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专栏 > 正文

大众化趋势下的2004年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4/04/15 18:46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世纪90年代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之际,最早从发展高等教育中获益的美国,甚至提出了要让每个公民都接受高等教育的宏伟计划;原先一向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倾力发展基础教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发展高等教育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世界性的大潮,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自己的飞跃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进入一个急剧增加的阶段,2001年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今年毕业生的总数则达到了280万,而同时期,社会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并没有急剧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买方市场趋强的阶段,换言之,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就业大众化”的阶段。

  在买方市场趋强阶段,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表象。

  1.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

  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2年以来,社会需求变化几乎让人眼花缭乱,近几年持续热得不能再热的计算机、通信类企业需求,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需求统计中仍然是需求大户,但是突然出现总量有较大数量级的下降;教育类单位的需求上升,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师资需求以10万的数量大增,但是专业分布广,批量小,层次高,定位在硕士和博士,只有个别专业接收本科毕业生;预计在今后几年计算机、通信类企业的需求会回升,将是一些大企业需求在大降之后逐步回升,主要是中小企业累加需求增多。但是,由于培养规模的扩大,热门专业的供需矛盾由“过剩”趋于平衡。高等学校、高中等教育机构由于教育规模扩大,对毕业生的需求还有上升的空间。由于加入WTO带来的对通晓世贸规则及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如金融保险业,财经贸易、司法类毕业生,因高等教育培养的滞后性,而引发短缺。

  由于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不确定因素增加,给预测带来很大的困难。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慢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叠加了社会需求的急剧变化,进一步诱发结构性的供需失衡,使供需矛盾加大。

  2.职业空位与失业共存

  毕业生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供需矛盾加大,是造成“职业空位与失业共存”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为: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毕业生;同时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或者不愿意到虽然是适合自己,但是条件差的岗位去就业,有业不就,增加了社会上毕业生就业难的气氛。

  3.买方市场行情见涨

  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如今,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部分“供大于求”。从而使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化,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从整体上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都将处于“买方市场”。

  在2002年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反映出买方市场的行情在涨的特点有二:一是在20世纪末,买方市场原来主要表现在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和本科毕业生的部分长线专业上。现在已经波及到高等教育中重点院校(教育部的直属高校),据部分学校对2001年11~12月对2002年毕业生的需求的统计,比去年同期进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减少1/3~1/2,并且平均每单位招聘的数量减少;二是一些社会需求小的专业的研究生,他们理想的就业岗位趋紧,在毕业研究生层面上出现结构性的买方市场。由于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扩大,2003年招收了27.1万人,2004年将招收33万人。毕业研究生将在3~4年内由现在的每年7万人增长到30万人以上,并且在“十五”以后继续增长。预计在2003年以后,在缺少应用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层面,买方市场的现象将进一步呈现。

  4.挤占效应趋强

  我们经常听到有社会舆论反映,一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上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如果我们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的原由,可以看出这是在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市场选择”和“工作竞争”的一种结果。所谓“人才高消费”是“挤占效应”的表象。国际上有人称之为“劳动者中的过度教育现象”。

  今后,随着毕业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如果不同层次毕业生的劳动力价格之间差距小的状况不发生改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近一段时间内,在社会需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根据就业的“工作竞争”机理,一些毕业研究生占据本科生的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的位置的“挤占效应”有加强的趋势。

  5.高薪职位难求,职位层次下降,薪酬水平下降

  在全国薪酬水平最高的深圳,举办的2002年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不少前去应聘的大学生们都放低了身价,薪酬要求与去年相比普遍下降。据一些用人单位介绍,应届毕业生对于工作的薪酬要求都普遍下降,热门专业毕业研究生一般要价在5000元左右,而那些热门专业例如计算机、电子工程、金融贸易类的本科生月薪要求约在2000~3000元左右。冷门专业学生的薪酬要求则更低。据了解,一些历史、政治等系的毕业生表示,即使试用期内,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他们也可以接受。甚至历年来薪酬最高的,市场上最为枪手的MBA毕业生,薪酬也大幅下降,如北京某著名大学的MBA毕业生,往年年薪15~20万元,2002年下降为7~10万元,下降幅度达50%。在2003年10月30日北京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毕业研究生的薪酬要求一般在月3000~4000元,比以往开口就要五六千元是大大降低了。

  可以预测,今后应届毕业生将面临: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移,毕业生平均起薪下降的局面。

  5.毕业生求职成本增加,求职时间增长,当年找不到工作的失业人数增加

  供给方毕业生在买方市场形势的压迫下,由于需要参加的应聘场次和地域的扩大,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成本支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需用的时间增长,2002年国家又出台了毕业生可以保留户、档在学校两年的政策,毕业生自主延长就业时间和当年找不到工作的人数将增加,共同汇入当年的失业队伍。

  对于广大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来说,新世纪迎来的就业大众化是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新情况。“大众化就业”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可能是:原本是在众人羡慕的眼光注视下,升入大学,“精英”的光环还没有腿去,转眼四年,毕业了,根本没有意识到,需要完成从“精英”的大学生到“大众化”的普通劳动者,这样一种反差巨大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应当说是有极大的难度的。但是,客观的现实是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面前:社会每年新增加就业岗位的“金字塔”只有700万~800万个(GDP增长百分点数8~9×就业拉动系数80万=新增岗位640万~720万)。三、四百万的毕业生如果都只盯住“精英”岗位就业,应当说是没有出路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树立起大众化的就业观。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2004年就业大众化下的社会需求也显现出新的趋势。

  1.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当今我国发展经济的重大战略措施。将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的、高技术含量机器设备武装生产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如数控设备,一方面我国的机床数控化率为5%,世界平均为7%,发达国家为50%。另一方面我国的利用率只有25%。同时数控设备的高级操作人员,据有关报告说,缺50万人。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的现代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掌握高新技术设备使用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到这些生产第一线的岗位上就业。

  2.“高级蓝领”工作日渐普遍

  仅仅依靠来料加工,像出口“耐克”鞋,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加入WTO以后,外资的投向已经发生了变化,向形成“产业链”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出现的这种变化,需要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去从事有关的“高级蓝领”工作,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大众化就业的岗位。

  3.新兴的产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增大

  如:信息产业中的软件公司、网络等公司,他们雇佣的员工中80%~95%以上都是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中的决大多数都在从事编写程序、设备调试、维护设备、实施工程等第一线工作。

  如果以管理与生产第一线的岗位作为区别“白领”与“蓝领”的标准,那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应当属于“蓝领”,应当属于大众化的就业。

  4.以知识和高科技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行业和职位,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向大众化

  例如:金融保险业;各种咨询服务业,如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职业、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等服务产业等等,在这些行业中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在第一线工作的。其从业人员中的半数以上是取得大学学历的人员来担任的。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三个产业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贡献是不同的,有统计数字显示,第二产业每增长1%,拉动就业增长0.182%,而第三产业每增长1%,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为0.7%。两者对就业的拉动相差几乎4倍。

  我国政府已经制订了大力发展现代第三产业的政策,应当说,大学毕业生到这类从业人员中多数人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就业,正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大众化的表现。(曹殊)




评论】 【天生我才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