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毕业生求职之“葵花宝典” > 正文

未毕业先失业 大学生就业到底难不难(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12/22 10:19  千龙新闻网

  就业压力大不大?就业到底难不难?当我就此问题询问身边的朋友时,他们的回答异口同声:“大!难!”现在大学生就业真的这么难吗?当我读完网上的一篇帖子后,受到的触动更大!

  这篇帖子的内容是一个中国最好的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竟然失业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确如此!认真阅毕大量文
章之后不由得感叹,每个毕业生都是用人单位的香饽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形势也没有严峻到无论如何努力也找不到工作的地步!正如有关专家所言,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从“精英”劳动者变为“普通”劳动者的过程,是必经的阵痛!

  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究竟如何?毕业生面对就业保持何种积极心态?需要避免哪些就业误区?如何有针对性的渡过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这些就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但愿这篇小文能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一些帮助!

  某著名高校论坛上的两个热点帖子

  郁闷之极的原始帖子

  偶记得当年我还在29楼住的时候,夏天从北新过,看见卖凉皮的摊前面一长串儿队伍,我和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其实卖凉皮也挺挣钱的。将来我们找不到工作,就在学校卖凉皮好了,也能养活自己。只希望学校后勤看在我们是北大毕业生的份儿上不要收太重的税。

  03年本科毕业,我们这群文科外地女小本,被称为是就业最弱势的一个群体。我们成天奔走,最后还是有不少人没有找到工作。那年夏天,我的家乡中学里又考上了一个小师妹,是我的一个远方亲戚,当时回家和父母一起去吃她家的谢师酒,看着那家人欢呼雀跃的样子,真是很感慨。其实考上北大又如何呢,考上北大并不是进了保险箱。我想,倒回4年前,肯定没有人相信我们这帮考上北大的会找不到工作。说实话,我也没想过。

  但是事实就是,我毕业了,然后紧接着就失业了。不止我如此,我们系我这样还没找到工作的女孩子还有不少。

  有时候想想,自己大学里学了些什么?在图书馆泡了四年,仿佛也没有浪费什么时是间,也没有过堕落的日子,但是现在毕业了,突然发现自己两手空空。除了半脑子杂七杂八的书,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本领一件都没有。经济双学位?我当初读文科还不就是因为数学差么?没修。英语?能勉强考了七十多分的六级就谢天谢地了。去应聘把,也只敢投投诸如秘书文员之类的岗位,就这个人家都不要。有中专毕业的女孩子就够了。人家还么受过文秘训练攻关训练的。sigh~

  去当记者编辑吧,人家要专业的,什么汽车计算机之类的。要不就是张口就要硕士毕业的。sigh~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了,人家一看,哎,那还有个北京户口的。sigh~

  有时候一发狠,真想干脆点,去酒店里当个前台小姐吧!tmd!!又觉得对不起男朋友。

  去南方找?我倒也想。可是bf在北京上研,感情都这么多久了,都打算过两年就结婚的,我实在是不想拿家庭换事业。

  我那几个同学说,没办法了,就去南方找找吧,机会大点。心理还想着,北大毕竟还是名牌,南方挺希罕的吧。回来全都惨败。一问,原来她们一去,你拿出北大的招牌来人家眼皮都不动弹动弹。北大清华的去人欢迎没错,可是那得看什么专业。你要是计算机啥啥啥的,要的当然多。文科的?切,去当中学老师人家都不要。为什么?人家问:你们开过普通话课没有?当然没。人家要师范的、专门的。

  现在我们这帮人都在北京租了小地下室窝着,考研。哎,越来越没底了。瞧瞧今年考研的人多的……

  真是前途迷茫……

  有的时候钻牛角尖,说:我什么也不干了!!!工作也不找了!!!好歹每个月bf还有千把快补助,就这么混着吧,等到他博士毕业了,总饿不死我。可是这也只能发狠时想想罢了。人要是真这么着,那当初就该傍大款去了,我还找他干吗?sigh~所以也只能想想了。再想,家里还有父母呢,老了还得养吧;再想,瞧bf那个瘦的,那千把块钱还是得给他买点好吃的……

  人活着,真难啊……

  难……

  激情洋溢的回帖

  


清华大学校园一景

  刚开始看了我还挺同情的,越看我越生气。这种女生,根本就是丢北大的脸,活该你找不到工作。这种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在北京找个国有银行或者是出版社之类的单位,每个月什么活也不用干,拿它每个月五六千块钱,年底再发点鸡蛋粮油之类的,乐不滋滋地给老公做几顿饭,跟小姐妹们聊天、逛街,纯粹一浪费国家粮食的典型!

