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新浪教育合作媒体特色解读(第二期) > 正文

《21世纪》2月号封面文章--留学:规避风险谨慎面对

http://www.sina.com.cn 2004/02/11 14:33  《21世纪》留学

  (文/燕飞)最近一段时间,报刊多次披露中国留学生被骗上当之事,引起有关部门和学生及家长的极度重视。“黑”中介内外勾结坑蒙拐骗,“洋”野鸡大军骗招学生花样不断翻新,随着留学市场的不断开放,鱼龙混杂,泥石俱下。对于每一位准备赴海外求学的人来说,学会理性面对,掌握鉴别能力,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尤为重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为规范的市场做了很多工作,专家们也提出不少积极的建议,希望本文能为消费者防范和规避风险提供帮助。

  时下,出国留学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已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据教育部门最近公布的数字,目前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已经达到60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在许多城市,只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只要你想出去留学都可能办到。但是,留学市场的开放也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黑”中介内外勾结坑蒙拐骗、“洋”野鸡大学骗招学生花样不断翻新。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前面的道路也许一帆风顺,也许遍布荆棘,甚至暗藏杀机。留学失败将不仅是金钱的损失,更是青春的浪费。所以,对于每一个准备到海外求学的人来说,学会规避风险,确保留学安全至关重要。

  关注留学预警

  一段时期以来,各地连续发生了一些自费留学中介违规和境外机构在中国非法招生案。这些留学中介和境外机构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有关政策和法规的规定,扰乱了出国留学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加大了对教育涉外活动清理整顿和监管工作力度,采取了包括建立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发布留学预警、上网公布国外正规高等院校名单、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严重违规案件等措施,目的在于提醒那些打算通过留学中介办理出国的留学人员,加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全面了解国外学校的资质、信誉等情况,审慎签订出国留学合同(协议),谨防上当受骗。

  作为政府对自费留学市场监管力度加大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部成立了涉外教育监管处并从2003年“3·15”开始发布留学预警,这是对自费留学市场监管的有利措施。更重要的是,预警的公布,对那些预备留学的人有了警醒,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分析教育部2003年发布的13次留学预警,从中揭示的留学陷阱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3类:一是没有足够办学资质的学校,勾结中介骗招学生,如4号预警的法国东部某大学招收500多名中国学生却无法达到办学要求,10号预警的瑞典达拉斯兰地区私立高中勾结中介骗招19名中国学生。第二类是部分学校中途倒闭,使在校就读的中国学生陷入困境,如5号预警发布的新西兰最大的语言学校Modern Age Institute of Learning倒闭、8号预警发布的南非布隆方丹市南极星国际语言学校的倒闭。第三类是一些学校被停办或不具备接受海外学生的资格,如3号预警的加拿大Royal Columbia College被暂停招生,7号预警的选择挪威人民培训高级培训学校要谨慎的警示。

  谨防留学中介中的违规行为,

  保护自身权益

  据报道,在2003年“两会”有关暴利行业的议题中,留学中介身居暴利行业的前列。据青岛一家留学中介的业内人士证实,他们收取的中介费是人均1.5万元人民币,其中用于签证、护照等费用大致在8000元左右,剩下的7000元全部成为利润,利润率达到了90%以上。中介一年介绍30个人就可以赚取20多万元。他们说:“这个钱很好赚,因为国内的人对国外的情况并不了解,而且他们急于出国,一般我们怎么说,他们就怎么信。”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有关留学中介的投诉已经成为近年来消费者投诉热点之一。江苏省教育厅在2002年进行的打击留学黑中介行动中发现,省内从事留学中介的61家机构仅有8家合格。广州市120多家出国咨询服务机构,居然九成非法。

  由于不少自费生出国留学是从中介机构获取相关信息,而许多中介又是以赚钱为第一目的,所以对中介的所作所为,留学者要格外小心。专家提醒打算通过留学中介办理出国的留学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应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国外学校的资质、信誉等情况,审慎签订出国留学合同(协议)。一旦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采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内的各种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留学中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不具备出国留学专业知识的公司堂而皇之地挂出了合法中介的招牌进入中介市场,与国外低质量的学校签订代理协议,开展业务,高额收取中介服务费。这些中介有些是有营业执照的公司,但没有专营许可权,有些根本就没有营业执照和固定办公地点,是“皮包公司”;有些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国外各种形式的中心及基金会的名义,非法从事出入境中介活动的境外机构、外国在华机构及中外合资机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一些中介设置的留学陷阱形形色色,但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

