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高校招生》 > 正文

不拘一格为人才--日渐走俏的中国农大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9 10:35  《高校招生》

  2003年,尽管突如其来的“非典”给高考招生带来了系列的负面影响,但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仍然达到95.8%,为近十年最高。城镇考生占65.99%,连续五年保持上升趋势。录取分数比重点线平均高出48.66分,在北京市的录取最低分更是超出重点线49分,创历史最高水平。浙江、天津、新疆、四川等4省(区市)也超出重点线30分以上。

  是什么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农业大学?为什么中国农业大学招生能够保
持连年的上升趋势?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谭向勇副校长及学校招生办公室卢兆彤主任。

  农业院校迎来了新机遇

  谭向勇副校长介绍说,2003年“五四”青年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来到中国农业大学视察,并在讲话中强调了农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性。温总理的一句“如果我再有一次上大学的机会,我一定报考农科院校”,余音绕梁,耐人回味。从中可以感受到总理对农业的关注和对农业院校的殷切期望,因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国家的富强,而农业的现代化有待于一大批学有专长的农业院校毕业生的积极努力和奉献。众所周知,有着“杂交水稻之父”称誉的科学家袁隆平获得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获授高额的奖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农业科学家所作贡献的肯定和鼓励。

  从农业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人们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谭向勇副校长告诉记者,科技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现代农业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包含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立体的产业。农业内涵的极大丰富给农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农科院校开辟了具有挑战性、备受瞩目的新的发展领域。比如动物的“克隆”技术,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争先攻克其难关。中国农业大学则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实验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过硬的技术实力,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2001年的“我国大陆首例体细胞克隆牛”;2002年的“体细胞克隆中国冀南黄牛”、“中国第一头利用冷冻技术克隆牛”;2003年的“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这些成果将我国的克隆技术带入了世界科

  研的前沿。同样,在对转基因食品、疯牛病、禽流感等的研究上,中国农业大学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凡此种种,不仅受到了科学界的瞩目,在世界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的环境:不仅满足吃饱,更要讲究吃得科学、营养和安全;不仅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更要享有优美舒适和绿色的环境。而这既是农业院校的学科优势所在,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

  此外,经济结构的变化推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农业的产业化简单地说就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不断崛起的农药生产、饲料生产、果品加工、养鸡养猪、牛奶生产等现代化大企业急需一大批拥有专业技术又懂现代管理、经营和贸易的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参与。

  再者,有关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农村的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妇女问题、基础设施的规划及建设、文化思想建设等等,都渴求着大量的专业人员投身其中。随着政府未来在农业制度、政策以及社会运行机制上的调整和变化,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加入到农村变革的行列中去。

  谭向勇副校长最后总结说,现代农业已经涵盖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不仅对农业院校、甚至对其它的大学及其毕业生来说,农业所提供的前景也是十分广阔,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

  特色专业独具魅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中国农业大学而言,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无可争辩的学科实力和专业优势。

  中国农业大学自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的成立以来,历经近百年的世纪风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211工程”的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在保持农业学科优势的同时,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五大学科群。中国农业大学现有63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农、文、法、管

  理、经济等7大学科门类,其中农科专业9个,以2003年招收的本科学生为例,录取到农科专业的学生数占18%。学校一直十分重视专业的建设与改造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科专业。

  首先,中国农业大学“以农立校”,农科专业是农大的特色与强项。为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学校的农科专业把培养“既能掌握传统农业的精华,又能紧跟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发展步伐”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比如学校的动物医学专业,已经从过去为畜牧业发展服务,扩展到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以及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正是这种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考生报考。

  其次,大规模的学科与专业调整,推进了学科之间的交融,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农业大学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新设了一批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比如园林、草业科学、生态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传播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资源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这些专业适应社会需求,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得到了考生的青睐。

  第三,在特色和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学校许多非农科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也都具有很强的实力。如生物学院,有3个国家级生物学类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3位,拥有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院尤其因为在克隆牛、羊技术上的突出成就而声名远播。另外,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都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批高水平的新兴学科,这些专业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不拘一格为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卢兆彤主任向记者介绍,在迎接机遇的同时,农业院校也面临着挑战。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对农业院校的人才提出了多样的需求,因此,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做出新的探索和调整,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灵活多样、极具个性化的人才培育机制:

  理科基地 超强的教学配备

  理科基地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简称。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获准设立“生物学”、“化学”两个理科基地。

  理科基地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处于全校领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等。比如生物学基地实行了“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URP计划),学生从二年级末即开始进入各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际的科研工作,由承担国家科研课题的教授、副教授具体负责指导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基地学生每年有70%以上升入研究生(其中40%为推荐免试研究生),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其余则进入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或从事生物科学、化学相关领域的有关工作。

  宽口径 灵活的专业选择

  学校从2001年开始实行优秀学生可申请转专业的制度,反响尤其强烈。2003年入校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就有119名同学提出转专业申请,涉及到全校12个学院的33个本科专业。

  免试攻硕 更多深造机会

  品学兼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

  2004届毕业生中共有382人获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占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2.8%,推荐比例连续三年稳步上升。其中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25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33个研究单位接收了学校推荐的免试生共计121人。

  牵手国外名校 更广交流空间

  学校与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日本佐贺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农业工程大学、韩国国立农业专门学校等国外高校互派本科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项目已经实施多年,每年有几十名学生可出国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交流学习或短期实习。

  2004年3月,学校又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学分互认的前提下,签定了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协议。根据协议,学校本科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学习以后,可到康奈尔大学继续三、四年级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且成绩符合要求的,可同时申请中国农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学士学位,目前已推荐25名学生办理了申请手续。而学校与美国德克萨斯农业工程大学合作办学的协议也正在协商之中。

  加盟教学共同体 更多优质课程

  中国农业大学是最早加盟“北京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的高校之一。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成立于1999年,由学院路上的16所高校组成,本着“自愿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首先从公共选修课互相承认学分开始。五年来,已经成功地为教学共同体各成员院校的学生开设了涉及文学、艺术、体育、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的200多门次公共选修课,使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

  中国农大累计有5000余名学生选修了教学共同体的课程,考核合格者,学校承认其取得的学分。

  “不拘一格为人才,”卢兆彤主任说;“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育机制,目的是给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这不仅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也成为学校每年招生录取中一个极为抢眼的亮点。”

  附: 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招生新变化

  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卢兆彤主任处获悉,中国农大2004年招生规模与2003年一样,将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收本科生3500人。并将向2004年进校的新生推出更多更新的教学改革措施,以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按学科大类招生: 2004年学校将继续上一年已全面启动的“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研究型”的综合改革措施,学校27个本科专业将按8个学科大类招生,即:植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类、农业工程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水利类、工商管理类。按学科大类录取的学生,入学后按学科大类统一组织基础教学,1-2年以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继续学习。

  理科实验班:为了发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综合优势,2003年学校首次推出了生命科学实验班,学生按照单独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淡化”专业,加强基础,以生命科学为平台进行培养;集中全校的优秀师资,由陈章良校长亲自讲授《基础分子生物学》课程;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优秀学生可提前毕业或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不低于70%;在推荐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等方面也将优先考虑等等。在2003年试点的基础上,学校2004年扩大实验班试点范围和招生规模,开办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实验班,各招生50人。

  本硕连读:学校从2004年开始,在动物医学专业(五年制)中进行本硕连读试点。2004年动物医学专业本科计划招生120人,经过三年的学习以后,将选拔20%左右的学生,从四年级开始按照本硕连读教学计划,在完成本科学业的同时,提前修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进入本硕连读学习的学生,可在减少一年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完成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中国援阿富汗工地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