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移民海外 > 海外安全法则 > 正文

中国人在海外,安全吗?

http://www.sina.com.cn 2004/08/03 17:38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22日,韩国一公民在伊拉克遭绑架并被“斩首”,中国政府有关机构旋即向赴海外的中国公民发出风险警告。中国外交开始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外交为民”色彩。事实上,在最近几个月,从伊拉克到耶路撒冷,从巴基斯坦到阿富汗,中国公民遭绑架或被炸死的事件已经接连发生。“中国公民在海外与危险无涉”的观念必须改变,中国政府也开始面临“应对国外恐怖事件”这一从未经历过的课题……

  随着海外中国人一次次发生不幸和受到袭击,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问题,成为国人揪心的问题之一。

  中国政府面临着“应对国外恐怖事件”这一从未经历过的课题。为此,中国外交部的职能作出部分调整,将专门设立涉外安全事务司,把现在各部门处理中国公民在国外遭袭击的职能统一起来。

  中国公民在海外有风险

  罗田广司长说:“中国公民在境外遇到问题日益增多,与其他国家相比也属于比较多的。

  中国公民在境外遇到的风险,在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劳务纠纷、绑架等主要发生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在发达地区,多是合法权益受侵害;周边海域经常会发生渔业纠纷,有些牵涉领土纠纷。自费出境游开放后,国际犯罪团伙借此欺骗部分地区民众,组织非法移民、跨国人口贩卖、走私贩毒、非法劳务等违法犯罪活动。被骗中国公民没有合法身份,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中国公民在一些局势不稳定的国家、恐怖活动多的国家,也可能受到殃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海外中国人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李伟说:“中国人不会遭遇恐怖袭击的传统观念,必须改变了,在新形势下应该树立新的安全观念。”他说,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在参与国际合作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重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参与国际重大援建项目的增多,风险系数也在加大,这是造成近来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事件以及造成的伤亡人数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急机制体现“外交为民”

  随着伊拉克中国人被绑架和在阿富汗中国工人喋血事件的发生,“应急机制”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罗田广司长对“应急机制”做了详细解释。他说,启动应急机制的前提是,“首先分析判断事件的性质、类型及影响,如涉及我公民或法人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即启动应急机制”。应急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组成应急小组,制订工作计划;确定联络方案,保障信息畅通;开设热线电话,收集各方资讯;协调国内外有关单位共同开展工作。

  观察家认为,外交部应急机制的启动,并非一种单纯的技术操作,它是政府面对突发事件反应能力增强的一种表现,它更代表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观念在转变,政府的危机意识在不断加强。不过,罗田广司长也坦言,领事保护是有限度的,因为使领馆在驻在国没有行政权力,更无司法权力,不能使用强制手段,也不能干涉他国司法主权。

  中国人如何应对安全挑战

  首先,参与援建的中国公司在海外招投标过程中,应加大安全成本预算,采取更有力的安保措施。工程区和生活区应加高院墙,安装电网和24小时电子监控设备,临街建筑和车辆最好装上防弹玻璃,外出时最好不要在车辆上安插显示外国人身份的旗帜或标志,准备充足的防弹衣和防毒面具,为员工购买反恐保险等。其次,在伊拉克、阿富汗等特殊地区,中国参与援建的单位与被援建单位、被援建国之间必须有联合的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必要的情况下应要求被援建国派兵保卫,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警方的沟通等。第三,要在当地广为宣传中国的形象,告诉当地人民:中国所建的工程项目将为当地创造巨大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中国人在海外遇难事件(2004年)

  1月29日耶路撒冷一辆公共汽车在行驶至以色列总理沙龙官邸附近时遭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包括袭击者在内的10人死亡,40多人受伤,重伤者中包括1名中国人。

  2月5日30多名亚裔拾贝者在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海滩捡拾鸟蛤时突遇涨潮,有20名中国人丧生。

  2月13日两名中国学生在新西兰北岛东海岸霍克斯湾的怀马拉马海滩游泳时被海浪卷走。其中一人被风浪打回,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失踪者至今未找到。

  3月14日位于阿拉木图地区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哈萨克斯坦项目基地的中国工人住地遭泥石流袭击,约有28人被埋,其中有9名中方人员遇难。

  4月13日一艘马来西亚货船在靠近印度东部的孟加拉湾海域沉没,船上17名船员均为中国人,其中12人获救,另外5人失踪。

  5月23日法国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部分屋顶突然坍塌,造成包括两名中国公民在内的4人遇难。

