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招聘会简历满地 别让“水分”淹了求职者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4/02/26 12:00  北京晨报

  据报道,在上周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招聘会尚未结束,个别提前退场的展位四周,已有2500份之多的简历被丢弃在会场。从简历封面上赫然呈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字样推断,大概不是因为应聘者档次太低才遭“遗弃”。那么,“求贤若渴”的招聘单位为何连看看简历的兴趣都没有?

  多种目的“搭船出海”

  一位2003届毕业、财经专业的同学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某次招聘会上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单位公开招聘5名应届毕业生,他和几位同学相继投放了简历。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人得到面试机会。当时也没放在心上,但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内部”人士得知,“公开”招聘的5个岗位,在拿到招聘会前已经有3人到岗,剩下的两个也基本定下了。之所以还要参加招聘会,是因为“上面要求必须公开招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搭招聘这条大船“出海”的企业,其目的可谓五花八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外企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去大家早已熟知的“宣传秀”、“用廉价工”等做法之外,目前一些人力资源调查机构或是企业为了拿到一手数据,也会通过发布招聘信息,大量收集简历来采集。劳动法专家左祥琦律师也表示,目前在招聘过程中,反映比较大的是借招聘收费问题,“面试费”、“试卷费”等各种收费名目越来越多,而结果往往是“只招不聘,只考不录”,招聘成了个别企业的“摇钱树”。与之相比,那些将应聘者的“智慧”占为己有的做法只能算是“小儿科”了。

  就业难留出“注水”空间

  所谓的“水分”和“陷阱”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招聘”却越来越具有商业价值,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日益尖锐的劳动力供求矛盾造成的。

  据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韩光耀介绍,“近几年北京人才市场上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在40万人左右,而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一半,缺口高达20万个,就业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首要问题,这从各种招聘会的火爆程度就可见一斑。”由此,热衷于挖掘招聘商业价值的机构和个人也越来越多。

  据智联招聘网CEO刘浩介绍,在国内成规模的招聘类网站不多,但是规模小的人才网站,保守估计也在三四百家,信息多是抄来的和过期的。而这种“拉场子”的做法也被一些不具备举办现场招聘会能力的机构所采用。但是,刘浩先生也表示,HR经理可能一天要收到500封E-MAIL,不能及时回复也是情有可原的,并不能由此断定这个招聘广告的真实性。

  谁为招聘挤干“水分”

  为招聘“挤水”是否有法可依?左祥琦律师告诉记者,由于招聘是供求双方达成意向的过程,其中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很难规定得非常细致。而且,供求双方掌握的信息并不对称,求职者也很难拿出招聘一方“假招聘”的证据。因此,目前除招聘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不得借招聘收取求职者任何费用之外”,尚没有非常契合的法律条文适用于招聘。

  一家人才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有信誉的办会机构会特别珍惜自己的品牌,不会允许那些被查出有“水分”,或是上了“黑名单”的单位与求职者见面。所以,求职者对招聘会要有所选择。原sony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马思宇也提醒,“参加招聘会的任务不是撒简历,事先应对所要应聘的企业有个基本了解,在现场还要注意观察企业付出的成本与招聘职位价值是否相当。比如说:企业参加一场招聘会,两天的成本上万元,而其招聘的职位如果通过其他方式同样可以轻易招到,成本却低得多。那么,就不能免除做广告的嫌疑了。”(晨报记者徐虹)




评论】 【天生我才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