  找不到工作?现在才知道找不到工作?早你干吗去了?想都不用想,一准是以为自己考上北大就是个人物,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自己是天之骄子了,刚上大学没一两年就开始谈恋爱了,没事就去南配楼看录像,跟男朋友在图书馆里卿卿我我,晚上煲电话粥,怕什么,俺可是北大的,还怕毕业找不到工作?先尽情享受我们美好的大学青春岁月吧!你就美吧,乐吧,甜蜜吧!

  这个世界当然不可能人人都很优秀,也不可能每个北大本科生都一毕业就拿到4万港元的月薪。不过,我还真不相信一个北大毕业生真的找不到工作,只不过是这个矫情的女生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吧。人家宁要中专生也不要你?这话你自己相信吗?你是老板,一个中专生和一个北大本科生拿同样的薪水干同样的活,你为什么不要这个北大的本科生?

  我妈有个同事的女儿,当年高考没考上大学,到北京郊区去了一个民办大学(我就不说名字了),没文凭、没户口,现在在北京找了一个月薪3000的低级工作。当然了,这份工作,我们这位大小姐岂能看上眼,真是宁可在地下室里呆着,也非要憋到去个有户口、有地位、工作清闲、能全心全意做主妇的工作。

  我自己有个朋友,也是女生,在家乡上的专科,去年来北京闯世界。无户口,低文凭(专科,还是个烂校)。现在在**电视台,每个月税后大概有八九千块钱,攒了两年,找家里又借了几万块钱,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了(她没有男朋友,全靠自己一个人挣的钱)。当然,她的工作很辛苦,而且单位也不解决户口和三险一金。这份工作,我估计我们北大的这位小姐也是看不上的。穷归穷,俺还是北京户口嘛,还是有个能考上研的美好前程嘛,岂是这些麻雀们能比得上的。

  你呀,我看就是上了研,也没啥出息。你就跟你的gg守着吧,继续谈你的小恋爱吧!真看不起你!

  未就业族有多少?

  目前高学历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并非个别人、个别地市的现象,而是一个普遍现象。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可提供劳动岗位4000万个,平均每年有800万个。而高学历的人才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2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147万人,2003年达到214万人,按此趋势,至2005年应届大学生将达到330多万人。如果再算民办高等院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四五百万人,可占800万个就业岗位数量的一半以上,加之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已呈年轻化趋势,五年间也腾不出多少就业岗位,所以高学历就业难在情理之中。据教育部负责人透露,截至8月20日,除去一些临时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没有履行签约手续,尚有5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

  由于就业难,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暂未就业群体的30%左右。将户籍、档案放在学校,既不考研也没有就业,约占暂未就业的50%左右。实际真正在家闲呆着找不到事做的只是少数,多数人都到本地或者沿海打工。呆在家里的毕业生中,又分三种情况,有的家庭条件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在家呆着;有的准备出国深造;再就是社会竞争能力弱,自身条件较差找不到工作。还有一部分属于时而待业、时而打工的不断跳槽一族。这些毕业生约占暂未就业的3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群体越来越多。

  教育人事部门的同志指出,暂未就业毕业生队伍的不断壮大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户分离,不好管理。

  什么导致“知识失业”?

  左图:人才交流大会招聘现场的火爆场面

  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的角色转变,也许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无论大学生、家长还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正视并且应对这个现实。更为严峻的是,时下捧着大学学历找不到工作的人已越来越多,这种无奈甚至已波及到研究生、博士生。对此,高校内部人士认为,造成“知识失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教育体制、求职者本身、劳动力中介组织、政府等几方面。

  从教育体制上来看,中国大学许多专业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法、培养目标都不是很清楚,师资队伍也存在问题。中国在快速市场化,但教育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有些方面还在沿用苏联的体制。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大学里的一些专业非常狭窄,而且不是从市场出发,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教育也应该有法人治理结构。校长怎么产生、教授怎么产生,都需要改革。国外不教书的人是不能当教授的,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

  在中介组织上,国外很多大学都有职业服务中心,为求职者提供怎样写自荐信、怎样面试等方面的服务,缩短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距离。目前我国职业中介组织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

  从求职者来讲,求职者应该降低就业期望和心目中的保留工资,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不是天生就该从事“高贵职业”或“白领”工作的。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企业裁员,一些大学生到纽约竞聘酒馆的服务员。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正常的事情。

  另一个因素是政府。政府应该推动教育的改革、企业的改革。前一段时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劳动力资源应该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教育应该真正从现代化、国家未来的需要出发。

  “知识失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件好事,可以让全社会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思考教育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如果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本投资失败了,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大学生就业心态扫描

  自信者:哪怕扫地我也愿意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0001班姜泽强的大部分同学都去找工作或考研了,但他现在还在忙活校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姜告诉记者,他坚信自己能找到工作。