  一、名不副实、夸大其词。

  比如,不如实介绍国外学校的现状、教育设施和食宿条件等,使学生到国外后被迫转学或中途退学回国。他们还常常在广告等宣传资料上作文章,如将国外的专业学校译成综合性大学;将结业证书译成学位证书等。他们还使出偷换概念的招数欺骗学生,如宣称只要修完该合作项目的外国语言培训学校课程,取得某大学承认的证书后,就有机会进入该大学深造。其实,“有机会”同“一定能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提高成功率,中介往往专找那些入学相对容易的语言学校。被误导的学生会因此而在语言培训结束后无学校可上。

  一些中介还大肆宣扬自己的办事能力,许诺无论你的条件是好是坏,学历是高是低,经过他们的精心“包装”后,都能获得签证。而实际上,签证成功与否,中介说了不算,如果你的条件符合要求,自己前往留学目的国驻华使馆签证也一样能成功。

  二、收费五花八门,退费难上加难。

  由于有关部门对申请出国留学的费用没有具体规定,这就给中介巧立名目乱收费提供了方便。有的中介收取中介费数万元,而真正需要付费的只在办理学校入学通知和签证服务上,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应当是不收费的。有的公司不但巧立名目,还虚报学费金额,申请者不经意间就会损失一大笔钱。而最终,一些人的签证还是遥遥无期,甚至遭到拒签。而当申请人因各种原因提出退费,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少说拖上一年半载,弄不好还要对簿公堂。北京这两年就发生过好几起状告留学中介的案例。

  三、帮你弄虚作假,失败概不负责。

  有些中介公司为了使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能够出国,为其编造假材料,提供假证明,制造假成绩单,甚至帮你花钱雇“枪手”代你考试。但他们往往会在合同上这样写:“如情况不属实,后果自负”。这样,如果假材料被识破遭到拒签,中介可以完全不负责任,而费用照收不误。

  四、利用合同欺诈,骗你上当没商量。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留学中介服务合同文本。中介机构利用客户对申请过程不熟悉的弱点,在合同中写入一些摸棱两可,看似公允,实则有损于客户利益的条款。比如承诺申请大学后,会帮你联系条件好的宿舍,或提供打工机会等,而在违约责任中却有意避开。有的中介在提供服务前,不把商定的细节内容写进合同,还有的根本就不签定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客户利益就得不到保障。

  警惕“洋野鸡大学”

  所谓“洋”野鸡大学,就是在没有得到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情况下授予欺诈性的或毫无价值学位的学校。“黑”中介为了谋取暴利,与国外一些学校内外勾结,常把“洋”野鸡大学装扮成“金凤凰”,引诱学生上钩。不少中介在中文翻译上做足手脚,例如:把国外的专业学校(college)翻译成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还将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diploma)翻译成学位证书(degree)等,花样层出不穷。近年来,部分中国学生及其家长由于对瑞士酒店管理学校和其他私立学校的性质、层次、水平等情况缺乏了解,在选择学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实际上,瑞士任何一所大学中都没有酒店管理专业。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唯一被瑞士联邦政府承认为正规高等学历教育的酒店管理学院,于1997年并入瑞士西部高等专业学院。在瑞士所有的酒店管理学校中,只有该校毕业生的毕业证书才被瑞士政府承认为高等学历文凭。除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外的其他酒店管理学校,以及一些工商管理学校、财经金融学校、语言学校、“国际学校”等,均属不被瑞士政府承认为正规高等学历教育的私立学校范畴。但这些学校多冠以“大学”或“学院”的名称对外招生,学费昂贵。瑞士政府视这类私立学校为企业,要求其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商业注册,依法纳税,因此办学是合法的。但联邦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把这类学校纳入其管理范畴,所颁发的文凭也不被瑞士政府承认。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主要是以获得高等教育文凭为目的,所以应在瑞士政府承认的正规高等院校中选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单位。即使不为获得高等教育学历而自愿到瑞士私立学校(如酒店管理学校)学习,也一定要慎重择校,仔细阅读并理解所签协议条款内容。对于学费高,而入学门槛低(如对外语水平没有要求等)的招生广告,要格外小心。应尽力避免选择那些来自一个国家的学生占大多数的所谓“国际学校”,并澄清在没有修完全部课程的情况下,学校如何退还学费等事宜。那种想把私立学校作为跳板,以后再转入瑞士公立大学学习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私立学校的学历不被瑞士公立大学承认,不能作为公立大学的入学条件。同时,到私立学校学习的学生也得不到移民局、警察局转变身份的许可。

