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青春校园 > 《东西南北·大学生》专栏 > 正文

你的青春:“前现代”还是“后现代”

http://www.sina.com.cn 2004/04/26 17:00  东西南北·大学生

  文/王怡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一个社会给青年提供的主流文化如果是一种高度虚拟和流动不定的文化,就是灾难性的。

  与其说我们今日时尚的浮华,是商业时代的衍生品,不如说时尚是一种属于虚拟时
代的文化。而在我们生活中至今高声颂扬的虚拟词汇、陈旧的集体主义词汇正形成一种虚拟的精神世界笼罩了一代人。

  校园内外的两重断裂

  经过20年思想自由和价值多元化的努力,教条式的意识形态在成年人的现实世界中,可以说已经基本不作为个人生活方式的价值支撑。但是在青少年受教育的世界中,它的话语系统却令人震惊地至今保持着强势存在,甚至是在校园中惟我独尊的存在。成人世界20年价值多元所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几乎没能够进入学校教材和校园教育之中。这就导致了两重的断裂:

  一是意识形态在未成年人的校园世界和成年人现实世界中的明显断裂,这一断裂使弥漫在校园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成为一种典型的虚拟文化。今天城市里的青少年们,他们的肉体活在一个充分时尚的后现代,但就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多数却几乎活在可怜的前现代,活在仅仅相当于成人世界的80年代初期。

  另一重断裂,则是由此造成青少年在校园内外感到的各种现实的断裂。一面是道貌岸然的校园和课本,一面是光怪陆离的后现代拼图。他们迅速老于世故,在宣读课本、撰写作文和参加“成人节”宣誓“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的时候,他们就像《黑客帝国》中的尼奥一样,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身在“矩阵”之内,于是青少年一代尽可能地挣脱出来,沉醉于另一种虚拟文化,另一个“矩阵”,那就是网络时代的时尚文化。

  时尚消费的低龄化

  当代的时尚文化出现了严重的低龄化倾向,一方面使小学生都开始成为时尚消费的生力军。甚至在另一方面也使青少年本身成为时尚的消费对象。最突出的就是近年模特与选美比赛严重的“幼女化”倾向。成人世界公开“消费”一个幼女的形体,几乎是一个标榜时尚的时代最无耻的事件。

  时尚几乎不能向青少年提供任何有益的东西,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反传统的时尚,而是各种美好价值在他们精神深处的扎根。在一个尚未确立任何价值传统的年龄,时尚文化的泛滥在本质上是反教育、反启蒙的。它用“消费”替代了教育,在价值的“诸神之争”中,它用结构替代了选择。

  校园中的“大词”

  意识形态话语的虚拟性,体现在它使用“大词”,诉诸于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教条式灌输,抑制了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个人主义和真正的浪漫主义。18岁是一个公民第一次拥有政治权利的年龄。在日本的传统“成人节”上,一般都会首先祝贺年轻人开始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在我们的“成年节”上,“成年”似乎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而不是首先关系到成年者个人生活的一件事,而不是意味着又一个公民、又一个权利主体的涌现。意识形态话语的初衷不是借机教育青年如何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是教育他们如何更加爱一些遥远和抽象的对象,如何“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

  仪式感和理想主义的丧失

  时尚文化是没有仪式感的,无论是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流行音乐还是卡通、漫画、网络游戏,都是快餐式的即食文化。即便明星们的POSE、风衣和墨镜最多也只能构成一种流行的元素,而不能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仪式。与之相反,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倒保留着一些对仪式的膜拜,然而一种文化仪式的树立,不像一种品牌的营销,仪式吸引力的背后依靠的是某种独立的精神价值。

  没有一种真正的个人自由的精神,一种现代的公民权利意识的教育,就不会有某种理想主义的复活,更不会有文化仪式的复兴。我们的教育必须走向价值的多元化,打破意识形态虚拟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受教育者展现一个更宽广、更自由、更独立也更真实的价值世界,这样才能弥合校园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鸿沟,才会打破意识形态和时尚文化之间相互替代和逃避的恶性循环。(摘自《南风窗》)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