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 正文

助学贷款制度做出调整 完善也要有“中国特色”

http://www.sina.com.cn 2004/09/02 11:19  北京青年报

  在8月31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和央行有关负责人宣布,自2004年秋季新学年起,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做出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有两条,一是还款期限从4年延长为6年,二是为降低银行风险,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则由政府财政和各大学各担一半。有了这样的调整之后,预计已经被各银行停止了近一年的助学贷款业务,应该可以恢复。

  此前各家银行停办助学贷款的最直接原因,是第一批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进入事前约定的还款期后,有部分学生出现了拖欠不还,甚至恶意逃贷的情况。据媒体披露,出现此类现象的比例,大约占享受助学贷款学生总数的20%至30%左右。银行据此以防范风险为由,自2003年新学年起,基本上停止了助学贷款的办理。

  而学生、高校和部分媒体则对银行的这一做法和说法持强烈的批评态度。批评者认为,自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以来,全国所有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总量不过50多亿元,即使全部成为呆账“死”掉,尚不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数万亿呆坏账之冰山一角。其中不及30%的暂时拖欠,不该成为银行停止助学贷款业务的理由。况且银行规定的还款期自学生毕业起仅为4年,事实上也使那些毕业后未能马上找到工作的学生,很难及时履约。

  目前出台的这份新办法,显然是各方谈判之后的妥协结果。银行将还贷期限放宽至6年,为那些确有困难的毕业生减轻了一部分压力。而政府和高校共同出资设立的风险基金,则彻底解脱了银行对助学贷款风险的恐惧。

  而且这还是一次颇具中国特色的妥协。规避风险,是作为企业的银行的必然选择,政府提供担保,也是世界各国比较通行的做法。而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却要出资扮演担保人的角色,却显得不那么常见。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公办高校作为教育部的所属单位,似乎又不得不在化解贷款难题的过程中,扮演某种角色。教育部官员还透露,今后将会为各省落实助学贷款情况开列“排行榜”,以起到督促作用。这种与“政绩”挂钩的招数,显然比高校担保更具行政色彩因而也更有“中国特色”的办法。

  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正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老弊端新毛病、老方式新办法,都混成一团难解难分。而当面对助学贷款这类事关社会公正、事关千万学子前途命运的问题时,则办法不计新旧、“特色”不分中外,管用就行。(文/张天蔚)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