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家商学院院长聚集清华 管理教育呼唤本土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4/20 12:28 中国青年报 | |
“说英语不是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化也不意味着美国化!”4月16日,韩国一所大学商学院的院长Sung Joo PARK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经济管理教育论坛上表达了上述观点。他以韩国的工商管理教育为例——不少商业理念在美国就可以取得成功,可是其中多数照搬到韩国,结果却是失败,企业和社会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与他一起出现在清华的,还有另外78家来自海内外经济管理学院和商学院的院长。 经济全球化给管理教育提出的挑战是如何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导人。美国作为工商管理教育起源的鼻祖,再加上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不少海内外高校一度把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奉为国际化的标准。 “管理教育的国际化绝对不是管理教育中以英语为通用语言,或者在教学中聘请更多的境外教师、使用外文教材等等。”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当天的会上说。 实际上,一些海内外院校在介绍自己的国际化经验时,依然把这当作自己学校国际化的一个标签。但这个标签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挪威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RolfBRUNSTAD说,英文的作用只是国际语言而已。他所在的学校,至少一半的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解决语言方面的问题。 不少学校直接引用美国教材,并认为其中的理论与案例都是商业成功的典范。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唐纳德·拉塞德则说,他所在的商学院被认为是世界顶尖商学院之一,可他表示,美国教师到中国授课并不代表全球化。对商学院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在与清华大学的合作项目中,往往是麻省理工学院制订教学计划,请中国学生进行评论。过去中国学生都表示,麻理的课程安排得很好。而现在中国学生的回答是:麻理的课程安排得很好,但跟中国的实际联系得并不是很好。“商学院应该在本土化背景下考虑国际化的概念。”唐纳德·拉塞德说。(本报记者 原春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