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作家”痛别高考闯世界何去何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9 18:03 千龙新闻网 | |
刘娟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大学苗子 少女作家品学兼优,师长同学眼中的大学苗子,高考前夕却神秘叛逃。贫寒所迫还是理想追求?文学创作与高考冲突?少女作家将何去何从? 高考临近她却成了“逃兵” 四川省南部二中,市级重点中学,这所5000多人的学校最近传扬着刘娟离校的消息,和这个学校一同热闹的还有南部县城20里外的盘龙镇。“刘娟的事情大家都在说。”6月1日上午,盘龙镇一位个体经营户告诉记者。“这个镇子很久没这样热闹过了。” 风波的起源是两个月前的事了,焦点是刘娟是否应该离开学校。嘉陵江边的盘龙镇不太大,经济也不算发达,几个老人在暖阳下吧嗒吧嗒抽着叶子烟,镇上的人几乎也都知道刘娟的事。 刘娟,18岁,南部二中的高三学生,家就住在盘龙镇河对面的村子里,无论在学校还是村里,刘娟的形象都是品学兼优。2004年3月,离高考只剩100天的刘娟悄然离开了母校南部二中。随后学校、镇里和村上都热闹起来了。按照学校老师的看法:“刘娟考大学没有问题,为什么会离校,搞不太清楚!” 刘娟离开学校和春节期间她的成都之行被更多的人串在一起,“可能是想当什么作家吧。”镇里有人说。更多人联系到这件事情:今年农历正月初七,刚过了18岁生日的高三女生刘娟只身一人,带着自己10万余字的小说手稿踏上了西去成都的汽车,这是她第一次出门远行,人们都不知道她去干啥。 “痴人做梦,好好的不去高考,要退学,还想当作家,疯了!毁了!”一些人对刘娟的离校发出了担心和不屑。 “少女作家”只身闯荡大都市 刘娟1986年出生在盘龙镇窑坝村一个农民家里。3岁那年,过门到刘家的父亲李雄德和母亲刘德华因感情不和离婚后,母亲和邻村男青年李永松再婚,生下一个男孩,刘娟便和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家庭的变故让刘娟过早的感受到了人世间的酸楚,她变得沉郁而深遂,沉思和记录心事成了她唯一的爱好。嘉陵江就从她家门前流过,人们时常看到她一个人对着河水发呆。在五个姑姑的资助下,刘娟进入了村里的人民小学。 在学校里,刘娟是个优秀的孩子,她把心事掩埋得极深,学校师生看到的仍是一个乐观天真的阳光女孩,她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上的干部。刘娟的语文成绩一直出奇的好,初二那年,作文《谢谢你老师》还在南充市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001年,刘娟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市级重点中学南部二中。在南部二中高2004级一班,刘娟是个人见人爱的学生,和大家关系都很融洽,还在班上结交了不少好朋友。高一至高二,刘娟各科成绩都在全班前五名,由于家境贫寒,学校还把她列为“燃灯助学基金”救助对象,每学期有500元钱的助学金。 高二下期,刘娟在经过多年的练笔和准备之后,开始动手写作记录自己青春故事的长篇小说《冰冻女孩》。学校课重,她就把写作时间安排在双休日和假期,有时也在课堂上偷偷的写,有时甚至不顾是在考试,也拿出稿纸埋头疾书。课后,她常常一个人躲在宿舍的床上写作,晚上宿舍关灯了,就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写,同学中只有几个十分要好的才知道这事。 2004年春节期间,小说脱稿后,她辞别家人,孤身一人到成都闯荡。她拿着手稿,天天抱着一本黄页在公交站、出版社来回寻找编辑指点,但都遭到婉言谢绝。无意间,她叩开了作家、藏书家、四川省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龚明德的办公室,龚明德一口气看完刘娟的小说后说:“好!好!成功有望!”龚明德为刘娟的小说改换了名字,并给她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5月26日,记者打通了四川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龚明德的电话。龚老师说:“这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小说”,他一口气看完了刘娟的手稿,认为刘娟虽然才十八岁,但是已经具备写长篇小说的才华。 2004年正月十四,刘娟在寒假收假前回到了学校,她把此事告诉了班主任任小洋老师,任老师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全班同学,此后,同学们都羡慕的称她“作家”。 一个月后,当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着向高考作最后一百天的冲刺时,这个让学校师生看好的“少女作家”刘娟却不辞而别,悄然离开了学校。 用“另类方式”实现人生价值? 