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及评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2/19 13:47 《高校招生》 | |
下面是2003年高考作文(全国卷)的材料和要求,以及本刊特别邀请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所推荐的满分作文(全文未经删改,插图为编辑所加)。推荐老师对这些作文均进行了评析。 作文材料和要求: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怎一个“情”字了得 寓言材料中,富人所以认为独生子聪明而怀疑邻人,完全是感情先入为主的缘故。然而,寓言毕竟是寓言,它虽然蕴含一定的生活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但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诚然,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受感情的左右,可“感情”代替不了“认知”的“理”,相反,“理”大于“情”,“情”趋从于“理”,怎一个“情”字了得呢? 怎一个“情”字了得?据《吕览·去私》篇载:晋平公让大夫祁黄羊推荐南阳县县令,祁黄羊毫不迟疑地说:“叫解狐去当,他一定能够胜任。”晋平公惊讶地反问道:“你说的是解狐吗?他不是你的仇敌吗?”祁黄羊笑了笑说:“您让我推荐的是县令,并没问谁是我的仇敌呀!当县令,我认为解狐最合适,他能干得很好。因此才推荐他。”果然,解狐很有才干,成为百姓拥戴的好县令。又一次,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一位法官;祁黄羊想了想,说:“让祁午做吧,他是再合适不过了。”晋平公听后又很震惊,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他不怕别人说闲话吗?千祁黄羊认真地回答说:“您问谁能当法官,我就把最能胜任的人推荐给您,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事实上,祁午正如父亲所料,他办案精细果断,政绩斐然。孔子闻此曾赞叹道:“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是啊,祁黄羊两次推荐人,虽然都直涉感情,但他的认知、判断却完全不受感情的左右。可见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 怎一个“情”字了得?战国时齐国的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其貌美,就是用今天的“酷毙了”“帅呆了”来形容也不为过。尽管妻、妾、客人都一致认为他“美于徐公”,他也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当他见到徐公,“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后,就不得不“自以为不如”甚至“远甚”了。无疑,邹忌是希望自己比徐公美的,他也一定有着那种感情上的自爱,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竟能突破感情的樊篱,冷静清醒地分析自己的“美”,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认知判断。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说:“每个人必须承认,—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他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判断者。”这一点邹忌做到了,他在“纯然淡漠”的心态下所表现的自知之明,不仅赢得后世的赞誉,也是“认知”高于“感情”的有力佐证。 怎一个“情”字了得?晋代历史学家陈寿的父亲因犯错误,受到诸葛亮的严惩而郁闷致死。然而陈寿并未因为孔明是仇人,就徇“情”忘“理”,歪曲历史,他按事情的本来面目”,写诸葛亮“东联北拒、高瞻远瞩,励精图治、赏罚分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而突出了人物的雄才伟略、高风亮节。陈寿也是人,以其历史学家的心灵,当然有着丰富的感情,“杀父之仇”他能忘吗?当然不会!可他竟能抛开个人的爱恶,如此“歌颂仇人”,大讲实事求是,也决非“认知” 出现了毛病。这,只能说明“感情”左右不了“认知”,其影响是有其局限性的。 哦,怎一个“情”字了得! 点评:这篇高考满分作文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文章标题典雅并且扣住考试要求的话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文章标题首先就以一个反问兼感叹的句子给人以眼睛一亮的感觉,让人不觉为作者准确的审题和鲜明的感情倾向而叫绝。二是行文说理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作者首先从分析材料入手,从而推出自己的论点:“理”大于“情”。接着举祁黄羊推荐仇人为县令和推荐儿子为法官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理”是“情”外之物。再举证邹忌对自己的美突破“情”的樊篱,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并引康德的名言对邹忌的判断作评价,再次论证认知高于感情。又举陈寿不循情忘理,而客观叙写他的“仇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高风亮节的例子,充分证明了感情没能左右认知的道理。