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一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7/05 17:04 新浪教育 | |
我大概创了一项自学考试的吉尼斯记录——一张本科毕业证用了十五年。人们常把勤学苦练终成一项技艺称为十年磨一剑,而我这一剑整整用了十五年。 一九九0年春天我开始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两年拿到大专文凭,紧接着开始本科阶段课程的学习。 我当年因家境原因,初中毕业考了小中专,学的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园林专业。我很羡慕那些上高中,考大学的同学,他们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中专毕业后,得知有自学考试这个上大学的机会,我就报名参加。我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现在打开当年学习的用书,上面到处是当时批画的线条和批注。自考书籍,是我翻得最烂的书。由于我当时自考成绩突出,还被市里的自考辅导班请去给学员们讲课。 我英语基础太差,年复一年,总也考不过。自考办当时有这样一个规定:年满三十五岁的考生加考三门选修课,可以免考英语。我想,慢慢考吧,大不了十年后再拿毕业证。自己的英语迟迟不能考过,拿不到本科文凭,当其他各科都考完后,我就认为自己有了本科水平,可以做点什么了。 几年来,我从没有放弃自考,一直以学生自居。有人笑我愚傻:“找个人替考,或考场抄抄,不就过了。”当他们笑我愚时,我何尝不在心里暗笑他们的傻。也许那样可以很轻松地拿到文凭,但拿不到知识。我现在真的很感谢自己的傻,没有这种傻劲,我不可能学到真知识。 中文自考为我打下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使我养成了许多好的学习习惯,使我有能力研读《论语》并完成了两本论著。 《论语》是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书目。我研究《论语》,初始只是想借鉴孔子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没想到深入进去,竟别有天地——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的认识都不一样,而现代,却少有人对古代经典进行重新认识,再发现其现代意义,以为当世所用。我,一个自考生不自量力地去做这份工作。 在研究中,我发现许多《论语》的章节可以做新的解释。如孔子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代译文的大意都是这样的:“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再重复去教他了。” 学生不可能都有举一反三的聪明,若孔子教学生时,举其一,学生不能反三,就不再教了,何以培养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我发觉孔子并不是这种意思。 “不复”不是“不再重复教学生”,而是不再重复所举的“一”。学生不能反三,是老师举的“一”没举好,不要再重复,要换一种说法来讲。如果你举的“一”能举好,任何人都可以反三。孔子说的是:“举一,若学生不能反三,就不再重复所举的‘一’,要换一种讲法。”孔子强调的是教师的讲课能力,而不是指责学生的愚笨。 很多老师在总结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时,总把学习的责任推给学生,指责学生脑子笨,不能反三。却从不想是否是自己讲课时所举的“一”没举好。老师不从自身找毛病,讲课抓不住关键,讲题理不清思路,语言啰嗦,半天说不到点上,却指望学生能够“反三”,这只能是痴人说梦。 我们现在应如此理解“举一反三”! 我们再来《先进篇》第12章。传统断句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还没能事奉好活人,怎么能事奉鬼神呢?还没了解生,怎么能了解死呢?” 我觉得可以这样断句: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样断句说明孔子非常明确地反对迷信鬼神——子路问能否侍奉鬼神,孔子说:“不能事奉鬼神,人怎么能事奉鬼神呢?”言外之意,别说没有鬼神,即使有,也该鬼神来事奉人,“人焉能事鬼”? 对于死的回答也非常干脆,“不知道,活着怎么知道死的事呢?”言外之意就是人们所说的阴间的事都是假的,活着是不能知道死后的情况的。 朋友拍案称奇:怎么还有这样的解释?在朋友师长的鼓励下,我开始注解《论语》。白天教学任务繁重,我像自考时学习那样,每天4点左右就起床,利用早起的两个钟头研究写作。 几年来,我写了四十余万字有关《论语》的两本著作,一本是《论语题解》,对《论语》进行重新注解;一本叫《论语:孔子的成人学》,系统地阐述孔子的“文、行、忠、信”四学,对孔学进行新的认定:孔子并非“述而不作”,他创立了自己有完整体系的学说:文——成名学,行——礼仪学,忠——修养学,信——处世学。 书稿经多位专家学者观看,对我独特新颖的注解给以肯定。《教育时报》曾以《我想当现代孔子》为题报道了我事迹。《寻根》期刊刊登了我的论文《孔子的义利观新解》,在“孔子研究专辑”中与牟仲鉴、蒙培元等专家学者的文章发在一起。 中文自考,丰富了我的学识,提高了我的语言能力,也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我写作小说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与发现,已发表数篇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神仙日子》也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出版。 我说这些,不是想炫耀自己,我是想说,自学考试决不是只为取得一张文凭,更重要的是学得知识。文凭只是代表资质,最好的证明还是知识。我知道,很多人很轻易地取得了文凭,却未必取得了知识。我只因英语一门课程迟迟不能过关,拿不到本科文凭,使我因祸得福:无法用证书来证明自己的水平,我只好用成就来证明自己,才会利用别人休闲的时间写书,写小说。我一个学园林的中专生能有这样的语文功底,全是自学考试打下的基础。 加考的三门课也陆陆续续考完了,我只要坐等到2004年就可以拿毕业证了。然而造化弄人,去年我最后一次走进考场:英语竟然考过了!我啼笑皆非。 我不知道上天给我开这个玩笑,是给我的磨难还是恩惠。假如我参加自考顺利及时地拿到本科证书,是否每天还会有学习的心态而坚持学习?是否还会去阅读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先秦经典而写出两本论著?是否还有动力去熬夜爬格子以证明自己的水平?不会,这是可以肯定的答复。 感谢人生的磨难与挫折吧,没有他们,我们会缺少很多成熟的时机,挫折是我们人生的跨栏,是迈向终点线所不可避免的障碍。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努力跨越,每一次跳跃,都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五年一剑,这一剑磨的时间是有点长了,不过我觉得:值!(文/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