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职场才情盘点 丰收的喜悦与风雨的突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11 11:25 智联招聘网 | |
又一年即将过去了,淘气的猴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爬上枝头。回顾2003年的职场并没有完全为羊年提供丰茂的水草,这里有丰收的喜悦,更有风雨的突变,有欢喜、有惆怅、也有茫然。让我们一起回顾职场变幻,迎接新的一年。 一、非典型的波动 四月开始的非典为今年职场的需求曲线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当我们还沉浸在年初的开门红和“三羊开泰”的恭贺声中的时候,SARS已经感染到职场,并影响到了2003年全年的职场健康状况。 从智联网站非典期间的调查(下表)结果来看,虽然21%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认为SARS没有对招聘计划变化产生影响,但仍有19%左右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停止了新员工招聘。 2003年5月,智联招聘网上招聘职位数量下降到13064个,为全年垫了底。6月随着温度的飙升和非典的退却,职场活力渐显。非典也为网络招聘制造了一个显现优势的机会,在传统招聘会拒绝了热闹和熙攘的同时,网络招聘服务扛起了招聘、应聘的大旗。从3-6月网上申请工作的统计数据显示,在4月份的热门职业申请比例都明显高于非典前和后非典时期的表现。智联招聘网6月职位回升到24300项,月职位增长幅度达到80%。非典积压的职位需求一直放量到8月才见缓,可谓又见艳阳天。 “感染”最严重的旅游与饭店行业招聘需求体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随着非典已成记忆和旅游季节的到来,该行业招聘比例从五月惨不忍睹的0.37%、六月的0.59%、七月的0.79%一跃到8月的3.56%。另据中国产业发展景气报告,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的业务及收入增速都开始放缓甚至呈下降态势,旅游业的产业增长景气指数不再延续去年良好的增长势头,影响的范围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但下半年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监测统计表明,我国主要旅游城市饭店客房出租率全面回升,仅从7月的情况看,北京、上海等六个主要旅游城市108家星级饭店的客房平均出租率为33.85%,比6月上升了12.61个百分点。从上面人才需求的攀升现象,我们也看到经过非典风雨洗礼的中国旅游业终于迎来美丽的彩虹。 在为收获而歌的10月,职场在非典后的第三季度大幅反弹后在9月虽然略有停滞,但又在深秋硕果挂枝头。10月北京、上海两地热门职位需求同时成倍上扬,智联招聘10月职位数量相对九月成长23%,职场的天空仿佛在深秋又变得清澈透明了。 二、销售人员需求:职场的长青树 其实销售职位的供需两旺现象一直是职场的一道风景线,市场营销类职业一直是招聘的热门职业,从2003年的统计情况看,总是列在招聘的前三位之内。占所有招聘职业类别的百分比总在在10%--15%之间变化浮动。数据表示全年前5位热门职业占据所有招聘职业类别的百分比平均值是9.76%,而销售职业类别占据所有招聘职业类别的百分比比例全年平均值是11.6%,高出近2个百分点,相对于其它职业遥遥领先。 虽然销售类招聘比例居高不下,但企业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对销售人员的要求并非往日的“能言善辩”就行的,以电信行业营销人员为例,不仅要熟悉移动通信行业,具有良好的客户资源沟通能力及良好的客户网络,还要有较强的学习、创新和表达能力;有较强的市场营销意识;有2年以上邮电、移动设备销售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经常性出差,有全国各地的市移动通信行业的客户网络关系者才会被优先考虑。再以汽车销售人员为例,作为新车销售应具备汽车经营人员从业资格、旧车交易具备汽车经纪资格,但是在各个汽车销售行拥有职业资格的却非常少。房地产业方面对销售人员的要求认证如房地产营销策划师、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等也已经相继推出。总之,销售类职位数量多,虽然“看上去很美”,但企业都想着招到能带来80%销售额的那20%销售专才,另外应聘者同样人数众多,所以从企业挑选、待遇和考核录用上还是充满挑战。 三、高级管理需求一路飙升 今年五、六、七月份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比例分别是9.74%,10.55%和10.96%。通过和以往的月份数据比较我们发现高级管理人员需求一路飙升,需求旺盛。随着非典已成往事,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落户京城。各大外资企业入驻的结果导致人才市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量正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在华本地化策略的推进和国内企业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如奥运项目和CBD建设。高级管理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特长,而且要有国际化管理和市场运作的经验。