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好胃口好心情 何不取消中小学早自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2/12 11:21 北京青年报 | |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合肥中小学生不吃早餐的首要原因是“没时间”和“没食欲”,专家呼吁———推迟第一节课,取消早自习。 ■不吃早餐真无奈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由合肥市和信市场调查公司近期完成的对合肥市3000多名 ■时间太紧没食欲 据调查,没时间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的作息时间安排太紧,课业太重,很难有时间保证高质量的早餐。目前全国比较通行的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为:起床6:00~6:20,早自习(寄宿生)6:50,到校(走读生)7:30,12:00下课就立即吃中餐,14:10~16:50上课,17:00离校,寄宿生晚自习18:10~21:20。以安徽某重点中学初一新生为例,其7门课程均为闭卷考试,除语文、数学、外语课程外,另有生物学(15.1万字)、思想政治(10万字)、中国历史(14.3万字)、地理(10.2万字)等课程需要复习。 安徽省一位营养保健专家告诉记者,“没时间”和“时间太紧”,直接导致了孩子们早餐“没食欲”。科学研究表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在睡眠中有两个生长激素分泌高峰,一个是在夜里零时左右,一个是在凌晨5时左右,现在小孩普遍晚10时左右甚至更晚休息,必然挤压零时的分泌高峰;早晨6时左右起床,必将破坏早晨的分泌高峰。这样就会造成孩子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营养行为、营养气氛不符合科学规律,早晨孩子们即使吃饭,吸收效果也不好。 此次调查结果还表明,有将近30%的中小学生不吃早餐,其中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小学生为20%,中学生则高达48%;根本就不吃早餐的比例,中学生为4%,小学生为10%。因为时间太紧,有14%的学生在路边摊点上吃早餐,12%的人在学校(课间时间)、路上(边走边吃)或者饭馆草草解决早餐问题。 ■应保次日好胃口 专家建议,借鉴地方政府机关办公时间调整的成功经验,在加大教改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可将中小学生的上课时间调整推迟至上午9时,取消早自习,适当压缩午休时间,并保证下午5时之前放学,通过量化家庭作业,与家长多沟通,将学生晚上休息的时间严格控制在22时之前,确保孩子第二天有一个从容的心态和一个好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