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 正文

审视我们的榜样教育:孩子“追星”对还是错?

http://www.sina.com.cn 2004/07/16 13: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审视我们的榜样教育(徐鹏飞/绘)

  专家视野: “追星” 一种榜样认同

  吴刚

  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偶像。20世纪70年代,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先烈;20世纪80年代初,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技巨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则主要是体育“明星”和演艺界“明星”,如贝克汉姆、谢霆锋等。这种变化是价值观念和行为功利化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出道德认同的盲目。

  “追星”实际上是一种榜样认同和学习。那些被崇拜的明星,往往被青少年当作他们人生发展的楷模、参照系以及心灵寄托。提供什么榜样或展示什么样的榜样对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从道义上说,我们为青少年提供的榜样应该是富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创造有价值文化的楷模,而不仅是外表靓丽、风度潇洒、收入丰厚、生活条件优越的明星。这就需要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媚俗;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通过勾画富有感染力的英雄形象来创造另一种明星效应;通过对正义行为的褒奖和对明星某些不良行为的鞭挞来激发道德意识,以形成良性的流行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针对青少年的“追星”现象,应该更多地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引导他们的审美趣味,提高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教师可以由对“追星”现象的分析开始进行“偶像教育”,对青少年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干预和合适的介入,通过对一些具有成就的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让孩子从中有一定选择。通过青少年主动、亲身参与的活动和思考,来实现自我选择与自我反思的结合、内心释放与理性增长的结合。在某种意义上,学生的“追星”显示了对成功的向往。如果我们注意培育一种多元化的学校文化,让学生们在单一的学习之余有更多的人际交往和良性互动,通过各种社团组织发展他们的特长及搭建成功舞台,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那么“追星”可以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借以促进青少年个人的心理成熟和健康发展。(吴刚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八方热议:孩子“追星”

  “追星”是一种理想中的天真,也是一种激情中的盲目。(河南省滑县焦虎乡第一初中 祁会国)

  当家长发现孩子追星时,不妨自己也同孩子一起追星。家长了解了孩子追的“星”后,可以和孩子谈“星”,家长对“星”们发表的客观评论,对孩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海南海口市琼山区海政学校 符正发)

  孩子“追星”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引导得当,则是一种激励,引导不当,则易导致叛逆,适得其反。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否则,如果只是采取扔掉明星的CD,撕掉明星的相片等办法,不仅回头无望,也许会酿成悲剧。(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项晓云)

  对孩子的偶像崇拜、追星活动,应进行积极正确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学校或者班级可以开设“追星”课或讲座,组织讨论,因势利导;舆论媒体也应多宣传那些积极向上的明星;明星应该为追星把握“风向标”,提高整体素质。(江苏省扬州市四季园小学 王弘)

  偶像崇拜在个体的成长当中是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现象。要求青少年拒绝偶像剧是不现实的。电视工作者所应当做的不是取消偶像剧,而是为青少年提供尽可能优秀、高质量、高水平的偶像剧。(成长网 网友)

  我是在英雄主义的熏陶下长大成人的。一个没有英雄主义的社会,将是一个多么沉寂的社会!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也没有当英雄的机会,但是如果少了当英雄的信念和梦想,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河南省淇县人民法院政治处 徐爱民)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生活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回顾40年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一批批革命事业接班人健康成长,雷锋的榜样作用无可估量。(四川遂宁市学雷锋展览馆 何成茂)

  要让更多的科学之“星”、文化之“星”、英雄之“星”、劳动之“星”一起闪耀。当家长和老师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领孩子去亲近历史亲近英雄时,即使还有孩子会去崇拜明星,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将完全可以引来更多孩子对科学、对文化、对平凡中的英雄们关注的目光。(江苏省仪征中学 刘祥)

  球棋歌影诸多星,半晌一时数不清。闪亮之前吃过苦,成名以后未曾停。专心致志倾全力,循序渐进持之恒。心动还须重行动,否则徒有慕星名。(黑龙江肇东市教师进修学校 王玺玉)

  任长霞是不是“星”?

  编辑同志:

  6月初,我在语文课上提问:“最近有两颗‘星’黯然陨落。一颗是豫剧大师常香玉,她赢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另一颗是谁呢?”我提示:“是在车祸中牺牲的。”

  “老师,是牛振华。”我摇摇头。在一番喧闹后,同学们的口径一致:是张国荣!这个结果把我弄得哭笑不得。待同学们静下来后,我接着提醒:“她被称作‘女包公’、‘任青天’。”同学们又是一脸茫然。无奈我只好自揭谜底:任长霞,并介绍了任长霞的事迹。同学们最后提出疑问:任长霞也是“星”?

  现在是“追星”的年代,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偶像”。他们“追星”不是敬仰,而是崇拜,处于一种盲目、狂热、迷信的状态,完全失去自己,不能自已。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追星”而不至于迷失自我?又如何让孩子们的天空中群星璀璨而不至于一隅独亮?