  大学期间,姜泽强担任过学生会、宿舍管理中心、校新闻网等处的多份工作。虽然还没有社会工作经验,但他相信自己找到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喜欢,他说:“我会扎扎实实把工作干好,有成就感了就会爱上它。”

  对于今后找工作,姜泽强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会降低自己的择业标准,即使不喜欢的工作我也情愿做,哪怕去扫地我也愿意,社会上激烈地竞争不会给你太大的选择余地。”

  激情者: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老家在湖北荆州的田野学的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虽然田野正在准备考研,但也动过找工作的念头。

  田野认为自身专业的就业面很广,可以去不少单位。他想进大的企业,他觉得那样可以和不少比自己优秀的人一起工作,可以汲取他们的长处,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

  不过田野还有其它的想法:进企业有一点儿不好,薪水不会太高,其实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田野自主创业的条件比其他人优厚。他父亲也是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而且毕业后自主创业开了一个洪发机电公司,在荆州还小有名气。田野说:“如果老爸的公司扩建,我可能会让他分我一个小公司经营。”

  平静者:失业是很正常的

  就读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刘习波是湖北天门人,刘曾任校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勤工助学基地管理部副部长。

  在校期间,刘习波从事了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交际能力、思辩能力等能力也在组织校园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老师和同学都比较看好他,然而刘习波却告诉记者:“失业其实是件很正常的事。”

  刘习波认为求职的不稳定因素太多,哪怕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也会成为公司对你说“NO”的把柄。因此就算你有能力也不一定会被“伯乐”相中。“其实就算你找到了单位也很难像父母那样一辈子都呆在那里。现代社会的人才流动大,即使你不跳槽,说不定哪天你也会被列入‘下岗名单’”,刘补充说。

  刘习波对职位的要求不高,他说:“从基层做起不一定是坏事,有的东西在基层能学到,而到了高层可能还学不到。”

  理智者:降低标准,投身西部

  老家在江西九江的交通运输专业大四学生周任民最近感到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周任民的成绩不太好,四级还没过,他也不太喜欢交通运输专业,对于自己的前途感到十分迷茫。

  加重周任民就业压力的还有另一个原因。他父亲是景德镇瓷器经销商,高中时家庭条件还可以,但现在瓷器市场不景气,他的家境不比从前了。

  周任民说:“找不到好工作就去找差一点的吧,人总要现实一点。”周想到了投身西部,他觉得西部的人才相对匮乏一些,在那里容易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另外国家扶持志愿服务西部的政策也不错。

  “我的要求不高”,周任民说:“找的是不是名企也不是很重要,有名的公司都是从无名起步的嘛。”

  幻想者:出卖智慧,成为自由职业者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大四的胡序升目前现任该校勤工助学基地业务部部长,胡还担任过校创业者协会会长。

  当记者问胡序升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时,他语出惊人:“我不会去找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自由职业者,像放弃吉百利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职位的汪大正那样的自由职业者……”

  胡序升说,想到的不一定做得到,能做到的也不一定想得出。他希望自己做一个“出卖智慧的人”。

  胡序升曾经设想假如自己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后,会是什么样子。“当你是只狼时,你要拼命奔跑,不然你会饿死;当你是只羊时,你要拼命奔跑,不然你会被狼吃掉。”

  胡序升说:“相信烧不死的鸡才是火凤凰,所以不管我处于优势还是劣势,都必须努力,这样才能为自己开拓更大的平台。”

  倔强者:绝不降低择业标准

  “毕业生未就业先失业”,前段时间这条新闻疯狂地被各媒体转载,说的是毕业生如在半年内未找到工作,就会被列入“失业名单”。不少毕业生为此十分担扰。

  不过,祖籍山东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大四的郭晖,则认为没啥好大惊小怪的。“它可能只是一个状态统计,像下岗失业登记,或者是国家想对他们进行什么帮助才统计的。”而当记者问郭晖是否会因类似的情形而降低择业标准时,郭晖立即斩钉截铁地说:“绝不会!对我来说,找不到工作只会是暂时的。”

  在校期间,郭晖曾任南苑文学社外联部部长,他经常上网,逛BB5,现为某网站“傲游天下”论坛的管理员。此前,已经有公司向郭晖抛出了橄榄枝,请他去做一个网站的新闻主管,他还在考虑中。

  “我觉得要找就要找好工作,找喜欢做的工作。”郭晖说他希望找一些管理或策划方面的工作做,像网站策划等等。

  担忧者:难以适应社会,学识会烂肚中

  学法学的谢芩的学习成绩不错,但她在校期间没参加什么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对于今后找工作,谢芩对自己很有信心,但也有些担忧。

