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江苏高考:自主命题透露课改新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9 16:34  扬子晚报

  语文:看上去平,实则平中见奇

  昨天,就今年的高考语文卷记者采访了几位语文界的专家,他们普遍认为,今年的高考卷透露出今后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位专家认为,今年的语文卷和去年相比保持平稳,看上去似乎很平,但实际上“
平中见奇”,尤其是作文。乍一看到题目,直觉上感觉写成一般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都难写好,而夹叙夹议包涵哲理的文化类散文则相对好写。考生应抓住“沉稳”和“灵动”这两个词,并融合自己的知识积淀,加以发挥。应该说,今年作文题对于多读书的考生有点“偏爱”,可以看出考生的人文素养、生活积累、阅读积累等。另外,要解读“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需要辨证思维能力。山和水都有某种特性,而这种特性也是丰富的,不是截然对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灵动的海水却长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变化出不同的色彩”。作为人也是一样,结合在一起才是全面的完整的人格。这中间闪烁的是辨证思维,如果按照直线思维,拼拼剪剪肯定写不好。

  从今年的题目透露给我们不少启示,从2005年开始,我省全面进入新课标实验区,高考自主命题后应当反映出这种变化,并起到“指挥棒”的引导作用。启示一: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语文是一种文化积累,要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今年的作文题非常有人文气息,如果学生平时就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的丰富多样,关注人的和谐的发展,应该能写好,相反则连题目都未必能看得懂;启示二:学生应具备辨证思维、理性思维的能力,看问题要全面,要从联系的观点去考虑;启示三:对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过去应试像紧箍咒一样,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但今年的作文题的确可以引发老师对作文教学实践的相关改革。

  英语:体现平稳过渡强调生活积累

  昨天下午考完英语后,大多数考生是笑眯眯地走出考场的,整体感觉比较平稳,偏容易。记者采访的英语教学界专家也认为,今年的英语卷实现了教育厅“平稳过渡”的承诺。

  一位专家认为,今年英语卷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延续性和过渡性。由于江苏明年才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目前高一使用的是新教材,因此今年和明年的高考都不会“大动”。但其中还是体现了一些课改的新方向和我省自主命题的特色。比如作文是要求考生给他的笔友写一封回信,介绍自己家乡江城的环境、发展变化及将来的展望,并把给出的信息列了张表。从1993年到现在书信已经考了4次,两次正式信函,两次私人信函,因此考生不会感到不适应;今年作文也体现了高考写作趋向,给出的文字叙述不多,看上去不难写,但功底好的可以写得很丰富,功底不好的则会写得干巴巴。作文内容为介绍家乡的发展,这也体现了江苏的本土特色。另外在阅读和单项选择中也有很多是反映现实生活背景,非常贴近生活,甚至比较时尚。

  据介绍,新课改的方向一是加大词汇量,新教材要求的词汇比老教材翻了一番;二是强调功能性和交际能力;三是强调读写能力,北京卷已经取消了改错题,增加了一题书面表达,因为改错更重视语法,而书面表达则强调的是读写能力,新课改还重视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这些新方向在这几年高考中已经逐渐体现出来,估计到2006年高考会有较大变化。

  数学:起点低,重点不低

  今天上午的数学一考完,记者立即采访了数学界的一位专家,他看过卷子后认为,今年的数学卷在意料之中,和前面几次模拟卷难度基本差不多,和去年相比,难度、难题的数量都明显要减一个档次,考生应该感觉很平稳。

  这位专家分析认为,数学卷整个题目起点比较低,但重点不低。比较容易的题目占有相当的数量,从题型、难度上有一定灵活性的题目不多。考查的知识面很广,知识点也很多,覆盖率广,但没有超纲的,除此之外,重点考查了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知识,如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中的圆,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关系。整个题目有很明显的梯度,即使是难题也有一定梯度,分成两或三道小题,难度逐渐增大。最难的是最后一道题,是关于函数不等式的,从题意的理解到解题对考生而言都有一定难度,平时接触少的可能会束手无策。今年自主命题总体而言体现了平稳过渡的特点,背景很新颖的题目不多,从未见过的题目基本上没有,但也反映出新课改的方向,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在考题中都有体现,如向量、倒数、统计、概率;此外突出了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及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从小题到大题都有一些应用类的,如投资、效益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另外也提醒考生除了掌握知识之外,一定要注重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只知道背知识、死做题目的,不一定能考好。(张琳)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