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看伊朗--一个“美女如云”的国家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7/07 23:29 新浪教育 |
伊朗是一个美女辈出的国度。有人说,伊朗“美女如云”,伊朗妇女美丽窈窕,气质高雅。她们聪慧文静,举止得体,几乎个个称得上是“淑女”。难怪我国唐代诗文中,会有那么多关于“胡姬”的描写…… 初识德黑兰 一直听说德黑兰很大,但当我身处这座城市的时候,仍然非常吃惊。德黑兰之大,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城市坐落在厄尔布尔士山南麓,一直向南伸展。若是登上山坡,一眼望去,还真看不到个边。由于历史的原因,德黑兰形成了南贫北富的格局。这一国王时代留下的遗产,在伊斯兰革命之后并没有得到改变。穷人区依然是穷人区。即便是富人区,也是憔悴多于豪华。但德黑兰毕竟是一座大都市,就像波斯文明历数千年沧桑而依然绵延不断一样,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气势处处都能感觉得到。 与所有大都市一样,德黑兰也是大街小巷遍布全城。商业街的繁华热闹并不亚于世界上其他的大城市,而点缀在城市各处的街心花园、喷水池、名人雕塑,则让人感到这是一座富有情趣的都市。 相比伊朗5000年的文明史,德黑兰还只能算是一座“新都”。在遥远的古代,它不过是厄尔布尔士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12世纪末以后,由于贸易的发展才渐渐繁荣起来。1789年,卡加王朝的阿卡·穆罕默德·汗国王决定定都于此。而德黑兰真正成为一座现代大都市,则是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如今,德黑兰的面积大约为1200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两倍。而人口约为1200万,略少于上海。 没到伊朗之前,心目中的德黑兰总有几分神秘。想象当中,这座城市一定是清真寺林立,空气里也充满了伊斯兰革命的激情。然而一旦身处其中,你会感到,其实它跟世界上其他大都市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德黑兰人也跟世界其他城市的人们一样,每天上班、上学、做工、经商,过着平静而平常的生活。在德黑兰繁华的商业街,店铺林立,人头攒动,不少商家装潢考究,商品丰富,并不逊色于欧美城市里的同行。 德黑兰人也很会享受生活。由于宗教的原因,这里缺少活跃的夜生活,但仍可看到三五成群在餐馆聚餐的男女。有的饭店、茶馆还备有具有伊朗民族特色的水烟。一些人在工作之余,约上朋友,到那里边抽水烟边喝茶边聊天,倒也乐在其中。而夜间的城中绿地,一般是年轻人的天下。这里有同学相约,有朋友聚会,当然也有谈情说爱。 每到周末,许多德黑兰人会举家开车到郊外,在乡间野地里铺开毯子,捡拾枯枝败叶,燃起堆堆篝火,享受一顿别有情趣的野餐。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也会前往城北托恰尔山上的滑雪场,在雪地疾驰中释放自己。 来到德黑兰,最突出的印象是汽车多。德黑兰究竟有多少辆小汽车,谁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反正放眼望去,满街都是车,因此空气里整日弥漫着浓浓淡淡的汽油、柴油味。朋友告诉我,伊朗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五位,达130亿吨。在伊朗,“水比油贵”是一句真话。一升汽油的价钱相当于人民币0.80元,而一瓶饮用水则要卖到2-3元。因此,德黑兰大多数人家都拥有汽车。然而,车尽管很多,新车却不多。大街上行驶的绝大多数是旧车,色彩、款式也比较单调。此外,交通的拥堵也是德黑兰的一大难题。在德黑兰开车,没有高超的技术和过人的胆量,简直不可想象。记者看到,德黑兰人开车特别快,特别猛,好像总是在追赶着什么似的。 如今,两条地铁横卧于德黑兰地下,为德黑兰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两条地铁由中国上海一家公司承建,总长为54公里。我们在离开伊朗的前一天特地去乘坐了一回。列车运行平稳、快速,与上海地铁无异。而作为来自中国上海的记者,心中的那一份感受,似乎只有用“亲切”来表达才比较贴切。 去过德黑兰,你一定忘不了它。这不仅因为它大,更因为在这座城市里,现代与传统、世俗与宗教、充满活力的商业气氛与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得竟是如此完美,相处得竟是如此融洽。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奇迹吗? 飘逸的头巾 披巾、黑袍。