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高校招生》 > 正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大拼盘

http://www.sina.com.cn 2004/04/08 17:52  《高校招生》

  编者按:文言文向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既多又杂,而且散见于教材。因此整理、复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是令广大考生深感头痛的事情。本刊急考生所急,特别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及诗歌鉴赏四个方面入手,“烩”制出这道特制的有关文言文复习与解题技巧的“拼盘”以帮助考生备考。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能力层级为B。

  测试形式

  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解题方法

  一、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例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2003年)

  “讽”字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2.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2003年)

  “遇”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推知解释错误。

  例3.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2002年)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4.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001年)

  教材《赤壁之战》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与现代汉语不同。考场上能做到很快地联系教材,就要熟读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平时做好知识积累,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用法,已列入考试范围但试卷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词语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记课后的一词多义练习,像高考试题中的“给”“盛”“识”“适”“辞”“请”“致”等都在练习题中出现过。

  二、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5.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01年春季)

  例6.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7.善才绳之。绳:捆绑。(1997年)“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8.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9.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10.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1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1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2001年春季)“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三、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13.每读书至治乱得失。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复习补要

  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没有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是涉及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有选择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识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高考例题

  (1).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002年):指刚成年的时候。(见《孔雀东南飞》)

  (2).铨简秀士(2002年春季):选拔官吏。(见《记王忠肃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从之(2001年):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见《失街亭》)

  (4).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职开始工作。(见《张衡传》)

  与文言句式有关的高考例题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动句)

  (2).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2000年)主谓式判断句,即“他是都督”。(薛吉辰)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测试形式

  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如2003年全国卷和北京卷。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了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2001年)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传统课文。“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二、分析虚词语法特点

  (1).“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连词;“以”字后面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

  例2.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2003年春季)

  前句“以”字后的“身死”是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做“白”的状语,“以”在句中是介词。后句“以”字前后的“险”和“远”都是形容词,“以”在句中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不同。

  例3.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2001年)

  前句“以”字前后的“缓攻”和“待其事”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后句“以”字前后的“穷予生之光阴”和“疗梅”也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相同。

  (2).“以”或“于”两字常和后面的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搭配对象类别不同,“以”或“于”字用法也不同。

  例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002年)

  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句搭配的“百骑”是“人”,后句搭配的“钟磬”是“物”,由不同类推出意义不同。

  例5.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2001年)

  前句“于”字后面的“燕”是国名,后句“于”字后面的“郑袖”是人名,类别不同。“于”在前句中相当于“到”,在后句中相当于“被”,意义不同。

  三、看虚词出现的位置

  (1).“其”字用在感官动词或心理动词后,是能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是指示代词或是充当定语的人称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表委婉语气;出现在句中和句首用法不同。

  例6.一则羡其不孤;秦贪,负其强。(2003年北京卷)

  前句的“羡”是羡慕,是感官动词,“其”是代词“他”;后句“负”是一般动词,“其”是代词“他的”,意义不同。

  例7.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前句“其”在句首,表反问语气;后句“其”在句中,表委婉语气,意义不同。

  例8.秦王恐其破璧。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句的“恐”和后句的“咎”都是感官动词,前句的“其”能充当主语,是人称代词“他”;后句的“其”不能充当主语,是指示代词“那个”,意义不同。

  (2).“之”字前后分别是名词和动词(或形容词),“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字前后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结构和名词,“之”是助词,译为“的”。

  例9.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003年北京卷)

  前句“之”用在名词“海”和形容词“深”之间,后句“之”用在名词“李渤”和形容词“陋”之间,用法相同。

  例10.太子之死也。从容受死之意。

  前句“之”字用在名词“太子”和动词“死”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字用在动词性结构“从容受死”和名词“意”之间,是助词“的”,两句用法不同。

  复习补要

  高考语文未考文言虚词用法辑录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试题中没有测试过的虚词有“何”“乎”“与”“其”“若”“所”“也”“者”。

  一、何。可用作:代词、副词、复音词。

  二、乎。可用作:语气助词、介词。

  三、与。可用作:介词、连词、语气助词(通“欤”)、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四、其。可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语气词、连词。

  五、若。可用作:代词、连词(表假设)、副词(表大体如此)、介词(表比喻,常作补语)。

  六、所。可用作:代词、固定结构。

  七、也。可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八、者。可用作:代词、语气助词。(薛吉辰)

  文言文翻译

  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翻译由第一卷的选择题改成了第二卷的笔答题,赋分5分。要正确地解答,就应了解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1.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标准,我们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意贯通。

  2.译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

  1.保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照原文抄录。

  例1.“燕使乐毅伐破齐”。(1999年)其中的“燕”“齐”“乐毅”是国名和人名。

  例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其中的“永元”“孝廉”是年号和科举名。

  2.解释。即联系上下文组成现代汉语常用的词语,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例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其中的“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例4.“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年)其中的“能”“廷”“面”“从”分别组成“能够”“朝廷”“当面”“顺从”。