三是事例充实。事例都是熟知的古例,但分析时都扣住考试要求的话题翻出新意来,论证有力。反映出作者积累、调动和组织材料的厚实功底。四是行文线索明晰。全文以“怎一个‘情’字了得”作组材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文中表达的感悟通过“怎一个‘情’字了得”(“情”再了得还是没有“理”了得)意味深长而又鲜明地显示出来。(四川 谭幼仪) 如果死去的是我 如果死去的是我…… 又一次地躺在床上看《三国演义》,这样很好,我可以让自己也融入金戈铁马,让自己的思绪飞到那我早已向往的年代。 一阵风吹了进来,我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我是赵云,潜意识告诉我。 天下大势,早已被三分。一分曹操,他虎踞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分孙权,他龙盘江东,恃天险而望中原;一分刘备,他至德至贤,天下之民无不竞相称颂。我的主公就是刘备,虽然他文武不及曹操,身世不及孙权,但他为人忠厚,从不因为和某人关系密切而改变他对事物正误的看法,我看中的正是这一点,想当年在当阳长阪坡的时候,我奋力救出太子阿斗,几乎被曹操所害,他居然把亲生儿子摔于地上,说:“为此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虽然天下三分,但最有机会一统中原的是我的主公。文有诸葛亮,武有五虎上将。要不了多久,只要坚持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政策,中原唾手可得。 可惜的是,一件意外,让主公对事物认知发生了偏差。 关羽死了,是被吴国吕蒙害死的。关羽、张飞和主公曾经义结金兰,三人情同手足,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为此,主公大怒,兴起百万大军,不灭吴不罢休。 我想劝说主公,因为关羽的死可以说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狂妄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就连诸葛亮军师的联吴抗曹政策都抛于脑后。我告诉主公,千万不要因为关羽的死而改变对整个局势的认知,死了关羽不要紧,只要坚持军师政策,很快就可以实现主公多年的心愿。我天真地认为,主公会冷静下来,正确地对待这件事。可惜主公已然失去了理智,听不进一点劝告,反而对我深为不满。 许多朋友都说我笨,主公和关羽的关系难道我不知道?我只是以为主公会把感情和整个局势分开。唉…… 后来,主公御驾亲征,结果托孤白帝城。 我很伤心,我多么想死去的是我而不是主公的兄弟,那样的话,也不会导致今天的结果。 一阵冷风吹了进来,原来只是南柯一梦。 我却发现我早已泪流满面。 感物伤吾怀,抚心长叹息。 只是希望所有的人正确地对待感情…… 点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巧借“梦乡”之境,化现实中的“自己”为历史上的“赵云”,以亲临者的身份参与“三国”之事,既便于事件叙述,又宜于心理描写,更易凸显主旨,显示了作者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上的较高水平。其事件叙述援例精当,言简而“事”明,心理描写剖析到位,虽主观情感浓烈却道存理显,文章主旨于结尾之时一句刹住,醒明豁亮,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四川 黄祖泗) 拭去眼前的浮沉 浮尘障目,看清流常为浊水,观蓝天常成阴霾,眺绿野常似荒漠。 情感萦心,每易欺于谎言,偏于成见,惑于谗巧。 要看清世界,须拭去眼前的浮尘,欲明白是非,须放下心中的偏见。 古往今来,多少王朝因奸佞当朝,主上昏愦而倾覆?人世千年,又有多少人因受内心情感的左右,失足遗恨,抱憾终身? 汉成帝宠幸赵氏姊妹,迷于儿女私情,溺于声色之娱,难以明断国事,遂至天怒人怨,二百年汉室之基,一朝为王莽所篡。牛顿,这位名振寰宇的物理巨擘,却在晚年为宗教感情纠缠,作出“上帝用拳头一击而运动了地球”的荒谬判断;刘备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贸然出兵,落得个营烧八百里,含恨白帝城的可悲结局,只能带着兴复汉室的遗志托孤于丞相,深可痛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今天,若想明断是非,就必须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冷静观察,周密分析。 于个人,为前途理想,切忌凭感情盲目行事。若一味相信自己心中认定的好友亲人,难免会排斥许多直言诤言。 于国家,领导人更应当广纳谏议,听取民情,唯其如此,方能保国安民,方可强国富民。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想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更是一个严峻的话题。人皆有情,但如若为情感所役,失去了理智与客观的判断,又如何不是人之大失! 在种种感情的萦绕之下,我们需要让心灵倾听最真的声音,这最真的声音或许来自陌生人,甚至是敌人、仇人,但只要你能静心安神,就可以做一个智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诚然,亲人友人也会提出各种有益于我们选择、认识的建议,这时的我们,更不能怀疑自己会因难于摆脱主观感情的束缚而对他们产生隔膜! 学会分清是非,懂得明辨善恶,这正如我们看这个世界一般,要不为障目的浮尘所蔽。那样,我们定会看见清流之清,浊水之浊,看见蓝天之蓝,阴霾之暗,看见绿野之美丽,荒漠之单调。 愿你拭去眼前的和心中的浮尘! 点评:文章以一喻句为题,生动形象而又鲜明的表明文章主旨,新颖别致,醒豁人眼。