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争鸣:文史类研究生多是外语本科出身弊多利少

http://www.sina.com.cn 2004/02/02 16:22  中国青年报

  作者:思蜀

  在笔者任教的学校,最近几年由于考研的外语题越出越难,被外语成绩一票否决的非外语类学生越来越多,以致新闻学、广告学、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专业的大部分研究生都出身外语专业。这个情况在其他学校的文史类专业也挺普遍。一些考博的同学在与导师联系时,经常听到的回答也是:“外语考好就行了,专业课好过。”

  这等于说,我国很高比例的文史类研究生,都是从外语系本科生培养出来的。外语系本科出身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他文史专业时,必然面临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不少学生课程论文质量较差,甚至根本提不出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毕业论文也很难通过。某高校一位原为外语系副教授的比较文学博士研究生,甚至私下请求文学专业毕业的同学帮其写论文。这种情况必然影响研究生的质量。

  以文学专业来说,古代现代汉语、古代现代当代文学史、文艺理论、文学写作等许多课程,都有大量阅读和实践在支撑,虽不排除部分外语类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刻苦自学文史类基础课,能适应专业学习,但大多数人是靠背书本通过专业课考试的,不可能轻松跨越专业本科历时4年的学习和训练。而且外语系的师资也不大可能具备与其他文史类师资同样的专业素养。

  文史类研究生大多外语本科出身,是考试办法造成的失误。其症结在于外语考试难度过高,录取线定得过死,挡住了一些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即使他们专业分很高,也因外语成绩不合格而先遭淘汰。本校曾有考生,有多篇论文发表,专业课成绩考分第一,却因为外语成绩差一分而被拒之门外。

  这样的录取标准,造成一种错觉———专业课差一点,读研后可以补,外语差却绝对不行。面对那些基础知识薄弱、听课困难、写作能力较弱的研究生们,专业课教授们时常有劲使不上,感到很无奈。不少学生也因此缺少专业兴趣和后劲,只是勉强完成学业。

  外语只是研究工具之一,一俊不能遮百丑。适当降低外语考试的难度,提高专业课考试的难度,淘汰外语高分而不适应专业学习的考生,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负责,更是对学科发展负责。




评论】 【考研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