针对年中出现的高管人员的高开高走现象,猎头专家分析目前在中国人才市场上,具有国际经验的顶级职业经理非常匮乏,近乎空白。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的顶级管理人才工作背景单一,缺少工作经验所致,特别是缺少在多文化企业、多经济文化下工作的背景,即缺少在跨行业的不同企业文化中、不同的经济文化国家中和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工作的经验。管理人才有其自身的培育成长规律,绝不是上管理培训班或读几年MBA便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功小火“熬”出来。因此,目前在国内人才市场上,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属于百分百的“稀缺资源”。 企业运营人员的需求潜力早就体现在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压力上了,企业制定的前景与战略终究要靠中层管理人员贯彻实施。高级管理人员可能会受行业和董事会的影响而风雨飘渺,但那些掌握分析和管理生产活动的工具和手段,了解生产能力规划和管理,包括库存管理和控制,生产信息和控制系统,成功运营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等的人才永远是企业争夺的对象。 四、计算机硬件、网络行业需求减缓 计算机硬件和网行业是否属羊不得而知,在羊年不旺却表现明显。2003年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职位需求下降,相应的职位竞争更加激烈。该行业占所有行业的招聘比例从年初的22.8%,如同坐过山车一样一路滑落到11月的5.68%。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IT业的不断发展,迫使IT行业的从业者需要不断获取最新技术以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IT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需要避免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前者是因为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过于自信和自负;后者是因为高估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过于消极和自卑。两种心态对大学毕业生求职都极其有害。了解社会实际需求,掌握最新实用技能和一定的求职策略,对于克服上述两种倾向,保持平稳的心态是大有益处的。 五、北京上海两大地盘:行业需求和薪酬待遇风景各异 比较全年北京、上海热门行业的招聘比例走势发现两地区的行业需求差异凸显。北京的行业需求分布比较平均,只有IT行业需求明显强于其它行业,而上海的制造业和咨询行业各领风骚,成为上海地区的特色。 在北京的制造业行业招聘比例疲软的维持在7%左右时,上海制造业需求比例一直在18%高位飘扬。有专家分析北京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市整体水平、个别行业工资增速过低、国有制造业下岗职工压力较大等四大难题。反之北京作为全国IT行业的中心,计算机硬件、IT多领域经营、通讯技术行业的招聘比例和上海不仅有一拼,甚至略高于上海,比如IT多领域经营两地都在16%左右持平。 咨询行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也成为上海独竖一枝的特点,以行业需求平均百分比16%高出北京近10个百分点,成为上海的明显强势。上海作为经济快速发展和开放城市,作为“外脑”的咨询行业则更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 纵观两地的就业环境,专家认为北京是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又是我国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而上海是则一个“实用型”城市。对于人才标准,上海更加注重能力而不是学历。根据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关于薪水的一份调查显示,北京的薪酬水平普遍高于上海,但是高薪只是争取人才的硬条件,高学历的人在上海不一定就能得到高职位和高薪水。也就是说,为老板挣钱的人就是最优秀的人。这样,就吸引了一大批没有高学历,但是有生意头脑,有专业技能的人。就人才而言,北京和上海都是买方市场。同上海相比,北京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步伐显然要慢了一些。 智联招聘薪酬数据也显示了地区行业的差别。从智联招聘通过对人才数据库中总量超过几百万份的简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显示,北京作为文化和高科技发展中心,上海作为开放的经济贸易发展中心,两地的特点也通过招聘人才需求和比较有所体现薪酬。北京地区电信和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比他们的上海同行平均月薪高出11%到15%;北京的教师和广告创意设计人员的平均收入也多于上海。