  3.更换。即结合上下文换成现代汉语惯用的词语,有些特称词语和修辞格还要采用意译。

  例5.“食毕,复随旅进道”(2000年)其中的“食”“复”“进道”就可以更换为“吃”“又”“上路”。

  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例6.“履至尊而制六合。”其中的“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整个天下”。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

  例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其中的“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

  例8.“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其中的“缙绅”是借代修辞,应换译为“官员”。

  例9.“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其中的“填沟壑”是婉曲修辞,应换译为“死”。

  4.增补。即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文言句子中需要补出的成分主要有主语、宾语、谓语和介词。如果是词类活用,也要补译出来。

  例10.“(原)于是遂就书。”(2003年北京卷)增补主语。

  例1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李广)尽哀。”(2002年)增补宾语。

  例12.“径将我入(于)青云间。”(1999年)增补介词。

  例13.“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迎操)也。”“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增补谓语。

  例14.“尽降齐城。”(2001年)其中的“降”是使动用法,译为“使齐国的城镇全部投降”。

  5.删除。即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例15“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2003年北京卷)

  例16.“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2001年)

  例17“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上述三例中的加点字删去不译。

  例18“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例19.“噫吁戏,危乎高哉!”

  上述两句加点字只翻译一个词。

  6.调整。即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倒装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例20.“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宾语前置。

  例21“灌脂束苇于尾。”(1999年)译为“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状语后置。

  例2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为“寻找一个能出使秦国回答对方的人,没有找到。”定语后置。

  7.凝缩。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

  例2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翻译时可凝缩为“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翻译练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

  2.然羽非有尺寸之地,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候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史记》)

  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说苑》)

  参考答案:

  1.橘树生长在淮南就结橘子,生长在淮北就结出枳子,他们的叶子只是相似,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水土不同啊。

  2.然而项羽没有一点封地可以凭借,却趁机从民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国诸侯的军队,灭亡了秦朝,分裂天下,分封王侯,政令由他自己发布,自号为霸王。

  3.贤能的人知道自己不能被任用而怨恨他,不贤能的人知道自己被鄙视而仇恨他。(薛吉辰)

  诗歌鉴赏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自1993年以来,诗歌鉴赏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导向,一直受到广泛的好评。从2002年高考开始,诗歌鉴赏又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做惯了选择题的同学对此不太习惯,觉得诗歌鉴赏主观表述题难以下手,对此,本文探讨了诗歌鉴赏主观表述题解题中4个必须切入的角度,以期对同学们的诗歌鉴赏活动能有所帮助。

  《考试说明》指出: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二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根据古代诗歌的考查内容,结合历年诗歌鉴赏的考试情况,诗歌鉴赏的解答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一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热爱祖国及其山水,忧国忧民,如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如杜甫的《兵车行》,陈陶的《陇西行》;③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表达高洁情操,追求建功立业,如于谦的《石灰吟》,王昌龄的《出塞》;④咏史规劝统治者,揭露社会黑暗,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韩翃的《寒食》;⑤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如李白的《赠汪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⑥个人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说,无论是诗歌的语言还是其写作技巧的运用,都是为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

  评价诗歌的写作技巧

  古代诗歌是一种最精练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形象的概括性、抒情性都很强,最能突出的表现社会生活的典型意义。因此,评价写作技巧是高考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比喻手法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前一联以“落日”比喻暮年,表现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后一联用典,自比“老马”,呼唤用老马的“智”,抒发老当益壮的情怀。拟人手法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夸张手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突出了愁之深、之浓。

  2.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充分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3.烘托与对比的表现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元代王冕《白梅》的前两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写作技巧还有象征、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结构上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等,这里不再一一分析。

  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形象”。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小说来说是“人物形象”,对散文和诗歌来说就是意境,对戏剧来说就是戏剧人物所反映的戏剧冲突。其中,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进行形象分析时,要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等等。

  鉴赏诗歌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起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杜甫《兵车行》中的“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思想。

  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

  其他如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写出了蓬勃的春意,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写出了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

  诗歌的语言、技巧、形象、思想是紧密联系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感受作品形象、体会诗歌思想感情的媒介,而要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又需一定的写作技巧作支撑。作为诗歌的鉴赏者,必须找好鉴赏诗歌的切入的角度,顾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才能拿到高分。

  如2003年高考试题第17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要准确地回答本题,应重点答出四个要点:一是找出并理解诗中第三联的两个字“咽”和“冷”;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是诗文更为生动;三是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四是此二字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由此看来,鉴赏诗歌的语言、评价诗歌的写作技巧、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诗歌鉴赏时,一定要将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而深入地鉴赏诗歌。(高萍)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