  谢芩目前还没有参加招聘会的打算,她希望明年9月份去英国留学,但如果签证失败,她只能面对现实和同学一样去找工作。

  谢芩对记者说:“我认识不少社会上的朋友,他们已经工作多年,有的做资管经理、业务经理,但他们的学历并不高,他们的能力和学识并不成正比。”谢芩认为,学校就像是瓶子上的标签,标签再好,但如果个人修养与社会无法接轨,你一肚子的学识照样会烂在肚子里。“不是有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谢芩说:“社会锻炼和学习同样重要。”

  谢芩就读的法学专业的“套路”一般是先去法院实习,毕业后去律师事务所。虽然在法院实习过,了解了不少人情世故,但谢芩还是感觉自己的社会阅历太浅薄。

  择业误区知多少

  


久负盛名的北京大学

  从大学生就业的特征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应该降低就业期望值,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就业,而不是一味坚持到自己需要的地方就业。

  为了就业,千方百计考证,以期为自己增添竞争砝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官员认为,现在媒体上把持证上岗炒滥了,给人一种只有考证才能上岗的错觉,这并不利于就业。中国目前的就业准入制度只是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有极大关系的部分领域内推行,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要实行持证上岗。另外,证书只是一种资格的象征,并不是说你将来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

  为了躲避就业高峰,一心深造,延缓就业。比较客观的态度是,勇敢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找一份工作,一边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一边根据现实状况和兴趣、特长,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认为自己读完硕士或博士后,就业形势就会好起来,是一种侥幸心理,并不可取。

  认为当前就业信息不足,或不如以前充分,消极面对。比较客观的态度是,无论是人才市场,还是高校,对用人需求的统计都是有限的,在你所看到的用人信息之外,一定还会有岗位缺人,而那些岗位也许恰好适合你。所以,找工作,根本在“找”上。

  嫉妒已签约或即将签约的同学,落井下石,以期坐收渔翁之利。比较客观的态度是,调整心态,祝福别人,勉励自己,光明磊落地摆脱困境。如果一时找不到工作,可以先申请暂时就业,并且坚信,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

  “慌不择路”,有单位就签,结果受骗上当。比较正确的态度是,不卑不亢,全面考察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不贸然接受对方的面试、签约要求。在知彼知己的情况下,才考虑签约事宜。

  不健康的择业心理

  羞怯心理。在求职现场丢了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自然难受用人单位赏识。

  仕途心理。“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哪知这些地方是实力和关系的大比拼,远非常人所能进入,其结果大多是碰得头破血流。

  攀比心理。有的学生讲“级别”,觉得在校园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惟一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苦和冷清。有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

  依靠心理。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出外见工总爱拉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翼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和魄力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位抛弃。

  依附心理。自己不急着找工,整天想着攀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拿点钱买个职位,这样买来的职位恐怕难做长久。

  乡土心理。这些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里就业,另一些人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毕业后为与另一半留守同一战壕而死守一方,这样的人鼠目寸光,难有作为。

  保守心理。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长处及特色,虎气、义气皆无,这样的人自然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低就心理。与保守心理相反,这些人总觉得竞争激烈,自己技不如人,遂甘拜下风,不敢对自己“明码标价”,找个买家草草卖出。对于一些单位开出的不平等协议也闭着眼睛签订,给日后工作带来严重隐患。

  厌世心理。这些学生思想激进,新潮前卫,处处摆“酷”,不愿出去找工作,嫌这儿工资低那儿待遇不好,一说找工作就是自己要当老板,钱没找着不说还倒欠了一屁股的债。

  造假心理。假学历、假证书、假荣誉等并非敲开就业大门的救命稻草,假的终究长不了,反而只会误了自己名声,毁了自己前程。

  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大学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为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了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

  依赖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四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就业难的原因

  


南京大学校园一景

  有人把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巨大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可提供的职位增速平稳。但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速加快,不仅是公办大学扩招,民办大学也层出不穷,特别是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使高学历人才供给出现“井喷”,就业压力空前。

  第二,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加剧了高学历求职者就业难。对解决就业难题贡献最大的三产发展仍然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短期内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一定难度。

  第三,求职者的思想观念滞后,坚守着“读大学,就要找个好工作”的信念,千军万马涌向好企业、高薪酬这个“独木桥”,出现了好企业“吃撑了”,一般企业“吃不饱”的状况。

  扩招与就业的两难处境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毫不犹豫地承认,目前这种就业困境,“大学扩招肯定是重要原因”。扩招的直接结果是使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大大改变,“一方面,数十万的劳动力涌入市场,而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又没增加多少,这造成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难题”。

  据介绍,去年是1999年扩招后的硕士、专科生在三年学制后走向就业的时间点,“今年本科生毕业后,发现许多岗位被上下两个层次都占了,对本科生的需要自然减少。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开始自觉地节约劳动力。这大大加剧了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缺口。

