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报考指南:怎样才能增加高考被录取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4/06/25 17:57  青岛晚报

  每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千万万考生和家长的心。尤其是填报志愿,更是使考生及家长左右为难,举棋不定。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要考虑的因素也太多。如何才能正确填报志愿,从而避开撞车现象,走进理想的大学?掌握下面介绍的这些填报志愿的常识和技巧,一定对您有所帮助。——编者

  单科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应如何填报志愿?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批准了22所高校具有自主选拔录取本科学生的资格。自主选拔录取的主要对象,

  就是单科成绩特别突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或者具有潜力的考生。因此,单科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学科,选择参加这22所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如果能够被高校选中,录取时就可以享受到高校规定的优惠政策。各个学校的政策不尽相同。降分幅度也不一样,部分学校规定达到同批次录取

分数线即可被录取。由于参加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大多是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因此,对于单科成绩突出的考生来讲,自主选拔录取无疑是一个福音。

  考生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类型填报志愿?

  在填报志愿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对本人的职业倾向做一个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曾对人与职业相互适应的理论作过实验,提出人与职业、专业相适应的7种类型。即:

  艺术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作曲、服装设计、写作等。

  经营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营销、经营管理、法律事务等。

  事务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秘书、银行柜员、资料管理员等。

  研究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数据统计分析师、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等。

  自然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农产品开发、医疗、矿产勘探等。

  技术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机械师、驾驶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社会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中小学教师、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导游等。

  职业倾向在填报志愿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毕竟专业选择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是紧密相关的。在这一点上,考生家长尤其要注意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能代替考生填报。因为家长包办,考生所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终不得不退学的例子,屡见不鲜。不仅给考生本人及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造成国家高教资源的浪费。

  怎样才能增加高考被录取的机会?

  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是否能够被顺利录取一方面要看考生的高考成绩,一方面还要看考生填报志愿是否合理,这两个因素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考生分数很高,命中率极高,这样的考生可以选报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而不用太担心其他同学和自己竞争了,但为保险起见,不妨再选一个“托底”的学校,以避免由于第一志愿落选而导致失去了入选的机会。

  第二种情况是考生分数较高,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这样的考生有一定的拔高能力,可以选报一些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但所报的第二志愿与第一志愿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梯度。由于录取体制的决定,第一志愿作用比较大,所以要特别选择好第一志愿。

  第三种情况是考生的分数不太高,竞争力不太强,根据现行的录取体制,这样的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各招生院校的招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第一志愿学校,切忌盲目攀比和“拔高”要实事求是,要注意选报一些非热点地区院校和专业。

  希望考生在充分了解招生政策、了解院校招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报好自己的志愿。

  高分考生如何选择理想的大学?

  处在分数“金字塔”顶的各地前几十名的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胆大,要有鱼和熊掌可兼得的信心,也就是不光要选名牌学校,还要选好专业。

  建议首选综合大学,在此前提下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一般不以专业定学校。在这些综合大学里,即使对专业不满意,考生在入学后仍有很多转系、转专业、修二学位等二次选择的机会。如果是以专业定学校,这部分考生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发挥,特别是选择了操作性很强、学科面很窄的工科专业,当想跨学科学习或转系、转专业时,便会发现由于专业的限制,困难重重。

  此外,另一部分高分段考生,成绩离既要上名牌学校又要上好专业还有距离,这些考生平时是学习的佼佼者,但同时也是高考落榜危险性较大的一群。一方面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往往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高分数=好大学和好专业;另一方面这部分考生往往很自信,但这种自信把握不当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偏执,表现在填报志愿上就是“非××大学不报”,如果不给自己留下半点迂回的余地,而一旦失误,落榜也就无可挽回。所以,这部分考生如果对填报名牌没有把握的话,还不如退一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既有一个较好的大学还可以就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高考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