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苗子”高考忧心忡忡--一位偏科生的烦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7 10:55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
张帅是许昌县实验中学高三七班的一名学生。他本来应该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在“上不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这一人生抉择关口,坦然地接受高考的筛选;但对于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改变了张帅的人生轨迹,使他成了一名不普通的中学生: 先后两次纠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15岁便在《中 张帅从小爱看历史书籍,小学二年级就通读了《上下五千年》。中学以后,他把阅读重点放在了近现代史上,并开始就一些历史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自高一起,张帅开始系统研究抗战时期的忠义救国军,这个课题在国内还无人问津。为了获取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他利用假期,自己联系企业赞助,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搜集资料,成为该馆有史以来接待的第一位中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张帅结识了不少历史学家,像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朱绍侯、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张宪文等。他们既在研究领域给了张帅以帮助和鼓励,又以自身的学识和品格坚定了张帅研究历史的决心。 然而,与在历史方面取得优秀成就呈明显反差的是,张帅的综合成绩不甚理想,尤其数学、英语成绩始终徘徊在中下游水平。随着高考的临近,热切期望能进高校深造、在历史研究上搞出些大名堂的张帅,一想起这些就心急如焚。 高考前夕,记者来到张帅所在的学校采访。高三七班的班主任杨培君和历史老师胡彦旭告诉记者,张帅的情况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与张帅有过接触的历史学家们,像何兹全、朱绍侯、张宪文及南京大学革命根据地研究所教授马洪武、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洪小夏、黄埔军校生张访朋等7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都为张帅写了言情恳切的推荐信。许昌县实验中学领导也曾多次与省内外以历史学科知名的高等院校联系,但都没有结果。他们认为,张帅确是一个非常好的苗子,在历史研究方面的潜力很大。 在实验中学旁的一个小茶馆里,记者见到了张帅。瘦小而精神,羸弱却果决。伴着淡淡的茶香,张帅穿过镜片看过来的目光平静而忧郁,和缓的语气里透出沉重: “在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文科可以凭一本小说、一本诗集特招入学,理科可以通过各种竞赛免试入学的今天,为什么不能给逐渐式微的历史等冷门学科的追逐者们留一条小径呢?!” “如果落榜了,我会尝试找一份工作,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考虑心爱的历史。但可以肯定,不管前途多艰难,我都不会放弃对历史的追求!” 本报记者 张华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大学版、中学版 新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