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大学的逻辑》 > 正文

5.1“一流大学”与大学发展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4/06/28 09:55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流大学”与大学发展目标

  赵晓:有些人对现在就提“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提法并不以为然。你怎么看?

  张维迎:北大、清华于1998年最早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提出这个口号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鼓舞大家!有些人对“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口号提出批评。这个我是
完全理解的。就是说,光喊口号不解决问题,但如果能够付诸行动的话,口号还是很重要的。而我们现在的改革正是要将口号一点点地付诸行动。

  另外,管理学认为,任何一个组织的变革,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目标,形成一个让大家很容易记住的东西。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和提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是非常积极的!

  我们为什么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因为知识的创造,科学的发现,在好多领域是没有国界的,如果做不到世界一流你就根本不必去做。比如说研究数学,某个数学定理人家早证明出来了,你再来闭门造车,重复证明一番,然后说“我填补了中国的空白”,那有什么意义!你只有成为世界一流,填补世界的空白,才有意义。

  如果只是一个小国还好办一些,可以将发达国家创造的知识拿过来用就可以了。但中国是一个大国,文明古国,你不能老搭人家的便车啊!过去毛主席说,中国要为全人类做出贡献。这在今天既是责任,也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赵晓:你怎么理解“一流大学”?中国将来的一流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概念?

  张维迎:我理解一流大学,第一,至少你在游戏规则里面,第二,你所做的研究成就得到世界认可,至少相当一部分得到世界认可。如果达不到这两点,很难叫一流大学。你说你是世界一流大学,怎么能得到人家认可?就是你对人类知识本身做出创造性、原创性的研究成就来。

  赵晓:有人认为,光学习是永远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上有两种竞争,一种是普通产品的竞争,另外一种是竞争规则的竞争。当你承认别人在竞争规则制订上的领导权,并且不能在规则上跟人竞争的话,那么你已经输给了别人,永远不会是一流的。

  张维迎: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有些规则,有些东西,你知道你去竞争的话肯定要失败,因而是没法竞争的,你就只能接受。科学的规则犹如科学的方法,它本身是一种工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这个世界,理解和发展人类本身。如果人家已经创造出一个好的方法,你为什么非要用另外一个方法,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一种别人没法接受的方法、制度呢?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2×5=10,你为什么要整天按照2+2+2+2+2=10办法计算呢?如果已经知道人家的某个规则和制度是最有效的,为什么你不去学习呢?我想我们不应该有这个偏见。

  就规则而言,我们必须承认,有好多东西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东西,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好比说我们参加体育比赛、足球比赛,人家已经有规则,你要做到提升我们的名次,你就是按照这个规则打败他,拿冠亚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不是说不行,因为是你制定的规则,我们要是参加一定会输,所以我们不参加。我们成天讲要修改规则,也许每个民族也都希望按照自己的规则来游戏,但是只要你进入国际竞争,你就会发现规则有个“先动优势”,也就是说它一旦为多数人接受以后,要改变起来是很难的,相比之下,接受的成本反而更低。这时候,我们中国人就要比较一下,是成天争着改变规则、不遵守人家的规则好呢,还是接受人家的规则,做出优秀成果,再逐渐参与到新规则制定中去好呢?我想是后者。

  当然,你如果做得好的话,人家会学习你的方法。我想外国人也在学中国,只要你做得好,别人就会接受你,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而拒绝你。乒乓球的比赛规则主要是我们中国人制定的,人家也接受了。当然我们承认人文学科,你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感兴趣,但这仅仅说明你的研究对象可能跟人家不一样,并不见得不能使用共同的学术规范。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基地绑架土耳其人质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2004年各地防汛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