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5)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1 19:43  双博士丛书

  


  答案(3)

  三、辨析题

  1.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29页知识点一、4. 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要点](1)旧民主主义革
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以反帝反封建为基本任务,因此它们的革命性质是相同的。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

  (2)必须指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虽然从总体上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但是,由于领导阶级和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两个阶段呈现不同特点,它们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具体来说,其不同点是:从领导阶级来看,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从革命阵线来看,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指导思想来看,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发展前途来看,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为目的,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2.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27页知识点一、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答案要点](1)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者叫嚷的“侵华有功” 论是截然不同的。

  (2)这种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3)这种在客观上发生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说在19世纪40~60年代有这种作用的话,那么70年代以后,这种作用不复存在,而且帝国主义侵略反过来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4)由此可以明白,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社会解体,促使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的统治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侵华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总根源。

  3.[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任务及其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28页知识点一、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答案要点](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者为前者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同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要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就是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面对的第一个历史任务,从而为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前提。

  4.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有关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的问题。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29页知识点一、4. 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135页知识点二、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答案要点]革命性质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而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这种主张混淆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另外,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动力不仅是无产阶级,它还包括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29页知识点一、4. 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要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这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它的目的又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6. [考点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及对中国资产阶级特性的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29页知识点一、4. 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要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未能将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予以区别,而一概加以反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混淆两个不同革命阶段的任务与对象。这是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观点。

  7.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正确把握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36页知识点二、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承认中国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但是,它无视当时资产阶级右派在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严重事实,认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天然”的,因而是错误的。无产阶级必须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取得并实现革命的领导权。

  8. [考点点拨]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的性质。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41页知识点二、2.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答案要点] 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同时,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国家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因此,它也就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9.[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问题。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35页知识点二、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答案要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工、农、兵、学、商和其他一切爱国人士团结起来,组成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而又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革命。所谓劳动人民,是指一切体力劳动者以及和体力劳动者相近的不剥削人而受人剥削的脑力劳动者。

  (2)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3)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他们也是革命者,但他们不是革命者的主体,他们是人民大众的一部分,但不是人民大众的主体。

  10.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官僚资本主义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分类。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41页知识点二、2.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答案要点](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中国资产阶级也相应的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是革命的对象,而官僚资本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则是革命的对象。

  (2)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

  11.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毕其功于一役”观点的错误和危害的批判能力。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36页知识点二、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要点] (1)由于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然趋势。

  (2)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的联系,而没看到两者间的区别,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