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高考数学新课程卷复习:针对新教材 抓住新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02/10 15:01  中国青年报

  河南省实验中学 屠新民

  2004年高考全国大部分省市将统一采用新课程卷。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数学的复习和备考给广大考生提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宏观把握复习内容,按计划进行复习

  1.宏观把握复习内容

  高三寒假后的复习为第二阶段复习(即专题复习)和第三阶段复习(即考前模拟试卷的测评)。

  在第二阶段复习中应注意集中精力听好专题课,记重点笔记,凡不懂之处应与同学讨论弄清楚,或请教老师。在第三阶段复习中,要认真做好每一套模拟题,

  答题要注意找到时间感觉,要注意解题规范训练。凡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或答错的每一道题目,都要在老师讲评时弄清楚,或与同学讨论解决问题。

  2.按计划进行复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寒假后至高考前尚有4个月的时间,要制订一个与教师指导互补的复习计划。要规划出每个月、每周、每天要完成的查漏补缺任务,做到当日事当日了,每周事每周完成,每月事每月做好。

  二、普遍撒网重点捞鱼

  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一般是一种全面的、普遍的复习。这是由于《考试说明》所给出的内容均为必考内容,出于课时所限,教师总是指导学生一遍遍的全面复习,即便是讲一些专题,也是针对学生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而授课。因此,在平时,同学们应针对教师教学中的不足做好以下两点:

  1.进行诊断性练习,找出问题早日补缺

  学校进行的测试,一般都是让学生做成套完整的模拟题,在这种测试中解错的题目很难说明出现的错误具有普遍性。只有将10套题中的选择题、10套题中的填空题、10套题中的解答题放在一起比较,才能诊断出你哪一类题容易做错,这就是诊断性练习。只有找出错误和不足,才能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及时查漏补缺,将问题解决在考前。

  2.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纵向和横向的有机联系,这些联系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同时也可能是教师平时教学的“弱点”。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的交叉点。例如,函数和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数列;又如,三角函数与数列,三角函数与立体几何;再如,平面向量与函数,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平面向量与物理等等。广大考生要注意积累解此类题的方法与经验。

  三、注重高考试题的新特点

  1.客观题提高了思维深度

  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一些需要使用逻辑推理、数形结合等思维方法的题目越来越多。因此,在复习中要多练一些上述类型的题目,以提高解此类题的能力。

  2.重视“做着别扭”的题型

  在2003年的新课程卷中,出现了一些考生感到“做着别扭”的题目,这些题目均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熟悉实际应用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新教材中的新应用题多达40余道。其中,反复出现的题目有10处(指开篇与每章中都出现)。对这些应用题应十分熟练地掌握它们的解法。仔细想想,2003年河南卷的概率题不是和教材中的题目“很像”吗?

  四、关注新课程的新重点

  对比新老两种数学课本的教学内容,不难看出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性规划、空间向量、简单几何体中的正多面体、概率与统计、极限、导数均为新内容,由2003年新课程卷不难看出,这部分内容已占有40%分值。因此,要重视此类题目的重点复习。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高考试题中不难分析出,函数、不等式、平面向量、圆锥曲线、概率、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数列极限和导数正在成为高考的新重点。复习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载体,将常见的数学解题通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换元法、代入法和特值法、数形结合法)和数学思想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及逻辑划分与归纳、函数与方程、变换与转化等思想方法)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解题过程中,形成熟练的解题思路和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笔者希望读者能从本文中了解新课程、新高考的新重点,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有效复习,提升答题能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