  从90年代开始,每年必然有100多万的固定劳动力注入市场。1999到2003年的增长幅度又是最大的,各个高校的增长幅度普遍在10%~20%左右。”据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樊钉介绍,今年人大有3800名学生面临就业——比上届多了800人,但需求信息却下降了30%多,“明年的压力更大,因为实行硕士两年学制,2001、2002年两届硕士生在明年同时毕业,届时毕业生人数将激增到6300人。”樊钉坦率地说,“现在高校的就业率统计对我们压力特别大。它直接影响学生报考时对大学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影响外界对学校的评价,我们不敢不重视。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可以说就业难与扩招有关系,但也无关系”,“只要是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有一部分劳动力像商品一样,卖不出去,从这个层面上看,有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这与传统的统招统分相比,是一种进步。”扩招已持续进行了几年,就业难的问题能否成为累积式问题,他认为,这取决于许多变量,其中“发展是解决就业的主要原因。如果大环境经济很好的话,从绝对数上看,100万劳动力并不算很庞大的数字”。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承担着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历史任务,据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教育部在2002年便已宣告完成原本计划在2010年达到的“15%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步子之大让人惊讶,虽然与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有专家就不赞同因为就业难就停止扩招的观点——问题不在于扩招,而在于扩招后如何消化。反对盲目攀比国外数字,认为,“合适的扩招比例在5%左右,这与我们当前的教育容量相匹配”。

  就业难的非教育因素

  左图: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其实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与市场接轨,才不过短短十年时间。1997年,由于政府出台国家机构精简措施,1998、1999两年,到党政机关——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传统”去处——就业的人数大幅减少,其中1999年减少了1000多人。

  2000年,在加入WTO谈判中,中国决定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形成的连锁反应就是各大银行抢滩登陆校园招聘人才,当时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几大银行接收应届毕业生总量超过数千人,这在以往几年都是不多见的。以前是统招统分制度,毕业时谈不上自主选择,也谈不上就业压力。丁对丁,卯对卯。进入90年代以后,我们经历了两年变化:一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户籍制度、档案制度等,都冲击现在的就业分配,从而形成这种教育瓶颈。

  曾经有一个统计:人大76%的毕业生最终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就业。在北京,即使是一个民营企业,也要求硕士、博士学位,这导致本科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加。专家把这一现象归结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割”,“美国的情况主要是种族分割、性别分割、区域分割,而中国的问题不是教育、种族、性别分割,而主要是制度性分割。在目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必然存在就业困难。学生的来源是全国的,多元化,而毕业的去向十分单一,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这种分割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假如中国的流动成本不高,劳动力市场没有严重分割的话,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他完全可以回农村,或者到竞争不太激烈的省市呆几年之后再回城里找工作。但是现在城市与乡村,甚至东部与西部都分割得太厉害,回去之后再出来,人才流动成本有多高?谁敢离开城市?所以很多人有这样的心态:即便在大城市里没工作,也不去西部、农村。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业有正式、非正式,很多人只把能留档案、能落户口的那种理解成‘就业’。而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虽然不以这种形式就业,但他们实际上也在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甚至自己经营,对这样一部分人,一要尊重,二要鼓励他们的选择。政府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是意味着要求政府承担提供多少岗位,而是要给企业、学校自主权。劳动力是商品,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配置。

  令人担心的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不利后果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大学生缴纳学费与国家培养他们所花费钱数的比例是1:4,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上学期间花了2万元学费,国家实际上在他身上花的钱是8万元。大学业如果找不到工作,实际上也极大地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大学生就业如果不稳定,也会对人们进一步投身教育事业形成冲击”。

  另外一方面,当大学毕业找工作难时,反而成为大家都要考大学的理由。本科生不好找工作,人们被‘逼’着考硕士、博士。但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更重要,决定民族素质的根本在于高中教育。而我们国家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研究生。这种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从表面上看,大学生的就业难应归为“教育问题”,但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与学者一致认为,其深层原因正折射出中国目前与经济制度不配套的种种问题。

  从道理上讲,从学校到用人单位这条路就应该是通的。但实际上,这在北京的现实情况下仍难以实现。目前在北京的高校,毕业生分配仍受两个指标限制,一是接收单位要有北京市人事部门给的留京指标,二是学校本身也有限制留京人数的限制。大学生的就业与招生,这两块本来应是受市场影响最大的,但无论哪一块,各高校根本没有自主权。北京市各机关每年要向人事部门申报次年的用人计划,一如十年前那样。

  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也与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有关。目前外贸、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都趋于饱和,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都特别困难,要么就改行。另外,一些工科学校偏偏要办综合型大学,设立了许多文科专业,而到了毕业之后,社会只认这些学校的工科专业。当初很多优秀的学生报考这些院校,但4年后也面临着社会不认同、就业难的问题。其实这点政府也看到、学校也知道,但解决起来很困难,因为它涉及许多用人问题。如果专业撤走了,这些教师员工怎么处理?但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选择的增加,对个体选择的尊重,当然同时也是改革不彻底的表现。

  用人单位的“疮疤”

  右图:招聘会上的大学生

  在高校任教多年,每年都可以看到同样的场景。毕业生到处投简历,广种薄收,他们努力展示自己,尽力讨取用人单位的欢心。在我参观过的此类招聘会上,很多用人单位的面前都是成摞的简历堆积成山。我不禁怀疑,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把这些简历全部看完么?

