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活跃在深圳的打工族们八成没结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6 10:17 中国青年报 | |
他们大多数人在20岁上下,八成以上还没结婚,寻求发展机会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以其经济特区的优势,凝聚、吸引了大批外来劳动力,也正是这些“外来人口”,成为了这个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 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来说,它的构成是怎样的?这些外来打工者的生活状况如 年轻化特征显著 调查显示,现阶段,深圳外来工年轻化的特征非常显著:以20岁左右的青年为主,主要集中在17岁~29岁,他们中超过八成(82%)的人尚未结婚。从性别上看,男性占总数的46%,女性占54%,女性外来工较男性外来工多了近一成比例。究其原因,工厂对女工的大量需求以及相对繁荣的第三产业,促成了女性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迁徙到深圳的外来工人数非常少,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有少量增加。此后,涌入深圳的外来工数量逐年显著增长,并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达到了高峰。 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共有49%的外来工接受过高中或同等学历的教育,23%的人文化水平为初中,拥有大专或大专以上教育水平的外来工占总数的27%。相对来说,深圳外来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但接受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群体仍然为少数,只占总人数的11%。 整体收入水平偏低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被访者近半年来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只有不到8%的人月收入高于4000元。与深圳平均收入水平相比,外来工整体收入水平偏低。总的来说,外来工对自己的收入状况并不满意:接近三成(27%)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属于“贫穷”一族,超过半数(63%)的被访者感觉自己处于“温饱”状态,仅有11%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不仅是工作收入,实际上,外来工的社会地位在整个社会中也偏低。在医疗、劳动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外来工都缺乏相应的福利保障。 在职业流动方面,23%的人表示自己“没有换过工作”,“跳槽”次数超过3次的人也只有14%。对外来工而言,转换工作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调查中,接近六成的被访者认为更换工作存在困难。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教育程度对职业流动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感觉到“找工作困难”的人数明显下降。对于这一点,26%的被访者明确承认,“学历不高”是在竞争激烈的深圳市场更换工作的最主要阻碍。而这种障碍也表现在“竞争激烈”(21%),“没有一技之长”(15%)和“没有人事关系”(11%)等方面。 寻求发展机会是他们来深圳的最主要动力 被访的深圳外来工中,超过四成(41%)的人表示,出来打工最主要原因是“寻找发展机会”;34%的人把“赚钱”作为出来打工的最主要动力。此外,还分别有15%和8%的人认为,自己出来打工主要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和“见世面”。 调查还发现,17%的人“非常喜欢”深圳,59%的人“喜欢”深圳,而表示“非常不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只有1%和6%。在这些外来打工者看来,与他们的家乡相比,深圳经济更发达,发展机会更多。 当我们问到他们是否希望在深圳定居的时候,59%的外来工表示将“视具体情况而定”,19%的人会“想办法在深圳定居”。(谭建光 凌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