  6月10日阿富汗一伙恐怖分子在北部省份昆都士附近袭击了一个中国援建的建筑工地,造成11名中国工人死亡,5人受伤。据新华社

  海外国民十种风险

  第一种:大海波涛不太平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海“捞”生。

  2004年4月13日,一艘马来西亚货船在孟加拉湾海域沉没,船上17名船员均为中国人,虽救起15人,但仍有2人失踪。

  2003年3月20日,一艘福州的拖网船在斯里兰卡海域遭到8艘海盗船的炮击而沉没,15名中国船员死亡。

  更多见诸报端的新闻,是中国渔民屡遭抓捕。如2002年1月31日至2月6日,海南省5艘渔船因进入菲律宾海域捕鱼,136名中国渔民被菲海岸警卫队扣留,直到10月5日,他们才获释回国。

  第二种:海外旅游需小心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自1997年正式开展,目前已开展组团业务,可达24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游客在国外遭遇的安全风险常常具有不可规避性。如今年2月2日,一辆载有26名中国游客的旅游大巴在泰国春武里府行驶时与火车相撞,造成3名中国游客死亡,多人受伤。

  而在2002年韩国釜山的“4·15”空难中,128名乘客失去生命,其中就有去韩国旅行的中国游客。

  中国游客在海外遭抢、失窃、被骗的事件,最近也屡有所闻。

  第三种:危机时伴外交官

  中国国际影响力迅速上升,更多的外交官经常进入世界动荡的旋涡中心,其工作背后危机四伏。

  2002年6月29日,中国驻吉尔吉斯大使馆一等秘书王建平和他的司机在吉尔吉斯的比什凯克遭到枪杀。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到美军导弹野蛮攻击,造成多名中方人员伤亡,此事震惊天下。

  第四种:投资经商也历险

  当地不法分子勒索、敲诈甚至杀害中国商人,而所在国也可能会以种种理由来侵害中国商人的权益。

  2004年2月12日,俄罗斯30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察带着搬运工和大货车,查收了大批华商货物。这可不是第一次了。

  2002年3月,在贝尔格莱德“中国城”发生了一起中国商人被绑架案。一名上海商人被劫走奔驰轿车一辆,并被索要800万元人民币。

  金融风波、贸易壁垒、军事政变等也使海外中国商家颇受威胁。

  第五种:留学生活亦惊魂

  鼓励留学是中国的强国之策,20多年来各类派遣出国留学人员总数逾38万人,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2月20日,来自中国福建省福清市的两名中国留学生吴宇航和余宁燕在挪威奥斯陆被发现遇害。这样的谋杀事件,已经有很多起了。

  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幢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11名中国学生罹难。

  在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海外留学生最大安全威胁的同时,偷盗和抢劫是让他们提心吊胆的另一个问题。

  第六种:军事人员洒热血

  1992年5月21日,中国维和工程部队在柬埔寨驻地遭到“不明身份”武装人员袭击,2人牺牲,7人受伤。

  2002年10月12日,一支33人组成的中国维和警察部队抵达巴厘岛休整,一场恐怖大爆炸使来自上海的小史受伤。

  2003年3月13日下午,中国派往联合国监核会的化武专家郁建兴在伊拉克执行核查任务时发生车祸身亡。

  第七种:记者出生又入死

  以前,中国记者只要把国内消息报道好就够了,现在,随着中国全球参与度的提升,民众对国际新闻的兴趣日增。

  1999年5月7日,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导弹袭击的灾难中,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其夫人遇害。

  第八种:宗教之旅有不幸

  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宗教界纷纷开展国际交流。

  2004年2月1日,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发生踩踏事件,造成严重伤亡,当时中国各省朝觐分团有数千名人员在场,5人死亡,14人受伤。

  第九种:非法移民高风险

  2004年2月5日,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莫克姆海湾拾贝工人被潮水包围,19人丧生,他们都是中国非法劳工。

  2000年6月19日,英国多佛尔港海关人员在一辆货柜车的集装箱内发现60名中国非法入境者,58人被闷死。

  第十种:劳务纠纷苦煞人

  世界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中国国内劳动力过剩且廉价,大批人员到海外务工。

  一些境内外非法中介和个人于是虚构项目,在收取高额费用后,以旅游、商务签证等形式诱骗劳务人员出国,造成劳务人员出国后无法获得工作签证、无劳可务、生活困难,甚至因非法务工被扣留或遣返。

  2002年,在卡塔尔、约旦、安哥拉、毛里求斯、利比里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发生十余起大规模劳务纠纷案;2003年群体性劳务纠纷案继续上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留学出国 新浪招聘

  欢迎进入出国论坛:留学考试 奇闻狂贴 出国心语 远足 热点留学




评论】 【出国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