新疆阿克苏农一师二团一中 谭现锁

  编辑点评:标本兼治

  董建勤

  “偶像崇拜”作为少男少女成长中的普遍细节,本无可厚非。但细节演变为疯狂而热烈地“追星”,则可能决定人生的成败。为何孩子的眼里只有张国荣而没有任长霞?来信促人深省。

  英模和明星都属风流人物,本该同获青睐,但现实却反差甚大:对影视明星狂热崇拜而对各路英模冷漠淡然!这是主客观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局:社会转型引发思想巨变,成人价值观的混乱和扭曲直接导致未成年人心灵世界的是非莫辨。“追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孩子对奢华风光生活的向往。各式“星”们舞台或屏幕上的风光、潇洒及流传甚广的惊人收入、奢华生活,迎合了部分青少年企图不劳而获心理空虚的特点。部分视听媒体连篇累牍爆炒影视明星,而对英模宣传却格外冷淡和枯燥乏味,导致孩子的成长环境缺少“英雄的召唤”,加上填补情感真空、精神寄托、从众心理等主观因素,“追星”成族,队伍壮大,问题频发。

  出路在于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成人要切实负起使命,时时校正价值观,教会孩子明辨是非,此为治本;而净化、优化成长环境,倾力打造令孩子心悦诚服可供效仿的榜样为治标之策。各类媒体应担当道义研究受众心理,让英模的人格魅力散发出道德情感的芳香,弥漫孩子的心空。家庭、学校应携手拓宽孩子的视野,提供更大范围的榜样人物,让那些贡献突出的科技英杰、商界骄子、文学泰斗、政坛领袖真正“走近”孩子,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童言传真:我是狂热“追星族”

  浙江省海盐县沈荡镇中心小学 黄怡迪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这歌声是从哪来的?原来是同学们在哼唱。最近,同学们对流行歌曲、热门歌星的了解真让我这个自封“歌王”的也自愧不如呢!比如一位同学问我:周杰伦的英文名是什么?他发过几张专辑?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哇噻,真是太厉害啦,我不禁目瞪口呆,再也不敢给自己封什么“歌王”了。

  于是,我一有空就去关心娱乐新闻,一有零用钱便去买磁带,狂热地唱着流行歌曲,痴迷地了解明星的个人档案。“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练就了一身“本领”。有同学说起蔡依琳的《看我72变》,我便脱口而出:“梦里面,空气开始冒烟……”她们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我得意极了。又有同学问我几个关于明星的问题,我回答得比课堂上的问题还要流利呢!

  思考与建议:追星 吹星 学星

  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曹一凡

  追星成“族”,说明了追星的已经不是个别人;追星成“热”,说明了追星的“温度”已经过高。“星”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崇拜偶像。

  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星走入误区,并非那些思想单纯的青少年的错,更多的还是“吹星”惹的祸。想当初,那些影视演员、歌手和运动员是怎样变成闪闪发光、引人注目的明星的呢?主要是那些“吹星人”帮了他们的大忙。现代的一些媒体热衷于吹嘘一些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的秘闻、绯闻、琐闻甚至丑闻,并大炒特炒。笔者认为,要避免盲目“追星”,重要的是克服片面“吹星”,而是要倡导虚心“学星”,即向先进人物学习。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学习先进人物。“见贤思齐焉”,是孔子的名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诗经》的名句。具有坚定目标和远大理想的人,应当选择一位榜样,虚心学习他身上先进的东西,努力成为先进的人。

  但愿“追星族”别再盲目追星,“吹星族”别再片面吹星,大家都来虚心“学星”吧!

  专题调查:孩子“追星”本无错 教育引导要跟上

  受“大家谈”专栏组委托,成长网对1200名中小学教师、家长、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结论之一:孩子“追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师长忧心忡忡。在回答“明星哪些方面带给小追星族的影响最大”时,71%的被调查者回答“明星个性化的言行举止”高居首位,其余依次是:“衣着打扮”、“艺术特长”,最后才是“明星在人生旅途中不屈的奋斗精神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等”。69%的师长认为“追星”使孩子一味仿效明星外表,注重物质享受;25%的师长认为“追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结论之二:师长应该多关注追星孩子的心理状况、情感需求。关于孩子“追星”的原因,66%的被调查者认为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太稳定,这个时期最容易滋生崇拜心理;25%的被调查者认为,孩子在家庭中缺少关爱,渴望在“追星”中得到心理补偿和平衡。

  结论之三:孩子“追星”本无错,教育引导要跟上。96%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有崇拜的偶像是可以理解的,但与此同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加强榜样教育非常有必要。另外,44%的师长认为媒体的火爆炒作也容易导致孩子盲目“追星”。社会对此也应深思、审慎而行。(殷寒君 沈建华 供稿)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