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享受高教的权利应该全国平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2/11 10:29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舒圣祥 据《北京晨报》2月8日报道,2003年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标志着首都高等教育发生根本变化,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比去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比率高出了3倍还多。高考对北京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生关卡,难怪北京市教委的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都是满脸阳光”。 对于经历过高考的非北京、上海等“特殊地区”的人来说,大概都不会忘记那些为了自己的大学梦想而历经的艰难,他们远没有京沪考生那般幸运。看到上述的消息,我的第一个反应,不是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而高兴,也不是为北京地区高教发展而心生羡慕,突出的感觉是,这太不公平了。 谁都知道,户口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他们每年高考录取的分数线比安徽、湖北等地要低很多。以我参加高考的1998年为例,重点线北京比安徽要低整整30分。30分哪,对于一个考生来说,这是多少辛苦也换不来的呀。凭什么那些“特殊地区”的考生,因为他们手中的一纸户口,就要比我们“优惠”这么多呢?为什么被称之为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的高考,也要搞几个“特区”呢?高校招生为什么不能全国统一进行,而要分地区录取呢?往小处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若往大处说,这根本就是地区歧视,不公平。 在首都高教入学率比其他地区高出3倍还多的情况下,当北京等地区的学生在“快乐着学习并全面发展”的时候,其他地区的考生或许正为了那不公平的30分而挣扎在故纸堆中,我们又怎能奢望其他地区的学校也彻底地摒弃应试教育,和首都一样搞素质教育呢?学生们都是中国公民(但他们并没有选择自己户箱的能力),他们应该平等地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社会公平的表现,也是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在教育上,在人才的培养上,“一部分地区”的学生“先享有”或“优先享有”,都是不正常和不应该的。 高等教育和人才选拔不应该存在地域差别。北京地区高教入学率达52%而其他地区平均只有15%的天地之别,应该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因为,教育上的“贫富悬殊”较之经济上的贫富悬殊危害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