文始紧承题意,以其独到的视觉审视了古今中外因“浮尘障目”而“抱憾终身”的典型例子,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为情感所役而失去理智与客观的判断,既契合材料所寓之意,又有所生发。文尾既照文题又应文首,将全文紧扣密缝于一起。文言词语的恰切遣用和排比句式的精当设置,既增强了语言的生动典雅和音律节奏之美,同时又使语言凝练集中、畅达痛快。(四川 黄祖泗) 农夫的日记 年月日风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 我不想成为后人的笑料——“守株待兔”已很让我脸红了!究竟是什么让我面对众人的讥笑还能苦苦地支撑,是眼前这个很新巧的捕兔袋吧?不敢确信。我只觉那是黑暗的洞,在一点点吞噬着我的自信。 张三站我身后,道:“按照它的设计,捕兔应该不是问题——只要再坚持。”我无言,毕竟有谁相信自己的敌人?这家伙曾最爱讥笑我“守株待兔”了!可是,我真的该怎么办? 年月日晴 今天天气很好,如我的心情,我已撤回了捕兔的工具,终于感觉不到压力了。至于旁人的讥笑,我已司空见惯。 我相信了儿子的话:“为什么要死死守着那一套呢?曾经的失败不能说明问题。收回迷茫,我们好好种田吧!” 是的,我不再坚持,我听从儿子对事物的判断。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最亲的人呢? 年月日雨 这真是阴暗的一天! 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太没有勇气了!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张三的话。他在我撤走工具的第二天便捕到几只兔子! 又一次失败! 年月日多云 我要反思,我应该好好地反思。 几天的思考,我想应该有收获。 很容易想起《韩非子》的寓言,我也很受启发。人们总是很相信自己的亲人,这是一种感情的依赖感。意气用事,感情就会遮住理智。 有时候,敌人甚至是你成功的伴侣,别用仇恨掩住双耳,听不进“金玉良言。———我不是感谢张三,我终于明白失败的原因。 基于正确的客观事实,我才能正确地认知事物,这些于我的儿子和张三都没有关系,正如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识,因为他们只能影响,而无法决定,真正面对的,是我自己。 某些事物不是简单的,要认知它,靠的是自己,别人的建议都只是参考,更别说因感情亲疏而区别对待——那真是一个彻底的错误! 我想,我真的应该明白了。 但愿明天是新的一天! 点评:文章非常出新立异而彰显亮“彩”。在文体上,作者以便于心理直接描摹的“日记体”形式来凸文意显文情,细致入微的表现了农夫于四天之中的心灵运行轨迹,并借农夫的“内心独白”表明作者的观点:基于正确的客观事实,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文中天气状况与农夫的心态均呈一一对应之关系:多风——迷茫疑惑;晴——压力解除;雨——又受打击;多云——反思结论。文章笔调自然流畅,语言运用无雕无钸,似农夫与你促膝相谈一般。(四川 廖丽鹃) 一个关于“偏见”的偏见 偏见之于看风景,是大有差异的。风景没变,但倘若看风景的人戴上有色眼镜,景致也就大不相同了。有偏见的人当然全是有心的,并且大抵以唐朝名僧慧能为榜样,主张“心外无物”,看东西想问题时不免给自己的心加装一副有色眼镜,然后再将头缩于腹内,如同刑天之民,视听蒙蔽,如此一来,偏见就形成了。 我们每个人在环境一样,心境不一样时,一个个偏见便会从心灵的墨镜后“倏”地钻出来,同样一个晚上,“欢愉嫌夜短,沉闷嫌夜长”便是这个道理。世事如此,人世(事)亦如此,法语中的“喜乐”(bonheur)便是由“好”和“钟点”两个词组成,而德语中的“沉闷”(langweile)据字面上解释却是“长时间”,个把钟头说不上长,也谈不上短,但正由于心灵的偏见,愉悦和沉闷也便应运而生了。 “偏见”和“偏爱”如同孪生兄弟,是分不开的,“偏爱”必产生“偏见”,而“偏见”又偏爱所偏爱的。雪莱的《赠珍妮——一个回忆》中对啄木鸟的描写中道:“鸟吸山更幽”,王籍名句中也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王安石的世界观与前面二位大相径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后人讥为拙笔,可见针对鸟叫,王安石认为是大煞风景的“鸦鸣鹊噪”,而雪莱和王籍则推为“莺啼燕语”了。 我们怕偏见,更怕偏见多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于是无端地怀疑自己,但更多的却是怀疑别人,又常常摸着良心,看看是否戴了有色眼镜,常常按住心灵的缝隙,以防“偏爱”乘虚而入,“偏见”乘虚而出。但长久这样折腾下去,不免身心俱困。于是又产生一个偏见:“我公正得很!没有偏见!” 叔本华在《哲学小品》第二百七十八回中写道“思想家应该是聋子”,此话大有道理,否则耳根不清净身心受玷污,必产生偏见,继而产生假道学。但这只是被迫防范偏见。倘若要根除,怕只能不长心了。钱钟书说人人都有偏见,因为人人的心都是长在左边的,心是偏的便是偏心,偏心所以产生偏见,偏见侵蚀我们的头脑,于是思想也有所偏,这便是为什么但丁在《神曲》中写“地狱里连太阳也是冷清清,静悄悄”的和“魔鬼偏爱牛,所以常现牛形”的缘故了。 心是长不回正中间的了,所以,我们想东西时不妨少用心而多用点尚未偏倚的大脑,便可杜绝偏见。当然,心上的有色眼镜是一定要取掉的,据艾克曼1830年同歌德的谈话中所述,歌德最讨厌戴眼镜的人。 点评:文章最大的特点和最“出彩”之处是:作者在力求观点鲜明,论述富有说服力的基础上,精当的运用了“引用”这种修辞方法。作者以其较为广博的学识见闻,较为深厚的古文功底,或史实,或诗词,或名言,或俗语,稽古引今,援“外”引“内”,既切题合旨宜境,又文采斐然,极大的增强了文章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四川 廖丽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