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高考金刊 > 正文

关于新课、复习和应考--高考备考经验谈

http://www.sina.com.cn 2004/07/23 16:22  课堂内外-高考金刊

  作者:雷克红 邓秀国(湖北宜昌市二中)

  进入高三以后,各科的教学进度虽有差异,有的学科可能还未完成新课的学习,有的学科已完成。但一般都要面对同一问题,即如何在上好新课的同时搞好复习。对此,我们根据近些年高考备考的经验和教训,从目标、计划、方法和心理准备等方面谈一些实用的办法。

  一、明确高考的目标

  高考的内容一般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而且把能力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我们不应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也不能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该以基础知识为平台,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各科教材作了较大调整,复习中要切实遵循大纲和教材,不要随意拓宽加深,注意摆脱题海,避免陷入偏、怪、难的歧途,要把握好知识的深广度。高考考纲指明试题按“2:5:3”的难易比例命题,对成绩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完成占80%的容易题和中难题。所以在复习时应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例如物理中下列内容不作要求:静摩擦系数的概念,物体的一般平衡条件和开普勒三定律等物理规律,按有效数字规则运算,用速度图象去计算问题,互换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对矢量运算仅限于解直角三角形,对力矩平衡问题仅限于有固定转动轴的情况,对连接体问题仅限于相连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的情况,对有关向心力的计算仅限于向心力是由一条直线上的力合成的情况,对竖直平面上的圆周运动仅限于计算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有关问题。明确了考试目标,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定学习计划

  新课结束后,进入总复习阶段,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要有计划性,应当注重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一般分两轮或三轮进行:第一轮要求一章一节全面细致的复习,着重抓好基础。第二轮要求深化知识,综合提高,灵活运用。第三轮注重联系热点,开阔视野。例如英语听力在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应是正确的语音语词,积累听力中常出现的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考前的第二轮总复习阶段应是听课本和模拟训练相结合,在进行模拟训练时,有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话发生的地点;谈话人的职业和身份;谈话人之间的关系;谈话的主题;简单的数学计算;推论;分析原因等。这样,在听力方面就会得到提高。第三轮复习中,需要结合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科技发展的现状准备一些新材料,进行阅读、熟悉和了解。

  三、采取有效措施

  1、掌握知识结构,强化基础。从学科的知识结构出发,明确学科主干知识,是我们复习的重点。我们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时应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这样可以突出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串成链,织成网”的方法是多样的。如生物方面,可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也可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也可以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应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在这一过程中,练习题、参考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注重专题训练,培养能力。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阶段复习,应着重于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训练。因此,本阶段的复习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在熟悉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建立本学科的能力结构。如设计政治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形成不同于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即分析的思维主线。

  在训练中,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练习作业或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要引导和促使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知识重组,从而在思维水平上逐步接近高考的要求。最后,选择高考实战题进行例析讲解,目的依然是强化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思维线索形成。在复习策略上,切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专题复习”,要精心设计,打破知识和技能的固有结构壁垒,努力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此外,还要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灵活运用,注重解题规范化和实验技能的训练,注重科学的时间安排以提高复习效率。切忌重理论轻实际、重资料轻教材、重结论轻过程以及重解题轻应用的不良倾向。

  四、调节考前心理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制胜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心理稳定、思路清晰。备战高考既是备战知识的高考,也是备战心理的高考。在同学们为高考竞争、拼搏的同时,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复习、备考;但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心情急躁等情绪,就不利于高考了。所以同学们应学会克服畏惧情绪,缓解焦急,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放松。尤其是在冲刺阶段,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储备实力迎接高考。因此,通过复习使我们能够在心理、思维、体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从而在心理上和思维上更加贴近高考是非常重要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播种了希望,只要我们流下了汗水,胜利就在不远处向我们召唤,愿所有即将进入高三的学子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