  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的同时,也在选择用人单位。有些单位似乎缺少这样的自知之明,收了大量简历之后,挑出参加面试的学生名单,其他的简历则弃置一边(甚至个别无良的公司把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的简历出售给其他公司谋利)。

  如果单位确实足够强,为优秀学生提供的机会足够好,也许这个招聘周期也就圆满完成,皆大欢喜。可是正如优秀学生仅仅是所有合格大学生中的少数一样,这样优越的单位恐怕也是凤毛麟角。很多条件一般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收到了大量简历,就飘飘然起来,以为从中精中选精,一定能延揽贤才。过了两个月之后,突然发现,他们挑选的英才已经琵琶别抱,或者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然后怎么办?没办法,不进人是不行的。于是他们现在变得积极了,主动联系高校,对高校中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采取了拿来主义,连锅儿端走。毫无疑问,每年五月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比前一年年底或者本年年初就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要稍微差一点。但是用人单位没办法了,因为好学生都已经定了,要么不招,要招就只能“捡剩”。而本来他们本来可以找到更好的。这还是运气不错的,还能够招到,有些个别单位恐怕最后只能落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相对来说不是那么优秀的学生呢?在寻求就业的初期,他们的简历被作为烘托明月的星星,铺垫选人分式的分母,最终的命运是成为垃圾桶里的一堆废纸。他们手持精心编制的简历,动辄被拒;空怀一颗建设祖国的雄心,却报国无门。等到好不容易工作找到了,却看到有更好一点的单位在招手,他们不禁心里在想:你们早干什么去了?!

  这就是一个怪圈。

  现在的舆论总是围绕着大学毕业生如何眼高手低,对用人单位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的,却很少有人为他们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而毕业生现在忙于奔波,根本没有话语权。

  诚然,大学扩招之后,大学已经不再是90年代中期以前的象牙塔。问题是,就业市场准备好了没有?用人单位的心态调整好了没有?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有没有责任?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始终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我们可以责备他们为什么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但是在任何时候,优秀的学生仅仅是少数。

  用人单位招不到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不招。可大学生不能不就业。用人单位拒绝大学生只需要两个字,因为选择权在他们手里。而毕业生要拒绝一个单位就要付出违约金,这是否公平?

  某些单位有幸找到了优秀毕业生,却遇到了更糟糕的情形:招来的优秀毕业生在单位干了几个月,户口、档案问题解决之后,他们选择了再次跳槽。

  用人单位拥有话语权,他们责怪这些毕业生缺少品德,缺少敬业精神,对用人单位缺乏尊重,甚至说他们不够自重。这种怪圈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的原因他们却好像从来没有考虑:您这点规模的庙,是不是能够让优秀人才安心念经呢?

  现在的大学生哪还有那么多眼高手低呢?假如拿市场作对比的话,毕业生是卖方,用人单位是买方,就业市场的现实就是是供不符求,供大于求,买方市场。

  写出这样的评论,只是借助我自己的话语权,想替毕业生说一句话,请那些责怪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用人单位扪心自问,你们是否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什么样的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什么是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首先是社会的选择,企业的选择。大学生应该想的是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实现自己追求的价值:挣钱、获得社会承认、实现人生理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愿望应当处于从属地位;就业目的应该是单纯的——接受挑选!

  人们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型“知识观”和“人才观”?

  “什么是人才?社会需要就是人才!”随着人力资源越来越市场化,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越来越成为一种需要。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是人才,高级技工、技师等“专家型”职业劳动者也是人才。

  从今年大学生就业的一项调查看,不少不愿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有个共同的“隐衷”:学生所学知识实在不能适应所需,企业又不愿去当“提供培训和锻炼机会”的“新学校”。

  浙江现有几十所中专和职高,却没有一所开设数控技术操作专业课程。浙江大学每年都会培养一批专业数控技术人才,但数量极少,远不能满足市场所需,结果是不少用人单位从国外引进了数控机床设备,却苦于无人操纵和管理。

  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向的错位,用人单位期待与大学生期望的错位,都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今年某省近万名少数民族语种毕业生,就业因需求少只有几百人签约;江西一些民办高校就业率普遍高于当地公办高校……这些事实让一向只管“育人”的公办高校,下决心不再盲目招生和扩大规模,而是该砍的砍,该增的增。过去,人们的眼睛一直向上看,总觉得高校应该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和硕士生、博士生等研究型人才,却恰恰忽视了这样一点——离开了生产生活实践的土壤,再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也没有用武之地。

