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解开高考的烦恼--心理专家为高考学生解压

http://www.sina.com.cn 2004/04/20 13:17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4月10日,成都外国语学校。

  来自成都市妇幼保健院的7位专家,走进高三教室,给需要帮助的临近高考的孩子,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从下午3点到6点多钟,50多位孩子在专家的帮助下逐步“解压”,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一些内向的孩子纷纷要求医生们留下了电话号码,准备私下咨询。

  问题一:住校加剧亲子沟通缺陷

  陈丽丽,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此次进行咨询的专家之一。她说,80%的孩子都反映和父母之间存在着许多隔阂,而住校让沟通更困难。“中学时期,特别是高中,正是孩子学习怎样与人沟通的阶段,而住校使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学习关爱的机会,这对孩子现在的情绪和以后的心理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学校老师需要照顾的孩子多,同学也有自己成长的烦恼,父母每周只能见上一回,很多孩子都把苦恼和不解憋在心里。周末回家,家长关注的大多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路上安不安全,少有时间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

  建议:“只要有条件,都不应该住校。”很多孩子童年时就被父母送出国,这些孩子的教育结果与父母的期望相去甚远,这与心理上过早“断奶”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有机会和父母在一起时,孩子一定要主动和父母沟通,要尽量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想法。成人在有苦恼时,都愿意和人倾诉,何况孩子。同时,家长不应该觉得让孩子从小离家在外读书或者住校是锻炼了他们的独立能力,在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比独立能力更重要的许多能力都处在培养期,而这些能力,只有在家庭中才能得到锻炼。

  问题二:报考学校与自身水平差距大

  小江“一诊”、“二诊”的成绩不太理想,却一心想考香港大学。当听说港大收分远远超过前两次分数,他一下子傻了眼,忙求助专家该怎么办。“你有很好的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但现在你给自己的压力太大,过分的紧张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这就应该适当调节自己的压力。”专家一边给孩子讲排解压力的方法,一边还把今年高考的一些状况讲给孩子听,孩子渐渐平缓了紧张的心理。在向高考冲刺的关键时期,孩子需要的是鼓励,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支持。”

  建议:其实许多孩子在报考什么学校、选择学习方向时都很盲目,但许多父母没有听懂孩子传达出的信号,孩子一问起来,就说“你自己决定吧,我相信你”等话。“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为什么有些文化层次低的父母能够培养出读博士的孩子?因为她们知道去问,去了解孩子想知道的答案。现在信息这么广,只要你愿意,就能找到答案。另外,一些有心的父母还根据孩子的需要,把一些资料收集起来,和孩子共同分析,互提建议。帮助孩子逐步认清人生道路,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

  问题三:离高考还有X天

  “离高考还有X天”的提示牌许多高三的班级都挂在醒目的位置。有的孩子每天一走进教室看到它,心里就会有紧张、焦虑的反应。经历过高考的人,都忘不了离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的倒计时,“黑色七月”、“黑色六月”渲染了一种恐慌的气氛。其实,有时候家长们在这个考试季节里,会变得比孩子们还焦虑和心急。虽然理智告诉他们,不能把担心写在脸上,经常还故作轻松状,安慰孩子:“不要有压力,考不考得上都没关系。”这样的话,有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建议:高考只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考验,是对过去12年学业的一次总结,不必看得太过恐慌。“黑色”可以变为激励奋斗和挑战的红色,通过自我的心理调适,提醒自己的复习计划,起到积极的作用。

  问题四:失眠学生超过70%

  此次调查中,有90%以上的孩子,学习时间超过晚上12点,没有一个人保持了8小时睡眠,失眠的人数超过70%。这些数据令专家们担忧:“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何况有些孩子完全没有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又何必拖到那么晚,弄得身心疲惫呢?问这些孩子‘1点过都没睡,你在想些什么啊?’‘什么都没想,就觉得脑子停不下来!一睡下,满脑袋数学题自己就冒出来了,完全控制不了。’而有的同学甚至还把谁12点过睡、谁两点过休息作为资本拿来大张旗鼓地攀比。”

  建议:不能等到疲倦了才睡,不能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人体有个自然的生理调节过程,所以,要科学地把握睡眠!现在抓紧时间调节好睡眠状态很重要。如果失眠,要注意睡前不要和同学讨论激烈的话题,可放松心情,听听音乐,想想有趣的事情,这些都有助于入睡。(文/刘佳)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