5月14日,记者终于找到了已离开学校两个多月的刘娟,看到了她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手稿。刘娟看上去很阳光,满脸自信、平静,在记者的再三询问下,她如此总结自己的离校原因: “经济是我的最忧,文学是我的最爱,亲情是我的最痛,学校是我的最难”:“如果我考上了重点本科,我愿意去读,但是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如果考的是一般大学或专科,上大学花几万元块钱不说,毕业后还要自己找工作,工作也不很好找,那我们家的债务就更重了。” “虽然父母亲戚都要让我考试,并送我上大学,但与其那样,我不如早点就业,让父母少操点心。父亲又是继父,身体差而且多病,我欠他们的太多了,虽然继父没有觉得我不是他亲生女儿的想法,但是我实在不忍心看到父母那么辛苦。父母供我到18岁,我都感恩不尽了,我不愿在18岁以后再用父母亲一分钱,我决不能再加重父母的负担。”刘娟说。 “到了高三,我脑袋中成天想的都是小说,就是考试前也根本看不进去书。我去参加高考,完全是白费家里的几千元钱,考上好大学又不能读,一般的大学我觉得读得又没有意义,我还是决心不参加考试了。”刘娟告诉记者。 “有隔一段时间,我一上课就头昏,不能坚持学习,看着一堆一堆的试卷,我生怕自己会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别的学校有个同学考试没有考好,现在成天都是疯疯癫癫的,我生怕我哪天也成了那样。”刘娟说,“让我放弃文学,选择高考,我死也不愿意的。我知道在大学里面,我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会让自己提高得更快,但是我怕经过了高考和大学几年,我的创作热情会渐渐地消褪了,更何况我的家庭根本不允许我花更多的钱了。” 刘娟说:“我不通过高考上大学,我想也能成功,我要用另外一种方式赢得考试合格,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挑战高考,实现我的人生目标。” 让人深思的是:“高考逃兵”正是刘娟的长篇小说《冰冻女孩》第一章的标题。 刘娟梦想有一天能自己出书 老师眼里才华横溢的优秀学生 6月1日上午,南部二中高三毕业班正在组织照毕业像,高三(一)班有80多个同学,好朋友一早就给刘娟打电话,要刘娟去合影。记者到学校没有看到刘娟。记者采访了刘娟的班主任任小洋和语文老师敬思明。 任小洋说:“刘娟如果参加今年的高考,应该说考个一般本科是没有问题的。”刘娟在班上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还为其申请了助学金。春节后不久,刘娟提出要退学后,任小洋和她谈了四、五次,要她继续学习,参加考试。 “我知道她在写小说,我给她分析了她的各种选择的后果,耐心地给她做思想工作,但她最终还是没有选择高通过考进大学深造这条路。作为班主任,班上有一个这么有才华的学生,我感到十分欣慰,但对她的选择又十分惋惜。”任小洋说。 “每一届学生,我都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摘抄、写日记等方式锻炼提高写作水平,这一届学生中,只有刘娟做得最好。特别是她的作文有深度,视野比普通同学开阔,认识也很深刻,语言充满灵气。”刘娟的语文教师敬思明说,“她后来慢慢学写诗,高二时诗歌《让心不再哭泣》还在全国中学生新锐期刊《同龄鸟》上发表,在全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刘娟除了写诗歌、随笔,也慢慢学着写小说,开始我还不相信她在写小说,但是现在她终于写成了,10万字啊!确实不简单!” 逃离学校遭家人一致强烈反对 刘娟的爷爷奶奶共生了六个女儿,刘家便让老四留在刘家,在本村抱了一个儿子过来续刘家香火。这个四女儿便是刘娟的母亲刘德华,不料后来夫妻因感情不和离婚。此后18年来,父亲李雄德从来没有来看过自己的女儿刘娟,刘娟也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虽然父亲家和自己家只隔一山头。 18年来,刘娟一直感到自己就象是个孤儿,虽然继父李永松对自己很好,但她心中那种感伤仍不能抹掉,她的心思别人总是摸不透。继父李永松长年生病,不能从事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了生计,便在离家10多里外的盘龙镇上补鞋,三天才赶一场,生意好时可以挣上二十多元钱。家里五个人的农活,耕田耕地、栽秧割麦等全压在母亲刘德华一人身上。 为了姐弟二人上学,刘家节衣缩食,四处借贷,基本上能把两姐妹的学费凑拢。至今,刘家因送两个孩子上学,还欠了6000多元的债。 “刘娟是我们刘家的希望, 农村孩子不读书那有什么出息!”刘家把刘娟上大学看做是唯一的出路。当刘娟辍学几周后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当即要让女儿继续上学考试。爷爷听说后,顿时大骂:“不孝的东西,我辛辛苦苦把钱积攒下来,每月给你100元一分不少,你还不考试!” 