而上海地区旅游和饭店从业人员和物流仓储人员的月收入均比北京地区同行业人员高;其中物流仓储人员京沪两地月收入差别达15%,也多少折射出北京地区物流仓储行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待遇水平还无法赶上上海和南方地区。其他的几大流行职业,市场营销,财会,咨询,律师和文秘等职业两地之间的差异并不很大。值得注意的是,从网上的数据来看,医护人员和物业管理人员同为两地收入最低的。 另外,智联招聘薪酬数据也显示这些互联网用户中,年收入水平最高的分别来自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和重庆等城市,这些提供薪酬数据的网上用户在2003年平均每个月可以挣到4000到5500元的基本工资。2003年网上用户收入水平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和四川,这些省份的网上求职者在今年的年薪水平大约为40000元到60000元。同一数据显示,收入最低的网民分别来自甘肃,湖南,黑龙江,贵州和江西,其平均年薪为25000到30000元。 六、猎头走进电视 当网络招聘逐渐被人们接受的当今,传媒老大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也一直关注尝试如何在人才服务方面发挥其影响力。在这方面,湖南卫视、上海卫视已经开始或即将推出电视招聘节目,卓越的CCTV意识到要开进这个领域,需要"老司机"的配合。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中央电视台看中了多年来在人才服务中声誉良好的智联招聘。经过数月的准备,中央电视台全新的人力资源栏目《绝对挑战》终于在10月25日开始“瓜熟蒂落”。这是一个为求贤的企业和为梦想而选择的求职者搭建的相互选择的独特舞台。《绝对挑战》瞄准了知名企业急需的人才,特别是引领行业潮流、体现时代脉搏的管理人员和前途无限的新型职业,在每期节目中,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企业提供充满吸引力的真实职位。该节目通过电视与网络两大媒体联姻形式,首创网络报名,电视面试的新颖电视招聘形式,资深职业顾问、著名人力资源主管担任“猎头考官”,经过初步选拔和面试的3位求职者,接受现场面试、职场实战等环节的考核,展现自己职业才能,竞争诱人的职位,最终节目将揭晓谁获得了招聘企业的亲睐!同时,经过观众的投票选择,3名求职者中,还会有一名幸运儿获得由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提供的1万元培训基金。 该节目的真实性也表现在环节设置上,现在企业面试的手段可谓暗器重重,怀揣职场面试大全的“葵花宝典”恐怕难以笑傲江湖。《绝对挑战》设置的“实力作证”环节以真实记录的拍摄方式,对应聘者是否具有真实的职业技能,包括灵活应变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创新力,进行实景、实地考评,突出了考评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从而将这种“真刀真枪”藏龙卧虎的争斗活生生的摆到亿万观众面前。这个节目一推出,就以其真实性、启发性和专业性吸引了关注职场动向的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个直播的面试节目,《绝对挑战》突破了那种两个人面对面,一问一答的模式,采用丰富多彩的现场角色扮演、职业案例选择分析、精心策划的情景面试“发现优秀的,找到合适的”。这个节目具有的专业性没有将职场的竞争演变成“丐帮”的闹剧,出其不意的“实力做证”让观众在屏住呼吸的同时,仿佛听到了笑傲江湖的萧声在湖面上飘起。节目将我们带到了华山之颠,纵观各路英雄汇集,悉听职场真谛,欣赏盖世武功,看天下谁是江湖霸主。 七、“海待”漂出海面 曾几何时,一大批“海归派”创业的辉煌经历让他们身价直线飙升。而现在,出国越来越平常,含金量日趋下降,“海归派”的求职路不再那么顺利,甚至出现了“海归硕士百封求职信石沉大海”的现象。据北京晨报徐虹报道,中关村某家软件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一名软件工程师,提出“有留学背景优先”,原以为很难吊起“海归”的胃口,没想到一下子引来三名“海归”硕士竞聘。同为“海归派”的该企业老板唏嘘不已:“在国外学习两年,最少也要二十几万元,以这种工资水平,不吃不喝也得十年才能收回投资。”而该公司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土”硕士,月薪最低也有6000元。看来,在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面前,“海归”自降身价也属无奈之举。有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有近4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万人学成归国。而且,“海归”的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归国潮面前,许多曾经抱有“镀金”想法的留学人员发现,“海归”的名片并不能让他们成为招聘市场中的抢手人才。 对于“海归”回来待业成“海待”的现象,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并不奇怪,现在是“要能力不要背景”国内企业不再“打肿脸充胖子”,不再以拥有多少“海归”数量往脸上贴金。“海归”作为一个中性词,其前景变得越来越现实。对于留学归来的人们,是“镀金”还是“真金”已经到了检验的时候。现在回国人员越来越多,国内不少公司在用人观念上也已经产生了变化。