  美国野鸡大学较多,应引起留学生的警觉,并提高识别能力。

  想识别美国野鸡大学,最可靠的办法首先是到美国教育部认可的美国大学认证机构的网站去查证。(网址:http://www.ed.gov/offices/OPE/accreditation/)。当然,这个方法比较费时,还有一些方法可以更直接地判断是否是野鸡大学。

  方法一:眼下到中国淘金的美国野鸡大学,大多出自夏威夷和加州,因为这两个州在注册私立教育机构方面政策比较宽松。其次,野鸡大学的名字常以“大”蒙人。如,它们往往都堂而皇之冠以“国家”、“国际”、“太平洋”之类的大名上市。因此,当你看到美国的一个大学用了此类名字,你就要多加小心了。现在已经“上市”的,有“加州美国大学”、“斯坦福国际大学”、“太平洋中央大学”、“威斯康星国际大学”和“美国国际大学”等。

  正规得到美国大学协会认证的学校,都在美国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和深厚的资历。美国大学非常注重连贯性,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就有300多年的历史。而多年前,美国大学的名字还不大可能用上“国际”和“世界”这样的字眼。

  方法二:野鸡大学还喜欢“巧”用美国各州的名字来混淆视听。美国大学在初创阶段,如果是公立大学,就用州的名字。这有两种叫法,最早的公立大学往往是大学加上州名,如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后来这些公立大学慢慢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名的研究性大学。随着人口的增加,加州又相继建立了以普及性为宗旨的一般性4年制大学,中文翻译成为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如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一些野鸡大学就用些似是而非的名字蒙骗大众。你不是有个“加州理工学院”吗,我就取个“加州理工科技大学”,而这所名不惊人的加州理工学院,恰恰是美国的一流大学,创办之初只是一个地区的学院。

  还有所谓的“加州国际大学”(借加州之名)、“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与南加大混淆),“檀香山大学”(与夏威夷大学混淆),“南哥伦比亚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混淆)、“柏克莱大学”(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混淆)。看到这类大学,你一定要查一下它的英文名字是否符合上述的州立大学的命名规则,就可辨其真伪了。

  野鸡大学还看中了一些私立大学用名人的姓名作为大学校名的惯例。美国优秀的私立大学,常常使用创办者的名字来命名,如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这些大学,不少中国学子已耳熟能详。于是野鸡大学就借用名人之名,什么“林肯大学”、“巴林顿大学”,钱钟书所说的所谓“克莱顿大学”当属此类。还有,野鸡大学借用一些知名学府换用几个字眼来搭顺风车。美国有一个西北大学非常著名,特别是它的商学院更有名,于是也有人用“西北大学”,只是英文名字稍有不同:真西北大学的校名为“NORTHWESTERN UNIVER-SITY”,野鸡大学则用“NORTH-WEST UNIVERSITY”。

  方法三:如果进入学校的网站去搜索,野鸡大学虽然也捞到了“EDU”的域名注册,但常常主要用中文作介绍。为了欺骗中国学子,他们在中文的介绍中往往不负法律责任地吹得天花乱坠,而在要付法律责任的英文介绍中往往就要露出马脚,表示自己尚未得到大学认证协会的认证。其实,正规的、名牌的大学只用英文,因为面对全世界学生,不可能只用中文一门外语来作说明。你只要看到在某个大学网站上反复说明或者号称自己的学校得到某州政府的注册,或者得到中国驻美国某地领事馆认证的,就可以肯定它是一所野鸡大学。因为州政府从来不为大学做认证,它只是接受教育机构的登记而已,这种登记是一种手续,任何皮包公司都可以上州政府登记,不管你取什么名字或者干什么。

