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腐败愈演愈烈 打击教育腐败需要雷霆手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7 10:43 北京青年报 | |
有关高校招生过程中乱收费的传言时有所闻,今年则更爆出了具体的案例。近日召开的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会上,有关部门提出将对十种教育乱收费现象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教育部则于15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高等学校要抓紧做好及时寄发录取通知书的工作。录取通知书不得通过个人或中介转递,严防欺诈行为,保护学生和群众利益。这一系列措施尽管已属“补牢”之举,但如果能够延续下去,则对减少明年或今后更长时间内的“亡羊”现象,还是应该有积极的作用。 无论是高考舞弊,还是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的走后门、乱收费,发生在教育领域的腐败丑恶现象,总是会激起民愤。原因无它,皆因为高考已经成为“最后的圣地”和最后一道“公平的起点”。如果连教育领域也丧失其公平、公正,则弱势者将在事实上和心理上,失去获得公平的机会和信心。 不幸的是,这样的现象正在发生,愈演愈烈的各种腐败现象,正在剥夺着学子和家长们的机会和他们对公平的信心。 关于教育乱收费的原因也无须再分析,最浅显的经济学理论,都足以在分析供求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乱收费等教育腐败现象必然出现的理由。但是,教育机会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基础的前提,是目前最迫切需要实现的公平。因此,那种将消除教育腐败现象的希望寄托于教育资源充分供给的理想观点虽然正确无双,却隔膜于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现实。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尽快扩充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严厉地、毫不留情地打击教育腐败,是维护社会公平最迫切的任务。 以特招、点招等方式,给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其本来目的,在于对日趋僵化的统一招生方式可能产生的偏颇进行必要的纠偏和补偿。譬如确有所长且比例适当的特长生、偏课生,将有机会在这样的安排下得到发展的机会,也将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态带来积极影响。问题是,良好的愿望被歹人利用,任何松动,都成了可以设租、寻租的机会。从最近爆出的高校招生收费案件分析,招生人员对考生的录取通知及未来命运予取予夺,已经彻底沦落为设租勒索。对于这种赤裸裸的行径,除了严厉打击之外,没有任何可以为其辩白的理由。而对于高校来说,如果它们的行为一再证明着它们尚不具备对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忠诚,以确保其对得起社会对它们的信任,尚没有能力正确地行使其自主权,则社会只好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收回其自主权,扎紧所有可能松动的“口子”。尽管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考试方式的进一步僵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再次延缓。 教育本是清贫事。国家的教育投入当然还不能称宽裕,但一般高校投入和教师待遇,还是可以保持其基本的发展和基本体面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尚有人不惜败坏教育清名以谋私利,直至让人担心从教育领域开始的败坏,可能是最危险的败坏。(张天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