出于节约开支、注重效率的考虑,很多进军中国的国外公司都加快了人才本地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本土人才迅速成长起来了,他们在技术上并不逊色于海归派。而且,中国高校培养的高质量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中国也有了亚洲排名前20名的商学院,许多优秀的学生不需要出国就可以拿到国际上认可的资格证书。因此,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日渐挑剔的目光,“海归派”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在市场中一个合适的定位。 智联招聘网的猎头也表示,只有在海外有5年或者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能回国找到比较理想的职位。对那些毫无工作经验或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海归派”来说,一般只能期望获得600美元至725美元的月薪。可以肯定,面对雇主们日渐挑剔的目光,“海归派”如果不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在市场中一个合适的定位,很可能会在竞争中遭遇失败。 八、扩招一族 与1998年相比,1999年、2000年、2001年3年共扩招300多万人。很显然,这300万人都正在或将要以大学毕业生身份去抢夺饭碗。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的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走出校门,2003年上演了一场紧张热闹的毕业生求职大战。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应届大学毕业的就业就业率是一个大家都十分关注的数字。目前毕业生们都找到“娘家”了吗?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们还好吗?尽管已经有不少官方数据,我们在9月份做了一份网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调查结果为: 结果显示已经找到满意的工作的只有8% (262票),已经找到工作,但不理想的22% (686票),正在找的53% (1651票),没找工作,先继续充电学习的9% (283票),不找了,要自己创业的6% (215票)。 其实年轻没有失败,我们在此不想对53%建议什么求职技巧,只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回顾曾经错过的机会,也许自己没有掌握推销自己的技巧、也许好高骛远或左顾右盼,也许片面追求物质条件,结果失去了良机。但不要一味的自责或愤世嫉俗。因为公司在挑选一个人时,看中的是他是否适合一个职位。也就是说,按职位去选人,以职位所需要的性格特征和专业知识去挑人,所以也许你是最好的,但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对于目前工作暂时不理想22%,真的不理想吗?等过了磨合期,日久生情,也许就喜欢上目前的工作了。机会不是等来的,目前用人单位只能根据自身需要安排你的工作,即使所分配的工作难以胜任或兴趣不浓,也应先接受下来,力争干好,确有难处,以后再说,只有知己知彼,卧薪尝胆,从长计议,方显英雄本色。至于生活、工作条件方面,也不宜提过高要求,不必计较一时的个人得失,一切更要从长计议才是。 另外,智联的薪酬数据显示毕业生的需要卧“薪”尝胆。学生求职时,薪金的高低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选择标准之一。据调查,大部分本科生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是月薪2500~3000元。而2003年作为高等教育扩招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大学毕业生猛增了67万,增幅为46.2%。2004年,仍有250万大学生将继续杀入这块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不少企业也借机降低了给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标准,所以以前校园里流行的“三六九”的说法(本科生月薪三千元,硕士生六千元,博士生九千元)像“F4”一样已成记忆,让许多人纷纷感叹时运不济。 最近,智联招聘通过对人才数据库中总量超过四百万份的简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智联招聘的薪酬数据显示,今年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起薪数值集中在25000到30000元,这样的起点工资大约相当于去年水平的60-70%。硕士毕业生总体平均起薪为每年40000-48000元。而对于不同性质和行业的公司,毕业生起薪差距也呈现拉大的趋势。在上海一些跨国公司为本科毕业生提供年薪平均可达45000元;,硕士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每年66000元。另有调查结果统计,今年高科技行业中本科生毕业生平均起薪约为2500元/月,硕士生的平均每个月可以挣到4500元,博士生月薪为6500元。再次显示了科技企业薪酬政策对于高端人才的倾斜性。 调查智联招聘职业专家建议,毕业生的工资期望要求最好不要超过2500元,这样最容易被企业接受。