  大学生找工作也不再仅仅靠一本学历走天下:北京178名大学毕业生近期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湖南、陕西等地的大学生通过在校社会实践等获得团中央、教育部颁发的素质拓展证书。这些大学毕业生似乎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学习市场最需要的知识,按市场的需要选择人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包括用人单位的共识。深圳去年底率先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在企业,所有劳动者统称员工。其实,在制造业发达的国家,许多在设计生产第一线的硕士、博士,也都统称为“worker”(工人),而在中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工人被贴上了一个特定身份的标签,现在是到了该揭掉标签的时候了!

  “深圳现象”意义很大,“知识”和“人才”的外延和内涵确实有了很多新变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主任陈宇分析说,科学和知识是生产力,技术和技能同样是生产力。任何科学和知识都必须通过技术和技能才可得到实现;任何科学和知识都只有通过处于生产第一线、直接为社会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职业劳动者之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只要人们最终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物品和服务,人们就永远需要各行各业的职业劳动者。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才,一定要经过市场的选择和度量。最重要的是看市场对你的需要程度和认可程度。当一个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的竞争性市场经济社会到来时,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并举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当然,市场暂时认可的人才,也并不等于就可以一劳永逸。记忆大量知识,掌握大量数据——这些曾经是我们考察人才的标准,如今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你能够掌握市场所需某种技能,不仅仅靠老师教你,不是因为你是硕士、博士或者教授你就有此技能,而是说你确确实实在干中学,掌握了这个行业的窍门。但仅有技能还不够,社会、技术、产业都在进步,一个人具不具有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知识创新的能力,变得更为重要。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切实认识到从“学校人”、“单位人”走向“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自己的结自己解,创业也是就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

  对于家庭来说,要以更加理性的教育消费观念看待对孩子的培养,要有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的投资眼光和风险意识。

  对于社会来说,急需转变教育理念和用人观念,创造一种更加公平的环境,真正保证人才战略和知识战略的顺利推进。

  只有一边吸取别人的成果和经验,一边顺应时代进行创新和创造,才能不断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规划职业生涯的10个要点

  对于即将毕业和刚刚走出校门的学子们,专家就如何规划职业生涯提出了10条建议:

  1.明确规划年限——规划起止日期、年龄跨度,显示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特征和时间阶段性;

  2.确定职业方向——即选择什么职业;

  3.分析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向,所选定的职业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社会发展趋势对此职业的影响;

  4.分析企业——一方面分析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用人制度,一方面分析该企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机会;

  5.挖掘人力资源——哪些人将在自己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的作用、建议是什么,联系方法、频率和目的;

  6.目标及实现时间——可以预见的最长远的目标,如职务目标、能力目标、成果目标、经济目标等等;

  7.确定成功的标准——回答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价值观念问题。例如:如果预期的职务没有得到是不是失败?如果得到是否代表全部成功?

  8.自身条件及潜力测评——将自己本身的条件、发展潜能、发展方向与环境给与的机遇和制约条件相比较。自身条件包括以下因素:兴趣、爱好、天赋、专长、知识水平、操作能力、身体条件、价值观念、情绪智力、家庭条件等;

  9.找到差距——分析目前条件与实现目标所需知识能力要求的差距;

  10.缩小差距的方法及实施——参加培训、讨论交流、实践锻炼等。

  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清华大学校园一景

  一年级为试探期二年级为定向期

  三年级为冲刺期四年级为分化期

  在一次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

  大学四年制定行动计划,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选“东家”四步走

  如何评价用人单位、选准“东家”?事实上,无论求职进入到第几个阶段,对于毕业生而言,这都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有关专家,为你支招,教你四步走——

  第一步——大处着眼。分析行业前景一般来说,每位毕业生都出自一个专业,但面临的选择却往往是跨专业的,可供挑选的单位类型也往往不只一种。所以,选择不同的单位也就等同于进入不同的行业,你的事业前景是明是暗很大程度上也正取决于该行业的前景。

  “夕阳产业走向衰退,那就谈不上好的前景,说不定你刚进去就要考虑找新单位,而朝阳产业则前途不可限量,也就预示着自己可以有个好的发展机会”,《毕业生就业概论》一书明确地提出,毕业生在作出择业决策时应该把行业前景纳入考虑范围。