去伊朗之前,记者脑海里的伊朗妇女,大抵就是这样的形象。 按照伊斯兰教规,穆斯林妇女不能在直系亲属以外的男性面前显露自己的身体乃至面容。因此,妇女外出必须戴上头巾,并披上宽大的黑袍,以遮蔽自己美丽的面容和动人的身材。 在阿联酋迪拜等候去德黑兰班机的时候,记者看到,候机大厅里的妇女很少有戴头巾的,个别人穿着甚至还比较暴露。可是当飞机降落在德黑兰机场,尚在滑行过程中,机上未戴头巾的所有女性,无论老少,纷纷取出各色头巾,把自己的头颅包裹起来。 在德黑兰机场的入境处,记者见识了一款也许是世界上最奇特的警服。隔着玻璃,记者看到几名眉目清秀、但从头到脚披裹一袭黑色的年轻女子,正在一丝不苟地查验护照和签证,然后慎重地敲下入境章,微笑着递给入境者。她们是什么人?走近时才发现,她们的袖口上绣着金黄色的标志。原来,这是她们的警阶。原来,她们是警察! 这就是伊朗。在这个国家,不管你是什么人,身处什么地位,只要你是女性,就必须戴头巾,就必须遮蔽身躯,连外国人也不能例外。在整个伊斯兰世界,这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其实,伊朗是一个美女辈出的国度。有人说,伊朗“美女如云”。就记者所见,此话确不为过。伊朗妇女美丽窈窕,气质高雅。她们聪慧文静,举止得体,几乎个个称得上是“淑女”。难怪我国唐代诗文中,会有那么多关于“胡姬”的描写。可是,由于宗教的原因,伊朗妇女不能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的美丽。但,变化正在悄无声息地、一点一滴地积累。 陪同我们访问的法蒂玛是伊朗全国旅游组织的公务员。她的装束,在我们所见到的女子中可以算是最严谨的了。每到吃晚饭的时候,甚至还要披上“恰德尔”(即宽大的黑袍)。 可是那天上滑雪胜地托恰尔山的时候,她却在黑色的盖头上扣上了一顶长舌遮阳帽,顿时就显得既有现代感又有朝气,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后来才知道,因为是公务员,法蒂玛在穿着方面必须作出“表率”。留心观察一下,不难发现,伊朗“窗口行业”妇女的穿着都比较严谨。除了前面提到的警察之外,如宾馆大堂的接待员、机场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等,莫不如此。 然而,在大街上看到的情景就大不一样了。中老年妇女大多身披“恰德尔”,年轻女子则往往身穿一袭合身的袍子,两侧开衩,类似裙服,下摆长的稍稍过膝,短的则在膝盖之上,露出时髦的牛仔裤。有的则干脆穿一件风衣,相当时尚。至于头巾,样式就更多了,色彩也更丰富。不少人喜欢戴真丝花头巾,前额秀发微露,倒也别有一番风韵。我们甚至还看到戴红色头巾的女子。那鲜艳的色彩点缀在素淡的德黑兰街头,是不是也在预示着一点什么呢? 伊朗妇女生性大方,参与感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能看到她们活跃的身影。我们在德黑兰访问的几家媒体,都有近半数的女记者、女编辑在和她们的男同事一起工作。而在访问贝海希提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的时候,我们发现,十几位同学中只有三、四名男生,其余竟全是女生。女同学们毫不胆怯地争相用不太熟练的汉语与我们交谈,相形之下,男同学反而显得拘谨甚至有几分羞涩。据了解,目前伊朗大学中女生的比例已接近60%,一些适合妇女的专业如人文学科,女生的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在访问中,无论是在首都德黑兰还是在其他城市,我们到处都看到行色匆匆的女性上班族。而进出公司或政府机关大门的妇女也不在少数。显然,伊朗的“半边天”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支撑着这个国家。 媒体印象 拉雷国际饭店是我们此次访伊在德黑兰下榻的旅馆。每天早晨起床时,总可以看到从门缝里塞进来的一份英文报纸———《德黑兰新闻》(TehranNews)。有一天,记者偶然发现,报纸竟然在清晨四点半之前就送到了房间。这不能不让记者惊叹不已。 《德黑兰新闻》是记者接触到的第一份伊朗报纸。从外观上看,这份对开大报与世界上大多数英文报纸没有什么两样。报纸并不厚,通常有16个版。除了国内、国际新闻,还有世界经济、商业、科技、健康、社会、旅游等专版以及广告版。有意思的是,找不到宗教宣传的内容。 到达德黑兰后的第三天上午,记者一行怀着浓厚的兴趣访问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温文尔雅的社长纳赛里博士在一间宽大的办公室里接待我们,近视镜片后面明亮的双眸里饱含着友善的笑意。他对我们说,西方对伊朗的歪曲宣传使得世界不了解伊朗的真实情况,而实地观察了伊朗之后,你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就会不一样了。因此,他对我们的到来十分欢迎。 