  如果只有一个政府登记,而没有其他信誉,也说明它不是一所正规大学。

  另外,中国驻外领事馆从来不为美国大学做认证工作,举出中国驻外领事馆,也是一个骗人的招数。

  方法四:识别野鸡大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所学校有没有校园,或者它是否用邮政信箱对外联系。大学要有校园,这几乎是常识性问题,但是到中国骗招的野鸡大学大部分没有校园,即使有,也只是一个办公室或几间租来的房子,远非学子们想像中的那种大学校园。在自由登记学校或教育机构的美国,其他方面都可以作假,而校园不能。所以,中国的网友和学子必须严加审查这个学院的地点及其在网上公布的校园情况,甚至有必要看几张大学校园的照片。一般说来,在美国办一所正规大学,必需要有校园,而且按照教育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规定,还必须具备许多公共设施,如学生餐厅、图书馆、活动中心、演讲厅、计算机房等。野鸡大学不可能有正规的校园,他们只好弄虚作假,或在网上含糊其辞,或用几张在中国办学的结业照片来代替校园照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美国正规大学是不能用钱来换文凭的,不管是远程大学还是全日制大学,必须要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籍管理是统一的,所以不存在买卖文凭的问题。只有野鸡大学才会以金钱来换取文凭。所以,如果你看到网上或者广告中看到有用多少钱作为学费即可得到毕业文凭类字样,你也可以断定这不是正规大学。

  呼唤理性选择,避开留学陷阱

  改变留学中介服务市场的混乱局面,仅仅寄希望于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打击力度是不够的。还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归口管理,成立行业协会,在行业内部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加强留学人员出国后的监护。

  对于预备留学的人来说,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自己。如果委托中介公司办理留学手续,专家提醒,你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在选择留学中介机构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公司。所谓正规的中介指的是经过国家教育部、公安部、工商总局三部门联合审批,并且执照、许可证、办公地点齐备的中介公司。作为一个诚信守约、专业性强和具有合格资质的合法中介公司,还应当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素质:1、其负责人应当具有国外生活、留学或工作的经历;2、应当熟悉留学目的国学校的详细情况;3、有能力为申请人设计完整的学习规划;4、公司拥有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员。截至2003年3月中旬,全国经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共有270家。其二:合法的中介公司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出问题,在与公司签署协议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各项条款,内容尽量细化,具体明确,拒绝含糊不清的条款出现在协议中。其三: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了解就读学校的资质情况。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国外部分学校的名单,这些学校来自全球21个国家,其中包括法国、挪威、新西兰、加拿大、瑞士、英国、丹麦、南非、马来西亚、爱尔兰、荷兰、希腊、塞浦路斯、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芬兰、韩国、日本、瑞典和美国等国。据悉,这些学校主要是有关国家使馆等机构提供,均经过所在国教育主管部门认可。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外国学校情况,教育部将定期对所公布的国外学校名单进行修改和调整,并陆续公布更多国家学校的名单。

  教育部此次在公布部分国家学校名单的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各国对高等院校的认证方法。同时公布的还有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其中包括这些国家高校的数量分布、性质类型、学制及学科等多方面信息。

  另外,教育部留学中心已通过设立专线电话等,接受留学人员和社会各界对国外学校、资质情况的查询。具体查询方式为:电话:010-82300056 010-82301008传真:010-82301166 Email:interco@stnet.cscse.edu.cn教育部还建议通过以下途径了解国外院校有关情况:一是通过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www.jsj.edu.cn)和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进行查询;二是咨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三是咨询外国驻华使馆;四是若通过中介办理出国留学,应查看中国驻外使馆出具的对国外学校的资质认定文件。目前已开始使用的《国外教育机构资质情况认定表》,很容易判断国外学校的实际情况。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