  第二步——目标入手。招聘应聘可对接:不同的单位招聘目的各异,大致可分为“急用人才”与“人才储备”两类。“出于人才急用而招聘的单位往往比较注重大学生的专业与技能,比如新项目即将上马,新岗位虚位以待。而因人才储备需要而招聘的单位可能更看重人才的潜质,以及与单位人才结构的互补。”急用人才的一般为中小型企业,毕业生可以在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目的之后,再结合单位的性质、规模以及声誉等来作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面试与用人单位直接接触的机会,毕业生也可以睁大眼睛对对方做个粗略的考察,甚至问对方几个问题也无妨,专家分析,“面试不仅仅是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对于应聘者来说同样是一次很好的了解机会。”

  第三步——从长计议:揣度发展空间。保生存”者瞄准薪酬福利,“求发展”者紧盯公司潜力——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也有不同的落脚点。“有的毕业生因为家境较贫寒,急于找个饭碗,自然比较注重待遇。”如果条件允许,毕业生还是应该多注重公司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如何才能看出公司的发展潜力?有关的介绍与报表都是可以参照的依据,同时,还应该试着考察一下自身在该单位是否有发展空间。专家开列了这样一些条目:公司为人才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培训机制是否完善、有没有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

  第四步——以己为准:权衡性情取向。选择和确定工作单位,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决策。在这种关键时刻,毕业生自然要征求亲朋好友的意见,有的则干脆把决定权交给父母。实际上,别人的意见要听,但最终的决定还是得由毕业生本人作出。

  道理很简单,人生理想、自身素质、性格个性等只有自己最清楚,而不同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是不同的。毕业生在作出决策前应对用人单位员工的一般生活方式有必要的了解,看看自己是否愿意和能够适应这种生活方式,这对个人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部门如何为就业保驾护航

  教育人事部门和企业界人士认为,大学毕业生降低求职“门槛”后,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暂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的管理办法,广泛开展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教育活动。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日益壮大的群体,他们的权益需要保护,呼声渴望得到重视,意识形态需要关注。学校或人事部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应将这部分人切实“管”起来,不仅管理好档案,还要使党团员找到“家”,过好组织生活。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培训,向他们提供就业信息。

  二是尽快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或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为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必须建立起高校专业信息预警机制。武汉市人事局在武汉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和专业,围绕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能综合反映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系列指数模型,从而提供了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

  三是建立常设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暂未就业的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方便。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由过去季节性变为日常性工作,各地的综合性人才市场已不能适应大学生就业需要,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常设就业市场十分紧迫。去年4月,北京市建立了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常设市场,深受毕业生的欢迎,一批暂未就业的大学生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四是基层和地、县一级政府应创造条件,搞活用人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去得了、用得上、留得住。湖北黄石市对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取消试用期、工资高套一至二级,对工作满5年的,实行“加级下去,带薪回来”的办法,不仅吸引了黄石籍毕业生回来就业,还吸引了100多名非黄石籍高校毕业生前来建功立业。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历史回顾

  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共和国总理亲自负责大学生分配工作。1962年,中央决定成立由习仲勋负责的“毕业生分配委员会”。直至“文革”前,负责和参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部门先后有政务院、教育部、内务部。

  1981年,“文革”后首批统一招收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国家恢复中断了十几年的毕业生统一计划分配制度。这一时期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个人无需为毕业分配操心,但也没有把握个人命运的自主权,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正是当时情形的写照。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其中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决定》的重大决策之一,允许学校有一定自主分配的权力。此后,一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有偿分配的形式,但在1989年被禁止。

  1987年,清华大学第一次尝试供需见面会活动,这是大学生第一次在工作前可以与“婆家”见面,受到普遍好评。1989年,国家正式推出“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高校进一步改革了分配制度。1998年,首批“并轨”改革后(即自费上学、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绝大多数毕业生实现了自主择业,少数定向生、少数民族生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业。

  “当你还没有把一件工作做好时,就没有资格说不喜欢”

  


北京大学图书馆一角

  很多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后,都会觉得目前的工作不适应自己而灰心丧气,于是选择跳槽。实际上,一个人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会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情况不熟,能力不足;第二阶段:积极主动,知错就改;第三阶段:了解过程,方法得当;第四阶段:运用自如,有所创新。这是职业生涯的初期特点。遗憾的是,许多人第一阶段尚未完成,就要求换工作;还没干几天,就期望着得到重用。

  有人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说过这样的话,“当你还没有把一件工作做好时,就没有资格说不喜欢;当你离开这份工作时,前提是已经把这份工作做好了,甚至超过了领导的期望。”就把这句话送给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吧!祝他们一路走好!




评论】 【天生我才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快来提升躯体魅力
更恩爱的超级法宝
非常笑话
嗒!只要点下这里
马上进入爆笑天地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商家急寻合资合作!
发传真,你已经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秋意浓浓美妙重重!(京)
心的冬季旅游(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酒楼小姐抱怨旗袍开叉太高:腿毛都露出来了!老板咬牙…
每日2条,30元/月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