直到现在,74岁的刘大顶还没有想通这件事,一直不理刘娟:“刘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可她却是这样不争气!” 刘娟在县城里的六姑说起这事还不停的揩眼泪:“刘娟辜负了我们的心意,她高中三年在我家吃我家住,为了不让她天天写小说,多学点知识考上大学,我们多次把她的稿子藏了,结果她还是找出来偷偷的写。我们一家人都为她吵了不少架。她始终不读书,女孩子家大了,我们也不敢过分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 梦想闯世界打工挣钱自己出书 张娟是刘娟最要好的同学,她谈起刘娟的辍学,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条条大路通罗马。 刘娟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报名,她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另一条路。 刘娟的语文老师敬思明说:对于特长生,特别是高中阶段的“特长生”,学校通常是通过找专科老师单独辅导、进特长班专门教育等形式进行培养。语文方面还通过办文艺小报、班报、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进行培养,但到了高三,都是让特长生中途让一下步,全力迎接高考,等高考过后,再来进行特长学习和发展。 “刘娟的选择很正常。”敬思明说,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一部分特长生会转向,但是也没有办法,这是学校采取的一种折衷的办法。刘娟却不同,她选择的不是让特长中断,而是选择的让学习中断,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支持刘娟选择文学路的人纷纷表示,刘娟放弃高考,并不是就走入了死胡同,她还可以边就业边学习,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如果她愿意的话,依靠自己打工的积蓄,以后还可以再进入文学院等大专院校继续进修,有针对性的提高。不少作家连高中都没有上过,更何况刘娟是如此勤奋、有恒心和有才华的一个高中生。处处皆心皆学问,她也完全可以通过这种途径走向成功。 现在,刘娟在南部县城一家电脑学校学习电脑技术,高考结束时,刘娟的培训也就要结束了,她从电脑初级一直学到了电脑高级。她准备结业后,到上海打工,她想她肯定会找到一份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她想尽快挣够出书的钱,买一本自己写的书看。 “素质教育”与升学竞争的两难? “刘娟的创作事迹在学校传开后,学生学习语文热情大大提高,但是也有负面影响,一些同学产生严重偏科现象,可以说刘娟就是一个优秀的‘偏科生’。”学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 在南部二中,老师对于刘娟退学的矛盾看法不少,在记者的走访中,老师们给记者的说法更多是1+1分析。普遍的说法是:假如刘娟上大学深造,她的阅读量、知识面肯定会更多更宽,在名师的指点下,她的写作理论、技巧等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将为其经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赞成刘娟继续上大学的。 作为一个高中生,要经过高中跨入大学的门槛,首先毕业考试要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8门课程,要高考过关,还得再来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合一的综合科,这就是12门,这12道关口是进入大学的十二道门槛,每一关都是十分重要的。高考压力太大,选择特长发展也不错。 对于刘娟的辍学,刘娟的语文教师敬思明说:“刘娟的退学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刘娟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也是不得已的,我作为她的语文教师深表同情和遗憾。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高考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学生还是要做大量的题,其压力是可以想见的。在这么一个环境下,潜心搞文学创作,必然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学生是那种全才型的,各门学科同步发展而且不影响创作,既能上大学深造,又不耽误创作,这是可喜的;对于那种‘专才’,必然会面临抉择。”(作者:彭飞龙 文张)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 新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