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风情--人与自然 吹拂着和谐之美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02 12:41 解放日报 |
在经历着自己的祖国由贫穷落后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人走近异国他乡时,就会骄傲地感叹我们城市巨大的变化,在许多方面,诸如高楼的伟岸、广场的壮观、街道的宽阔、商场的豪华等,已经胜过那些早就被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这种珍贵的情感和扬眉吐气的自尊固然值得钦佩,然而,我却还会有另一番感受。 正是从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呵护中,我体味到了一种也许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 在我的印象里,北欧是一片充满现代感的宁静而安详的土地,那里有着寂寞漫长的冬夜和夏日午夜的阳光,有着雪山溜滑和河边垂钓等完美的情趣。但是,无论在斯德哥尔摩还是赫尔辛基,到处是整旧如旧的北欧古典主义风格和散发着古罗马、哥特式气息的建筑,即使是一些传递着欧洲新艺术后期的风采和现代实用主义韵律的楼宇,也极少采用玻璃和钢铁的设计,与周围的传统建筑保持着极为友善的和谐。繁华的都市中不时穿过有轨电车的铃声,犹如日复一日的生活节拍,悦耳动听。铺设着年代久远的鹅卵石的街道,串连起纵横交错的小巷。隐蔽的院落和意想不到的角落,总会让闲情散步的游客时有新的发现。 正是从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呵护中,我体味到了一种也许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生活和现代文明。即使文化嗅觉并不灵敏的人也会发现,在这里小到一块街面的砖石、一条街头的长椅、一堵斑驳的墙面、一扇古老陈旧的门扉,城市中的每个细节和部位,都被细致入微丝丝入扣地护理和关爱,透溢着极为自然的沧桑神韵,那种特有的“坚决不让任何现代杂质掺入其中破坏美感”的生活态度,让人随时都可以留意到,并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欣赏与感佩。 是的,传统和历史不是现代化生活的全部。在北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人与自然最充分的和谐亲近之中。芬兰拥有丰沛的林木资源,木材的加工、出口是国家最重要的外贸创汇来源之一。但是多年来芬兰人严格地执行法律规定,一棵树都不能少,砍一棵树前必须先种一棵树,树木成材之前的生长期保护均有专人负责。 芬兰境内的约18万个湖泊,包括城市中的大小河流,都是清澈见底,可以直接饮用。赫尔辛基火力发电厂尽管每天燃烧着大量煤炭,但是电厂烟囱吐出的却是白烟;坐落在城市港口边上的世界著名造纸厂UPM,排出的污水全部经过处理,没有任何污染;坐落在居民区的著名的岩山大教堂之所以不往空中升高建筑,就是考虑到不能遮挡掉周围居民的室内光线。 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概念以及实现的路径和方式,是否该有新的认识,并且刻不容缓;我们骄傲的感叹和珍贵的自尊,是否要有适度的调整,而且时不我待。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使瑞典的环境在历次世界环境评测中名列第一。从飞机上鸟瞰,瑞典近70%的国土上覆盖着绵延数百英里的未经开发的森林,以及波光闪闪的10万多个大小湖泊,期间散布着小山、峡谷、平原以及一簇簇醒目的小红木屋,游人可以在湖边钓鱼或在湖中游泳。 横贯斯德哥尔摩市区的梅拉伦湖,同样清澈可饮。 在城市公路边的绿地中,可以随时见到奔跑的灰兔。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还会看到这样的交通标志———“危险,前方有赤鹿”。警察拦下来往车辆达五分钟之久,为的是让一只母鸭带着一群小鸭慢悠悠地过马路,这已成为这座城市重视保护动物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 这使我联想起另一个能与之相媲美的发生在日本伊豆半岛户田区的传说———当地有几棵老松树倒下挡住了人行道,人们便在人行道上筑起了一座小拱桥跨过树干,让那些树木继续静静地躺着生长,不受行人干扰。 如果就对一个国家或一片大陆的整体印象而言,一次匆忙的采访和旅行显然无法获得统计学上的精确概念。然而对事物的清晰印象,恰恰来自于那些细节无言的提示和诉说,还有引发内心突如其来的感动,以及无意中的一次次发现和联想。 现代化追求的目标函数和体现的生活价值,是以人为本。如果在目睹眼前一幕幕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同时,得到另一幅有关中国环境现状的图景,自然会产生一种别样的震撼。我国境内532条主要河流中已有436条受到污染,600多座城市有三分之二缺水,土地沙漠化以每年16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开发区占用耕地的面积超过大中城市面积的总和。显然,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伴随着生态破坏导致的对国家生存安全的严重威胁。有人甚至认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刚刚进入奔跑状态,即已陷入资源和原材料制约的困境之中。 有鉴于此,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概念以及实现的路径和方式,是否该有新的认识,并且刻不容缓;我们骄傲的感叹和珍贵的自尊,是否要有适度的调整,而且时不我待。 正确地对待一件事,有时的确是很困难的。但为了今后得到的是当初设定的完美目标,我们只能这样去认识和这样去做。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在傍依北极圈的冰岛,我获得了一次关于恩格斯这段名言的充分印证。 踏上这个方圆10多万平方公里的岛屿,汽车行驶数小时见不到一棵像样的树木。来到被称之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地方,所谓“森林”竟只是些成片的齐膝高的灌木丛。 据导游介绍,数百年前,冰岛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但因气候寒冷,人们就地取材烧火取暖,终于把树木砍伐殆尽。等到人们幡然醒悟重新开始植树时,才发现这里的树如今长到齐腰高时,就会被寒冷的狂风吹倒,根本无法长大种活,从此,冰岛就成了“无树岛”。 这里的人们从“自然界的报复”中吸取了教训,于是广植绿草,并且控制放牧。现在广为覆盖的青草,让冰岛重新焕发出葱葱绿意、盎然生机。今天,令冰岛人骄傲的,是这里有着全世界最为清洁的自然环境,草皮、水和空气已成为这个国家的重要出口创汇产业,其中像可口可乐罐大小的罐装空气在超市每罐售价约值80元人民币,据说世界上不少富豪每年都要从这里购买这种全球独一无二的空气产品以补养身子。 环绕赫尔辛基城的波罗的海海水清澈而湛蓝,托浮着一艘艘疾驶的快艇和悠闲的游船,空中是永远的蓝天和永远的白云。甲板上,迎着海风的吹拂,我和阿丽娅———担任诺基亚公司副总裁一职已有10年历史的资深管理者,交流和分享着彼此的感悟。我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对祖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担忧。阿丽娅说:“数10年前,芬兰也遇到过类似你们今天的状况,但后来我们正确地对待了这件事,采取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取得了相互的协调。”听着听着,我沉思良久…… 正确地对待一件事,有时的确是很困难的。但为了今后得到的是当初设定的完美目标,我们只能这样去认识和这样去做。只要我们坚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正确地对待一件事和始终去做正确的事,我们在未来所得到的回报,一定会是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