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古诗词意境复习要诀:糅和意境 知人论世

http://www.sina.com.cn 2004/05/21 15:55  新闻晨报

  200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考试手册》在文言文阅读分值调整为40分的基础上,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在鉴赏、评价能力中,增加了从“主题思想”方面鉴赏文学作品这一要求。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对这一调整部分的简介是,主题思想“对诗歌而言,则主要是诗歌的意境”。

  确实,上海高考就诗歌部分来看,从2000年仅仅是对认读、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到现在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确实是一个质的飞跃。而鉴赏、评价能力从2002年秋季高考(上海卷)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中第18题“从一个角度”,对这首词进行鉴赏,到2003年秋季高考(上海卷)米芾的《望海楼》第20题多角度鉴赏,到2004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19题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一诗中用“落花时节”这个特定词语来评析诗歌的语境意义和情感意义,即考察诗歌的意境。可以说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考查考生研究探索的能力。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高考越来越难了。

  那么,该如何把握诗歌的意境呢?

  首先,要了解“意境”可分解成“意”(来自诗人的主观情志)和“境”(所描写的客观对象)两个方面,不过这两个方面不是简单地相加和凑合,而是互相作用和互为条件的,说得确切一点,“意境”是“意”和“境”辨证统一。王国维曾把意境归纳为三种类型:(1)“以意胜”即以情为主,直抒胸臆。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全诗一气呵成,悲凉慷慨地把读者引入一种深远阔大的境界之中。此类直抒胸臆之作,一般来说较少出现,更多的是以下两种。(2)“意与境浑”,即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岳飞的《小重山》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自己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即所谓“一种壮怀能蕴藉”。(3)“以境胜”,以景为主,寓情于景。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写一位年轻女性的离情愁思。雨滴梧桐,原本普通之至,可是一经词人点明“不道”(即不懂得不理解),秋雨之无情立刻跃然纸上,加上作者特地用了“一叶叶,一声声”等回环重复的句子,寓于景物之中的情感就显得格外强烈了。

  其次,学生要看“意”和“境”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就要着重品味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即“诗眼”,看看它们是如何渲染出特定的氛围和情调的。同时在鉴赏过程中,要借助想象和联想使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清晰地呈现出来,从中领会意境。如2002年秋季高考(上海卷)22题“霜”、“孕”两字的妙处。如宋祁的《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一个“闹”字向来被看成“炼字”典范,王国维称道“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既表现客观自然景物的蓬勃生机,又把景物人格化,使景物化成了人的情思,体现词人对明媚春光的独特感受,因而形成优美清新的意境。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中,一“竞”字既写出了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状态,与形容鹰飞得矫健有力的“击”字和形容鱼游得自由轻快的“翔”字相呼应,又体现了作者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昂慷慨的情绪。

  其三,学生要更准确地了解诗歌的意境,就必须“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以至创作风格,了解这一作品是诗人在怎样一个特定时期创作。如2004年春季高考(上海卷)选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和王维《相思》两首绝句,还配有一段背景材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通过阅读这段背景材料,我们就能了解杜甫创作此诗的时代和原由,以及李龟年唱“红豆”的深意。从而也就能准确解读“落花时节”的寓意:诗人是在晚春与李龟年相逢,交代了具体的时令,并且古人对于晚春往往具有惜春、伤春情怀,所以晚春的落花正是象征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象征着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深重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当然“知人论世”主要靠平时所学过的有关资料和知识的积累,如苏轼的作品往往豪放旷达,杜甫的作品沉郁顿挫,李清照则柔婉幽深等等。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由于人的境遇、情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同一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所写的作品,表现的意境也会有所发展和变化。(上海市西中学 张屹)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