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水火不相容”?

http://www.sina.com.cn 2004/07/27 15:3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本报讯 南京高考成绩年年倒数,成了近些天媒体关注的热点。

  据报道,南京今年在考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本科线上的考生却下降到4700人,比去年减少600人。南京今年有26105人参加高考,由此可推断出其本科上线率为18%。而江苏今年本科录取的全省平均比例为35%左右,南京成为全省高考排名倒数的城市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南京一家电视媒体更是准确地说,近10年来,南京取得最好的高考成绩是全省第九
(江苏以前有11个省辖市,后来增为13个省辖市)。

  对此,7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南京一些中学老师对高考不如人“不服气”。他们认为南京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而农村中学搞的是应试教育。

  比如,南京努力减轻学生负担,少布置或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支配课外时间;南京竭力禁止学校拖课和不按时放学,更禁止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补课;南京各中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做社会调查,写学术研究小报告。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教学等等。

  此外,再加上城市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不如农村(没有借高考来跳出农门的问题),缺乏刻苦精神,城市的学习干扰因素(如歌星演唱会、体育比赛等)多,这些全国各个城市都存在的“通病”,使南京考生考不过农村中学学生就不太难理解了。

  但这种说法被当地媒体所否定。

  同一天的《南京日报》则称,消息公布后,引来众多市民的担忧。不少家长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发表看法,有的还要求教育局给个说法。

  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的张红霞博士认为,造成南京高考成绩靠后的关键在老师。张博士说,目前南京一些省重点中学的老师并不敬业。如她孩子所在的学校,表面上提倡素质教育,但平时既不做练习,实践活动也少。而一些研究性学习做完后,老师也不给学生指导,上课经常天南地北乱侃。目前,部分老师常以素质教育为借口偷懒,和外地老师的敬业精神相比相差太多。张博士说,这样的情况最终就会导致考试考不好,素质教育也搞不好。

  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真就“水火不相容”?显然,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的探索还刚刚起步。(宋文)

  南京会向应试教育“投降”吗?

  徐

迅雷

  谁都知道我国的高考制度弊端多多,但似乎谁都不在乎,更是谁也不忙乎。早在2001年就听教育部官员说“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进行单独招生试点”,但至今仍然是“没条件的不上,有条件的减少条件也不上”。我看高考惟一成功的“改革”,就是把考试时间提早到6月,好歹凉快一点,让全国一大笼屉热气腾腾的高考馒头不在大热天里馊得那么快。

  高考死结并非无解。诸多国家就不是全国大统考、一考定终身的。美国没有全国大学入学统考,更看重学生高中学习成绩、个人表现、推荐信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解放后乃至在改革开放25年里所培养出的“大家”很少,而这25年来,美国的教育制度却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国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应该把考核学生和录取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大学,把综合评价列入

高考招生评价体系,高考分数不应该是高校录取的惟一标准,应参考学生在高中3年学业成绩、所在中学特色及声望、校长教师的推荐信、学生的特殊专长和竞赛成绩、必要的面试等等。当然,“一考评价”还是“综合评价”,这是个两难选择。与“一考评价”会导致高考作弊一样,“综合评价”难免导致腐败产生,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同样可能“淮橘为枳”。

  从事考试研究的美国人奥德丽·艾美雷恩揭示“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时说:“教师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事关重大的考试上了,以致忽略了其他从根本上讲更重要的内容。”南京重视了那些“从根本上讲更重要”的内容,但“好心没好报”,最终向应试教育投降不是没有可能。

  素质教育不是责任心失缺的借口

  尹卫国

  素质教育与高考没有必然联系,高考失利不能怪罪素质教育。至于学生吃苦精神不够,充其量只是南京高考之痛的一个枝节因素,绝非关键成因。笔者生活、工作在南京几十年,孩子今年也参加了高考。通过多年的观察、分析,我认为其真正的痛点乃是中小学教育的功利化,淡化了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感,有关部门需要认真反思教育的功利性。

  我认识一位公办中学校长,他向我披露了不少“内情”。近几年来南京民办教育发展迅猛,民办学校的崛起一方面源于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管理部门急于做大做强教育,使“清水衙门”的教育能快速致富。

  据我所知,南京几所全省一流的省重点中学过去一般只有6个高中班,现在大都“增容”到10多个,整整翻了一倍。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大学城里租房子办着高收费补习班。想读这些名校办的高中,不仅学费是国家标准的数倍,且规定详细的“阶梯式”

分数线,不同标准收取不同的赞助费,少则三五万元,多则十多万元。

  学校“以身作则”,教师自然不甘“落后”,中小学教师“走穴”搞家教相当普遍。去年市教育局曾发文规定搞家教必须申请,征得学校同意,可一年多过去了,偌大的南京竟无一人提出申请,“地下”家教市场却异常红火,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淡化教育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滋生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教育质量怎么能上得去?高考失利也就在所必然。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高考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