那些没有拿到手的因素更应该引起关注,如培训机会、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特别职业发展前景也是另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现在很多毕业生甚至已经把这个看得比薪水更重要。面对一个有发展的职业,积累经验的工作机会比暂时的薪水问题更重要,虽然起点低,但如果从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各方面提高自己,一定会“钱程”似锦。 九、公务员最热 其实早自从国家公务员招聘向社会敞开了森严的大门后,人们在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迷雾中,似乎又看到了一缕曙光,工作稳定、不吃青春饭、社会地位高、待遇吸引、会有成就感。于是乎,莘莘学子、红白蓝灰领、纷纷挑灯夜战公务员考试。 2003年一方面是就业压力严峻的紧张气氛,一方面政府给公务员继今年四月份推出加薪15%的方案后,平均给公务员加薪幅度达15%。因此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了职场的“香饽饽”。 来自人事部的消息说,今年共有360240人通过互联网报考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其中181488人通过了招考部门的审核,报名人数与合格人数都是历年最多的。仅从北京来看,今年的报名总数达到了创纪录的33385人,比去年多出了1万多人。北京的报名情况是大专以上学历占绝大多数,大约为31000人,中专学历约为2000人。这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的职位总数只有7900个,因此竞争十分激烈。 不过,也有专家提请,进了国家机关也并非入了“保险柜”,工作压力是一方面,自身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致使好不容易拼来的岗位轻易失去的也有很多。 十、异地“挖角”形成对流 只有流动的空气,才能保持职场的清新。在2003年,各省市人才机构纷纷组团出动,将捞取高级人才的大网,包着专机撒向外地,以农村包围城市之势,功城拔寨,汹涌而来。浙江已经第六次进京猎才,引得6000北京贤才前来竞聘,又一次满载而归。浙江招聘团今年面向北京推出的3000余个需求岗位中,计划招考录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00余名;招聘大专院校教授、学科带头人、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和企业高中层领导等700多名。招聘对象为在京各重点高校硕士以上毕业研究生及部分紧缺专业的本科生、北京和各地在职高中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11月20日是教育部规定全国高校放开招聘的日子,上海人才服务中心在北京清华大学展开了今年京城高校的第一场就业交流会。这次到北京招聘的是上海20多家企业提供的500多个岗位,另外,还有几十家上海单位委托人才服务中心进行招聘,招聘的主要岗位集中在生物医药、IT、化工外贸和机械制造等行业。 广东省人才服务中心11月15日组织省内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前往武汉,举行广东省招聘高级人才(武汉)洽谈会,公开招聘逾3000名高级人才,其中最高年薪将达40万元。 为了吸引外来人才,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之后,沈阳将于近日启动“人才居住证”制度。此举意味着长期束缚沈阳市人才合理流动的“框框”被打破,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将有更好的人才“软环境”。沈城数以万计的外来人才在持有这张“沈阳绿卡”后,将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及子女就学等方面享有与本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高级人才已经不再扎堆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而是哪里需要哪里搬。在浙江之后,大连市人事局也率领麾下30余家企业杀到北京,开出1000职位招聘应届毕业生,而北京海淀区人事局率领的中关村企业招聘团也已经在全国转战了多个城市。 外省市来京招才的同时,北京的企业也走了出去,由海淀区人事局、中关村人才市场主办的2003年度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外出招聘团已于10月底结束了在西安的招聘,目前已开赴兰州继续西北线的招聘活动。 结束: 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将来,虽然职场在羊年遭遇一些坎坷,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理性和成熟。欣闻国家将近期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就相关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另人感觉到猴年职场必将更加活跃。最后,希望我们的盘点能对毕业生、海归人员、即将跳槽者、用人企业等朋友一起走进来年的职场有些帮助和参考。来年的职场一定硕果累累,祝愿行走在职场里的人们一切顺利。(图表分析/郝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