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教师之友》杂志社致读者

http://www.sina.com.cn 2004/02/10 14:12  教师之友

  由本刊2004年第1期专题《那一代》所引发的讨论正在网上、网下热烈地进行中。有论者指出,这是“自1997年(《北京文学》组织的那次语文讨论)以来规模最大、最深刻的一场讨论”,“这场讨论将带给中国语文教育界以巨大的冲击。它的影响力将使我们在多年之后依然可以记起,并值得一再地回味”。这样一个论断,或许下得早了些,但将两次讨论联系起来也是自然的。其实,仔细省察这两次讨论,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质的区别:

  1.上次讨论是由一家文学刊物发起,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也大都来自于教育圈外的文学界、学术界和思想界,而本次讨论则由《教师之友》这样一个教育媒体发起,参与者也以一线教师为主。这种从教育圈外向教育圈内的切换,表明教育界已经从被动敷衍走向主动反思。这是两次讨论的一个最明显的区别。

  2.上次讨论的切入口是中小学语文教材,而本次讨论虽然最初是以三位“那一代”名师为聚焦点,但随着讨论的进行,“那一代”成为一个符号是可以预计的。由那一代而那那一代,由那一代而新生代而新新一代,讨论的场域将逐渐开阔。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中,我们有可能把整个教师群体作为讨论主体纳入历史性和共时性的视野。从教材到教师,这一讨论对象的切换是这次讨论与上次讨论的又一个明显区别。

  3.本次讨论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层面到教育实践层面的整体推进,而并非像上次讨论那样,更多的是以一种“向上”的姿态企图达成对教育理念的突破作为主要甚至是惟一的诉求。这样一种“扩张”自然是讨论对象切换的一个必然结果。

  4.本次讨论将不仅仅局限于语文一科,我们甚或有可能借此次讨论完成对中小学各科的一种“全景式”的反思。目前,这一苗头已初见端倪。

  5.现在我们还很难判断网络在催生这次讨论的过程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但应该肯定的是,在到目前为止的讨论中,网络已经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想象,网络的快速、及时、平等、开放和现场感的优势,也将会在以后的讨论中得到充分彰显。

  “那一代”这个概念的提出,自然蕴涵着这一代(或者“新生代”)浮出水面的意味,并且这组文章的执笔者也都是三十多岁的年轻教师,有论者据此认为,这次讨论是“一次新生代教师谋求话语权的努力,甚而是新生代教师精神上站立起来的表征”。这种说法有几分道理,但或者并不充分。我们更愿意把这次讨论看成是一次整个教师群体蓄势多年而自觉进行的一次具有民间色彩的教育反思行动。

  需要强调的一个背景是,这次讨论是在新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的前夜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固然和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的教育行政行为密切相关,但如果没有一个自下而上的、自觉自我的反思过程也很难确保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分别全面推广新课程的前夜(义务教育阶段2004年秋季,高中教育阶段2005年秋季)进行这次讨论,将为新课程的顺利推进起到一个舆论发动和思想准备的作用。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

  整个世界教育史就是为了这个永恒的教育主题而上下求索的历史。以一种理想的目光理性地检索历史、检讨今天是教育发展的内在的必然要求,因为未来是教育的天然向度。思想的激烈交锋难免带来心灵撞击的迷茫与苦痛,实践的漫漫长路更需要百折不回的坚定与执着。在我们认真掂量这次讨论对于中国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我们又怎能拒绝这场讨论?当然,讨论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开放、平等、自由的平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之友》是一个严肃的媒体,这场讨论本身也是一场严肃的学术讨论,我们希望讨论在严格的学术层面进行,任何非学术因素的介入都可能对讨论造成伤害。

  最后,我们想陈述这样一个常识:任何一次教育变革,如果缺乏教师的主动参与,都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一线教师能否广泛而积极地参与将对这次讨论的最终成果起到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参与讨论的教师越多,讨论的成效越大;讨论的质量越高,讨论的价值越大;讨论越持久,讨论的影响也将越深远。

《教师之友》杂志社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