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莫作考场“孔乙己”--上海高考作文阅卷札记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0 11:09  新闻晨报

  □光明中学李新

  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说起话来“之乎者也”,一股迂腐夫子气,不知怎么,当代一些中学生也学起他拿腔拿调来,一写作文不是三皇五帝,便是诸子百家、屈子汉赋、建安风骨、唐诗宋词……还美其名曰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次参加2004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阅卷工作,同样发现了一批这样“老夫子”式的掉书袋作文,这些年仅
十七八岁的理当该朝气蓬勃的青年,却七老八十般老滋老味、老气横秋,真乃匪夷所思。

  细想来“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出现一批这样的作文绝不是偶然的,我们强调考场作文要“有文采,有新意,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这样的作文能拿高分,因为强调得太过,就引起一些同学争相追逐,于是一个个老学究似地纷纷掉起“书袋”来,屈原不叫屈原,叫屈灵均,司马迁不叫司马迁,叫太史公,曹操不叫曹操,叫曹孟德,李白不叫李白,叫李青莲,杜甫不叫杜甫,叫杜子美,其他如欧阳子、白乐天、袁子才、辛稼轩、李易安等等,不一而足,仿佛那些峨冠博带的古人都能与他称兄道弟一样的。那么,这些究竟和“忙”有何关系呢?便生拉硬套,牵强附会,有的说这些古人在忙碌地写诗作赋,于是“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有的说正是因为我的忙碌,才让我知道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反正是把高三后期所背诵的名言名句古代诗词能堆砌多少就堆砌多少,就是不动脑筋想一想,这些东西,跟“忙”到底有多少关联呢?物极必反,凡事强调太过,就会走向事情的反面,为此,这次针对这种情况,阅卷中心组在制订评分细则的时候,文采优美的固然可赞,但又专门加上一条:语言朴实无华而有一定功力的作文,也不可小觑。

  有些同学误以为在作文中多引用些古诗词,多卖弄些学问,就显得自己有文化底蕴了,有文采了,其实不然,文化底蕴是内在的修养,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文采是写作水平的体现,而不是靠几首诗词的渲染。且要看一看你引用的古诗词是不是和论点相符合,要注意化用,天衣无缝,不露斧痕,恰到好处,而不是生搬硬套,像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诸葛亮‘躬耕于垄亩’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骑驴而歌,高枕而眠,看似宁静,却闲中有忙。出山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火烧博望坡,力扛一鼎,舌战群儒,出师一表,美文传千年;宁静致远,名句扬四海。”就是化用得比较好的,也能较恰当地扣住“忙”和“闲”的辩证关系。一些同学为引用而引用,跟论点无丝毫关联,反而不如不引用为好。此文风不可长,应当加以纠正,作文说到底不是你卖弄了多少学问,而是表达你的思考,并且调动何种手段把你的思考表达得更明畅、更妥帖、更好。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