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们的失败经历:面试失败没能注重细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4/16 10:44 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 | |
上周六,我参加了一家银行的面试。面试形式是group interview,职位是面向应届毕业生的officer trainee. 面试刚结束,我走出面试官的屋子时,自己感觉还不错。当时group里另外一个男生还对我说:“我觉得你提的几个观点都挺有想法的,角度也很特别。”而且当时到场的都是新人,没有谁显得咄咄逼人,也没有谁会怯懦,更没有人抢话说,当然也没有冷场。我们这 但是回来后,我越琢磨越觉得自己失败的地方非常多,特别是对于申请的这个职位——trainee,我有几个地方可以说犯了致命的错误。在这里,我把面试过程和个人的想法说出来,希望能对将要参加这类面试的同学有点帮助。 首先,我觉得自己最不应该的是踩着面试的点去——我到的时候正好是他们要求的时间。那时同group的几个同学都已经在场了。作为一个trainee公司的活动应该积极一点,提前10分钟到最好,看看有什么地方自己可以帮得上忙的。我觉得,这是尽快融入一个新环境的好办法。 接下来,面试官给我们每人发一张纸,上面是面试的讨论题目。每个人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在纸上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题目是:讨论银行可以给中小企业提供哪些信贷? 我对银行具体的信贷项目并不了解。只好写了一下“长期来说,短期来说”这样的话。当时我就觉得有点不妙。担心一会别人都在讨论具体的信贷操作,只有我没话说。不过还好,我挺冷静,心里不断安慰自己,到时就见机行事吧。 开始讨论了。第一个同学说了几句,话中涉及到几个专业名词。接下来一个同学说:“嗯,其实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我比较赞同的是……另外我还想到……” 我觉得第二个同学的发言方式非常值得借鉴。 我是第4个发言者,接着前面发言人的话,说了一下银行的重要作用(感觉很没必要),然后提了一下市场上不仅仅要关注本地的企业,还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 每个人都轮流发了言,最后1号同学把大家说的话总结了一下——我觉得这应该是第一轮发言里最后那个同学的好机会,可惜他没有总结前面发言者的发言。 最后谈谈我自己认为的致命错误。一个就是到场的时间问题,还有一个就是,面试官发的那张纸,讨论时我一直无意识地在上面乱写(都是比较散的单字),没有好好记录一下讨论过程。后来面试官说:“大家把自己的纸放在桌上后可以走了。”听完这话,我知道不妙了。 我觉得作为一个trainee有没有新的观点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具有团队精神,是对团队活动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服务,是对来自高一层领导分配给团队的任务很快的了解,积极地参与团队目标的达成。所以我会觉得,如果有人把整个讨论过程记录下来,哪怕只是一个框架,他/她肯定会通过这个面试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而且,我越想越郁闷,感觉自己的面试肯定失败了。 编后记:由麻麻虫的反思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拘泥于细节的女孩,而且,她很喜欢这份工作。正如她告诉我的一样:成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程式,除了本身的素养和诚意外,关键是机遇。这个公司招人,你正好符合他的基本条件,也正好投这个面试官的所好,那么,你算成功了一半。我觉得一个人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够不断学习的能力,即使这次失败了,也并不可怕。 择业失败先入为主误导了我 -杨杨 2000年7月我大学毕业。那个时候应该是找工作的黄金年代吧——网络还没有泡沫,创业正时尚。所以,我绝对没有想过自己会找不到工作,整天考虑的只是自己会选择去什么样的公司。 那时,华为、中兴在各大BBS上被大学生骂得一塌糊涂,所以我根本没有考虑过这几家“口碑不好”的公司;同时,联想的工资太低,我不想去;北京的户口很难弄,我根本就没想过去试试。随手准备的几份简历,在求职信的结尾还画蛇添足地加上“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惊喜”这样俗套得一塌糊涂的句子。而学校里接二连三地开宣讲会,我去听了,还顺便投了简历。 我参加的最后一次宣讲会,也就是我后来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公司的宣讲会。这个公司正是当年学生创业的产物。一帮熟悉的“牛”师兄们在里面工作。老总也是高我几届的一个博士,口才非常好,适时地调动了我们年轻人的情绪,为我们画了好大一张饼:创业上市、股份、技术,还有民族自豪感等等。总之,我听完后的感觉就是,进去之后我不但会成为技术“牛”人,做出的东西技术是世界领先,还有可能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之内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后来上台演讲的是当时公认的技术超大“牛”(教育网中颇有名气),当他说到他当初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时,引用了他在斯坦福的同学的话,“在硅谷,优秀的人去小公司,一般的人去大公司”,台下的应届毕业生听了更是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我很积极地投了一份简历给这个公司,并热切地盼望着能得到一个面试机会。因为当时我很迷信技术,认为这个公司可以让自己的技术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和能量。那次初试进入复试的人数比例已经是101了(竟然有一千多人投了简历),其它公司一般都没有达到这样高的比例。我在通过了初试、复试后成了幸运的50人中的一个。当时的感觉真是“未来尽在掌握之中”。 经历过这么多的职业选择之后,现在我回头想想,除了那个时候过分膨胀的经济神话让人有些头昏外,更多的是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使得我在择业时走了许多弯路。 1、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在大公司只能机械地做螺丝钉,小公司灵活,而且还可以身兼数职,能够培养自己的能力。却没有想到许多小公司机制不健全,公司为了求生存,经常会朝令夕改,致使个人发展没连续性,什么都懂一些,但是什么都不深入;培训福利不规范等。 2、对BBS上留言的轻信。华为、中兴、联想好不好,历来争论很多。那时许多人将他们描述为地狱(尤其是华为),我有熟悉的人也进去工作了,现在过得很好。可见,偏见有时比无知更具有危害性。 3、年少气盛太天真。刚毕业时,觉得自己从此可以大干一场,可以叱咤风云。钱、股份仿佛手到擒来,不关注公司本身的实力和潜能,更关注的是自己能不能做到一个高级职位,来个名利双收。 4、还有就是对技术的过分迷信,这是理工科学校不经世事的学生常有的通病。 这两年工作形势不景气,大家也务实了好多,也许很多人再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当时毕业工作的人很多都经历过这一段,并在随后的泡沫中被迫或者主动调整。现在想起来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麻麻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