今天,以往高校引以自豪的因材施教今天已经很难实现,更谈不上教学互动。即使安排了很多大课(每次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还存在授课老师紧张的问题。基础课很多教师超工作量,大班上课,备课和授课质量都很难保证;专业课更限于师资缺乏只好少开,不开,或由相近专业的老师开,只好有什么老师开什么课,这几乎是南京高校都有的现象。
柏同学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说,这段时间已经和同学们开始了一些应聘,切实地感觉到了就业的压力。柏同学向记者述说了第一次应聘的经历:大概是22号上午吧,我们学校内部举办了第一次针对师范专业的小型招聘会,我投了上海和苏州的几所学校,交简历的时候,招聘人员问了一些问题,大多是有关教学和特长方面的,一时紧张,感觉回答得不是太理想。接着就是留下简历,等待回音。下午我又去了国展中心的大型招聘会,到达那儿时着实吓了一跳——黑压压的一片,在人群里穿梭半天也没看到合适的工作,眼睛一亮瞥到南京日报社招聘摊位的时候,他们却已经开始收摊,不收简历了。后来又看到科学大众杂志社,但很可惜,只收理科学生。一份简历都未投,好不失望。如果毕业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们的档案按照规定是要打回原籍的,由当地的教育局统一分配到一些学校任教,到时候就得听天由命了。虽然我们不至于成为失业一族,但工作如果太不如意,感觉与失业又有什么差别呢。柏同学的担忧应该说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工作难找,他们认为学校是有责任的。首先,学校设立的学习科目方面,很多教学内容陈旧,有些课本甚至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还有就是实用性较差,在实践中能够运用的少得可怜。很多需要的东西要靠学生自修;其次,自从扩招以后,大学的生源和教学质量似乎都在呈现下降趋势,学校的浮躁气氛越发浓厚。还有一位同学说,我对老师的打分感觉很奇怪——平时认真学习的科目倒考得很差,只想混过关的科目反而取得高分。有些同学平时贪玩,临考突击一下或者作弊一下竟然能得奖学金,这样能让人感觉公平么?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学习的动力可言?再次,学校的风气越来越不好,很多不良倾向充满校园,学生仅仅靠与老师、领导搞好关系而取得较好表现,从而得到提拔、入党的大有人在。最后,柏同学要求记者呼吁一下:大学教育一定要多联系社会,多渗透实践内容,这样才不至于让我们在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很多突发事件不知所措。
平安保险公司南京分公司的某资深主管对记者说,我们每年春季都要在南大举行校园招聘会,对于应届生的要求,首先最好是名牌院校的学生,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本来就存在缺陷,再加上生源和地域的影响,使得学校和学校之间还是差别挺大。拿江苏来说,如果是南大的学生,我们不会特别要求是哪个专业毕业的,只会考察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非名校的学生一般要求其为财经、法律、医学类专业。从公司利益出发,我们更看重来自社会的招聘,因为保险公司很多岗位都是需要有经验的人才。我们公司往往一个岗位会有几十上百人竞争,为什么呢?一、相对来说,薪资较高无生存之忧。二、培训时间长,能学会商业礼仪,和体会到正规的商业管理。三、周围的环境能促进一个新人的成长。四、起点高可以看得远。不是说进入了保险公司,就相当于做上了金融业白领吗?而对于一个私营企业来说,我想他们招聘的出发点在于:你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你就值相应的工钱。而不是你的文凭越高收入越高。公司给雇员提供发展机会也就是能让他为公司提供或带来更多的利润。没有人会给不能带来利润或潜在利润的人高收入的。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这点是没有看清楚,而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的能力要高于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一些人眼高手低的原因。
李先生是一家服务性行业的老板,他的员工基本上都是他自己招聘来的。他对记者说起了他的很多感触。一个刚刚从大学校门出来的学生,就南京而言一般千余元工资,所以对于新来的员工我会对他们说,企业给你们的工资并不代表对你们现有能力的评价更不代表你们以后能力的评价,但是我招的就是这个岗位,这个岗位就是这个价码。各位都不应该把这份工作当作最终目标,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个岗位你最多干3年。3年内要么成长为领班、主管以后继续发展为经理总经理,要么你找到更好的、感兴趣的工作离开。但是要珍惜这个机会和这些工作时间,只要认真的学、勤肯的做,会学到让你终身受益的东西,那些东西不管你以后是自己当老板、还是当高级职业经理人都是必须具备的。我们很多老板或者中高层大多数都是从最基层岗位干出来的,这是国际惯例。在这里基础打得越扎实,你成长得也越快,这里只是你们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我对大学生的要求有五个方面,都很简单:第一,认真细心、少出错,要有责任感;第二,笑脸相迎、和颜悦色、服务意识强;第三,有面对恶言恶语甚至辱骂的心理承受能力;第四,会与同事、上司、陌生人沟通,爱说话发言。第五,对数字敏感,心算能力强,电脑入门,熟练OFFICE。我面试过的本科以上的也还不少,当时觉得有些人干三五年就可以做到主管或中层,但是当你问到这个最基层岗位愿意干几年?回答:一个星期、一个月,学的专业不相干没有专业经历不说,还都想干主管以上的岗位。其实我就想把他当中层来培养的,可他不愿意干基层,一方面说明他可能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缺乏自信,怕你就老让他干这个,还有就是面子上拉不下来。可是我不能许诺啊,因为他这两三年要是不努力呢?面试真的有点像相亲,要情投意合才会发展下去。(杨冰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