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3)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1 18:53  双博士丛书

  


  答案(2)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列宁对物质的概括和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完成的。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8页知识点一、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
同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就是原子,这个认识虽然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所进步,但并非是对物质范畴的科学规定。真正科学的揭示物质范畴本质的是列宁,他是通过概括和总结哲学史上对“物质”探讨的成果,并依据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而得出的,当然也是与社会实践水平和哲学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因此应选ACD。

  2.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8页知识点一、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是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个层次、一种结构状态,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则是对种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层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从以上分析可知A.D两项的表述正好相反,BC为正确答案。

  3. 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缺陷的综合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9页知识点一、2.物质的存在形式

  [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三大主要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不可分割的原子,它不懂辩证法,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无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他们的唯物主义不可能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从以上分析可知应选ABCD。

  4.BCD

  [考点点拨]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哲学问题上的分歧的认识。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8页知识点一、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一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不彻底性的缺陷,认为世界是孤立的、永恒不变的,而不是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即世界是运动发展的和意识有能动作用,更不承认“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因此,B.C.D为二者的分歧所在,故为正确选项。A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为迷惑项,应排除。

  5.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8页知识点一、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解析]方以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自然科学家、朴素唯物主义者。他通过把气作为物质的一般而论证了世界的物质属性,认为“气、声、光、形”等都是作为物质载体的“气”的相互转化而表现的四种基本形态,反映了他关于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物质存在多样性的思想。A项中的多元论是指世界的本原不唯一,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6.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9页知识点一、2.物质的存在形式

  [解析]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基本知识,一般考生都能掌握。但将二者的关系具体化为不同的观点,让考生进行选择,也就有了一定难度。解答此题,考生应知道运动是绝对的,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而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简单地说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据此分析可知四个选项全部正确。

  7.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的属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9页知识点一、2.物质的存在形式

  [解析]该题选项涉及到时间的客观性、时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是客观的。人们的时间观念是主观形式,观念、思想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变化、发展的。A.B都否认时间的客观性,因而,只有C.D是正确的。

  8. A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1页知识点二、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但题目问的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只要懂得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就不难判定。A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是生产实践,属于基本形式;B.C不属于基本形式。所以,应选AD。

  9.ABCD

  [考点点拨]本题所考知识点: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1页知识点二、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解析]A.B.C其实是指实践观念的确立,这里把其具体化了。D是指根据实践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具体准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是对实践的结果进行检验,一般说来,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实现了原定的目标,就意味着实践的成功,反之就是失败。所有选项都正确。

  10.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所包含的内容。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2页知识点二、2.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解析]实践是由实践主体、中介(工具、手段)、客体和环境诸要素构成的系统。实践过程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实现的。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并把人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客体。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和中介,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方向运动,体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其中的四个选项,全面揭示了题干所包含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11.AC

  [考点点拨]考查考生对主体、客体的认识和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2页知识点二、2.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解析]人才能成为实践的主体,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而物是不能成为实践的主体的,所以A正确,B不正确。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客体是一种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在成为客体的前后都具有客观性的特征,所以C正确;实践的主体、客体都是历史范畴,所以D不正确。正确答案为A.C。

  12.AB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3页知识点二、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解析]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概括了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全部内容。人类世界即“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有机体。“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界,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指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或尚未人化的自然界,它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世界不能脱离自在世界。二者即分化又统一,实践是他们分化统一的基础。就共性而言,无论是人类世界还是自在世界都具有客观性。就区别而言,人类世界又不是自在世界。很显然C项不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都正确。

  13. 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区别点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3页知识点二、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解析]选项A,本身没有错,但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都是客观世界,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共同特点,不是二者的区别点,所以不选。选项B.C.D则揭示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区别的根本特点,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14.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所包含的内容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8页一、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解析]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A项中“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的说法是错误的,应排除。B.C两项的正确性很容易看出来。正因为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所以马克思概括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因此D项也正确。

  15.BCD

  [考点点拨]本题是综合考查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4页知识点三、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解析]该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的原理,还要求通过这些原理去判断一些命题的正误。选项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一说法完全抹煞了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简单化了,实际上把意识看作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这同样是错误的。所以应排除。选项B.C.D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符合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原理,为正确答案。

  16.A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4页知识点三、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解析]题干中用拟人的手法很形象的说明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A、B.C三项都正确。D项“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说法是不正确的,应予排除。

  17.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意识本质的认识和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4页知识点三、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解析]题干是马克思关于意识本质的著名论断,揭示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D。B项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错误的说法,物质世界而非人脑是意识的源泉,故A.B都是错误选项,应排除。

  18.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人的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确认人类意识的本质特征。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4页知识点三、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解析]由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反映特性,因而思维模拟是可能的。思维模拟又称人工智能,它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但它同人类思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题中所给选项中的A.B.C.D都正确反映了人类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关系,为正确答案。

  19.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4页知识点三、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解析]生命科学的重大发展表明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再大,不能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可能创造物质,也不能突破物质世界的限定,如果说意识可以创造物质、可突破物质世界的限定,这就转化为唯心主义的观点了,所以本题要排除选项A。至于选项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选项,意识反映世界,同时在反映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世界,这是意识能动性的高度体现。所以本题选BCD。

  20.AB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方法论的理解和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页知识点三、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解析]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运用和体现,这些哲学观点即党的哲学理论依据。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可知,A.B.D是其哲学理论依据;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则与党的思想路线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答案是ABD。

  21.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页知识点一、3.(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解析]A.B.C三个选项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而唯心主义则相应地认为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运动是人们精神的运动、时空是意识和观念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所以A.B.C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为正确选项。而D项则是二者都可承认的观点,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也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唯心主义则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因此D不正确。

  22.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界万物和社会形态的共同点。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3页知识点二、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解析]自然界万物是物质,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也是物质。既然都是物质现象,共同点便好选了。A项否认其是物质现象,显然是唯心主义观点;其他三个选项从不同的方面说明自然界万物和社会形态的共同点——客观实在、都在运动、各有自身运动的规律、都可认识。所以,B.C.D都正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