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漂在学校周围 上海校漂族人数越来越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24 09:57 中国青年报 | |
在食堂吃饭,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王峰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校园里常有问路的人叫他“同学”,但事实上王峰大学毕业已经整整一年了。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租了间与与校区一街之隔的房子,过着悠闲的校园生活。王峰说除了睡觉,基本上每天约有70%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现在,在上海很多高校周围,都聚集着一群“王峰们”。这些毕业后没有就业,生 共青团上海市委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高校的“校漂族”主要由三部分人群组成:为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学生和等待出国的学生,这是“校漂族”的主力军;求职有困难、未找到理想工作、仍在观望的已毕业学生,这部分人为数也不少;还有少数人,是不愿就业,依靠家庭经济支援的学生,以及未拿到毕业证又不愿离校的学生。 “校漂族”其实不是个新概念。复旦大学团委调研部有关人员表示,“校漂族”出现已有好几年了,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这两年里,这个群体不断扩大,人数越来越多。 在王峰租住的那个居民小区里,就聚集了不少的“校漂”。 24岁的赵明,是刚刚从外地来沪的大学毕业生。他报考了2004年上海同济大学的研究生,但考试失利。赵明就在这个上海东北片高校区附近的居民区租了个小房间,准备再吃一年苦,复习考研。选择依校而住,赵明是为了生活比较方便,考研信息多,学校的体育馆、餐厅、影院等设施齐全,生活价格适中,合算。 孙蕾当“校漂”是“纯属无奈”。她本来计划出国读硕士。学校联系得很顺利,还给了全奖,偏偏最后却卡在签证官那里,一连两次都被拒签了。计划打乱,孙蕾说“觉得现在很茫然”,她暂时在学校附近租住下来,“因为这里环境比较熟悉,消费水平也相对比较低”。将来是继续准备出国,还是找个工作?孙蕾还在观望中。 王峰等抱怨说,因为“校漂”人数越来越多,无意中还抬高了高校附近的消费水平。赵明与别人合租的那个两居室老公房,一个月房租要1000元。暑期“校漂”租房高峰期,房东还暗示要加房租。 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另类”,但对“校漂族”,不少大学生表表示了认同的态度。日前,上海东华大学团委调研部发起了一次“‘异类’群体:校漂族”的调查。调查显示,有54.88%的同学认为“校漂”形成的原因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有54.35%的学生表示要做“校漂族”,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 而教育部在沪直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协作组日前作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去年已达212万人,今年达到280万人,明年预计将突破340万人。待就业人数也随之增长,到去年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3%。在上海,2004年全市55所高校的毕业生将首次超过10万人。其中,研究生1.5万人,本科生4.8万人。庞大的毕业生群体面对的是签约率低、降薪、海归派的冲击等等问题。 有专家认为,多数“校漂族”是无奈选择的结果,把“校漂”作为缓冲期,以从容规划自己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专家认为,“校漂族”已不是在校学生,留驻校园,挤占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给学校管理造成了一定压力,还对在读大学生形成示范效应,加大了这一群体的数量。此外,当一定数量的“校漂族”聚合在一起,容易形成一种独特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亚文化群体”。 上海一些高校认为,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是解决“校漂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就业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落实工作单位,学校为毕业生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按申请出国、复习考研、求职择业等不同意向进行分类指导;利用学校就业网、电子邮件等渠道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并通过电话交流等方式向每位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个案咨询。目前,该校除出国留学和考研升学外的未就业毕业生,大部分已顺利就业。(本报记者 林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