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办定点“打工子弟学校”招生不足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2/20 11:11 中国青年报 | |
2月16日,济南普利初中又接收了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这已经是新学期开学后陆续转来的第25位新生。但这个数字离校长刘东的预期相差太远。 普利初中是山东省首家公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去年11月22日正式挂牌。济南市教育局官员说,划定这类公办定点“民工子弟学校”,济南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共有13家公办定点学校。但新学期开始,包括普利初中在内的济南市13所公办定点学校,新增 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南乐水分析其中原因时说,济南市在2000年就允许外来人口子女在一般公办学校上学,只是多收了一笔借读费。新政策出台后,原来在一般公办学校上学的也就没必要转学到定点学校。还有城乡结合部的村办学校在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方面也不可忽视。 济南南洋学校是一所寄宿制“贵族学校”。一年的学费,小学是2万~2.2万元,中学是2.4万元。这里有不少外来人口子女。辛明艳老师带的班有20名学生,非济南市的有6名。辛老师说,这些孩子的父母经济条件较好,但他们终日忙于生意,无暇照顾孩子。为孩子选择这所学校,除了想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外,这里能够寄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定点学校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有卖包子的、商场保洁员、环卫工人、修鞋匠、批发咸菜的……从事的职业都很辛苦而且在城市没有什么“关系”。记者随机调查了10名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均表示没时间照顾和辅导孩子。卖包子的郁师傅说:“我们生意太忙,连给孩子做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放在老家。” 因此,公办定点学校仅仅取消借读费,还不能完全达到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条件。 在夜市卖旧书的王怀玉说,在城市供养一个孩子要比在老家难很多。他在济南打工已经5年,现在一边卖旧书一边追讨被拖欠的工资。他在老家有1亩3分地,去年发水灾,棉花减产,总共收入500元,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想让孩子进城念书,可问了问费用,还是放弃了。 刘东认为,定点学校的教育服务还没有达到外来务工人员的要求。设立定点学校的初衷,就是要扶助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弱势群体,但有针对性的宣传不够,同时推出的教育服务还没有充分考虑到打工者们的实际情况,比如应该实行低价寄宿制、加大对贫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助学的力度等等。 他说,公办定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有着自身的优势,但目前还缺品牌效应。外来务工人员常常是先出来找工作干事业,定居之后再为孩子找学校。如果定点学校有品牌,外来务工人员未出门就知道,那么就可能直接带着孩子到城市,先把孩子安顿好。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除了生源不足的问题,公办定点学校目前大多面临着资金和教育评价问题。 一位校长说:“由于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地方财政并没有下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经费。定点学校原本因为各种原因就属于弱校,以前,有些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经较为集中。按照济南市教育部门以前的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的标准为:小学每学期300元,初中每学期500元。另外,很多学校还会收取择校费等其他费用,这些费用大多用于学校教学和建设。成为定点学校后,没了额外收入,教育经费更紧张了。” 一位初中校长说,他们这所初中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10人,现在借读费一年就少收10万元,学校扩容改善办公条件面临经济压力。 以前有的学校借读费一收就是6年,如今宣布取消,家长要求退还剩余部分,可学校说钱早用在教学和建设上了,现在资金紧张。这样的矛盾也出现了。 针对一些定点学校出现的财政困难,济南市教育局新年召开的第一个局长办公会,决定压缩会议费、招待性支出,对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建设实行经费扶持政策,拿出100万元支持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建设。 一些定点学校的负责人还担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差的情况,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以分数为标准。他们呼吁,应该改革现有考核标准,在评价体系、资金政策上帮扶定点学校。(本报记者 郑燕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