他介绍说,他所领导的这家通讯社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改用现名),目前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有业务交往。他特别提到伊通社与中国新华社的密切关系。他告诉我们,伊通社在北京派有常驻记者,他的工作得到了中国同行的大力协助。据介绍,伊通社每天用波斯文、英文、阿拉伯文和俄文播发1200多条新闻,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还要开通法文线和西班牙文线。此外,今年底将在北京开设一个中文网站。 伊通社每天还出版5份报纸,包括一份英文报和一份阿文报,而其中最特别的是还有一份专供盲人阅读的盲文报。这样周到细心的安排,不能不让人赞叹。 在拜访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主管媒体的部长助理时,我们被告知,10年前,伊朗只有140多种报刊,而现在已发展到了1300多种,其中有一部分是独立媒体。报刊的种类也很丰富,除了综合性报纸以及政治、经济类报纸以外,体育、艺术、影视类专业报刊发展也很迅速。 漫步德黑兰和伊朗其他城市街头,到处可以看到书报亭,出售的报刊也可谓琳琅满目。伊朗人也的确喜欢读报。无论在机场、车站,还是在餐馆、茶室,或者在公园绿地,读报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相对来说,电视节目要单调一些。据说全国电视频道一共也不满10个,内容除新闻外,多为宗教、政治宣传,歌舞节目几乎没有,但有伊朗自己拍摄的电视剧,遗憾的是,我们不懂波斯语,无法了解剧情。而在我们下榻的“涉外”宾馆里,倒是可以看到美国CNN、英国BBC以及欧洲电视台的新闻节目。 没有想到的是,互联网在伊朗的影响竟会如此广泛。与伊朗年轻人交谈,你会发现,他们对外部世界并不陌生,而信息来源正是Internet!不用你提醒,他们留给你的联系方式,几乎一律都是E-mail地址。与此同时,他们对于世界上许多问题的看法,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宣传的影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一些上了年纪的伊朗知识分子的忧虑。 就记者的感受,伊朗的媒体是活跃的,媒体工作者也非常敬业。他们对中国充满了好奇,迫切地希望了解这个伟大的国家。在伊朗访问的短短12天里,我们就被同行采访了好几次。 在世界的眼光里,也许很难说伊朗的媒体是出色的。但透过这些媒体,我们难道不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脉动,不能看到一个古老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艰难跋涉的身影吗? 相关链接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亚洲西部,面积164.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伊朗东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面与土耳其和伊拉克交界,北部面对苍茫的里海,并与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接壤,西南则隔波斯湾与海湾各国相望。 伊朗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波斯(伊朗古称)帝国在公元前6世纪曾经盛极一时,势力直达地中海沿岸。公元7世纪以后,波斯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并逐渐皈依了伊斯兰教。此后,波斯民族一直在蒙古、突厥等外族统治下,直到18世纪前半叶才复国。19世纪以后又遭英、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国名改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伊朗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工、农业均有相当的基础。伊朗石油、天然气储藏量分别居世界第5位和第2位,有着良好的开采前景。 伊朗和中国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交往,至唐代关系更为密切。1971年中伊正式建交。30多年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也日益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